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明记之长明诀 » 第一章我自来人随风笑,青天由我楚天狂

第一章我自来人随风笑,青天由我楚天狂

    “长明一出凤离龙,前人不敢问古都。外公,这长明诀是什么东西啊?”

    老翁懒散地坐在门槛上,点着手里的烟枪,看着长明诀,说道:“长明诀是天下间最可怕的武器,也是最善良的武器。”

    小女孩蹲在老翁面前,双手托腮望着自己的外公,“可是这只是一本书啊,它能杀人吗?”

    龙出长明,风云莫测,天下从此多事。

    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之乱刚平不久。江西百姓受濠毒已久,又适逢此大难,苦不堪言,社会动荡不安。可是宁王的宝藏却下落不明,江湖上对此众说纷纭,不置可否。不少江湖中人试图搜寻宁王宝藏,后来也不了了之,至于所谓的宁王宝藏是否存在,或者说在哪里,一直是个谜。

    夕霞绚烂,渐渐地淡隐到山的另一边,一把把的金沙子洒在江面上,微风拂过,恰似金鲤鱼要跃龙门一般,而大雁掠过,也幽幽传来几阵哀鸣,要是让漂泊在外的游子听见这些,不免又要流下几滴泪儿,再添得些许新词。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滕王阁不愧为西江第一楼。”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公子哥儿。只见他头戴一顶银白色的瓜皮帽,与身上衣衫相称,帽檐用金丝缝纫而成,双眉修长,又稍稍透着些女子般的秀气,若是扮成女子装束,倒也可人的紧,便是其他姑娘见了也难免自愧不如,要是其他年轻的公子哥见了的话非得争个头破血流不可。只是手里一把折扇题的却是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又显得有些不着格调。腰间所配玉珏与大白菜扇坠也用金丝悬着,甚是罕见,便那么一块扇坠便足以买下这半座滕王阁了,一看便知此人是江南一带的名媛望族。

    “公子,您写的诗是越来越好了。”旁边的书童说道。

    那华衫少年笑了笑,举起折扇轻轻地敲了一下书童的头:“叫你平时多读书,这会儿连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都不知道,丢不丢人呀。”说完之后又欲往书童头上拍去,那书童摸着被拍痛的头闪到了一边,嘟着嘴一脸委屈地说道:“那人家确实不知道嘛。”

    “你看你,还敢顶嘴。”华衫少年又自吟道:“十指莹露幽溅水,青空不见香留色。”

    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少年,也是头戴瓜皮帽,身着浅灰色常服,两道剑眉不失一股英气,也称得上是潘安之貌,只是与适才说话的华衫少年一比,除了个儿高挑些,模样却稍逊三分。那灰衣男子拱手道:“适才见兄台学识渊博,今日相见,实在是小可之幸。”

    华衫少年忙拱手还礼:“胡乱吟诗,惊扰了古人,还让兄台见笑了。”

    灰衣男子微微一笑:“在下欧阳秋生,听兄台口音倒像苏杭一带。”

    华衫少年又一拱手:“原来是欧阳君,小可戚晴,这次从杭州来到这里为的就是一睹这西江第一楼。”二人又寒暄了一番,只是苦了旁边的小书童了。

    元朝末年,陈友谅占据江西湖南和湖北一带,拥兵自重,后来明太祖朱元璋大败陈友谅,建立了大明王朝,陈友谅的属下张定边却遁入了空门,这让朱元璋觉得江湖的势力远远威胁着天子的权威,便委派大臣拉拢一些江湖中人成立了武林盟以牵制各派,与少林武当等门派分庭抗礼。这欧阳秋生便是现今武林盟盟主欧阳靖远的儿子。他生性放浪不羁,为人轻佻,整日流连烟花之地,就连欧阳靖远也拿他这个儿子没办法,今日本在滕王阁游玩,见戚晴声如莺鹊,又故意把声音压得很沉,略显生硬,早就猜出眼前这二人是女扮男装,便故意上前搭讪,更何况人世间哪有如此俊美的男子。江湖中人不喜舞文弄墨,二人便以兄台相称,戚晴也向欧阳秋生简单介绍了一下身边的书童熙儿。

    欧阳秋生几日来便随着戚晴她们游山玩水,戚晴二人初来江西,有欧阳秋生这个向导陪同自然是要方便的多。

    这日一大早,欧阳秋生便雇了一辆马车停在客栈门口,熙儿见了忙咧嘴笑道:“欧阳公子今天是想带我俩去哪里呢。”愉悦之情显而易见。

    欧阳秋生嘴角微微一笑,摇扇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熙儿嘟会嘴,又摸会头,显然猜不透欧阳秋生是何意思。这时戚晴走了出来,拿着手里的扇子又轻轻敲了一下熙儿的脑袋,笑着对欧阳秋生说道:“想必欧阳兄是要带我们去庐山游玩吧。”

    欧阳秋生说道:“戚兄说的不错,正是要去庐山。”欧阳秋生想到叫她戚兄时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熙儿有些不服气了,想把气撒到欧阳秋生身上,便故意找茬,看了看马车,努着嘴向戚晴说道:“公子,这欧阳公子看来是嫌咱呀身体娇弱,不便骑马,这才雇了辆马车。”欧阳秋生本是怕这两个柔弱女子吃不消骑马颠簸,没想到反而被倒咬了一口,只好拱手致歉:“想不到熙儿兄弟如此豪爽,在下这便去牵马。”

    戚晴瞪了熙儿一眼,心里暗想:“这丫头竟给我生事,看她不会骑马,到时候如何下得了台。”嘴角边露出一丝笑意。熙儿也暗自懊悔,不知如何是好。戚晴看这丫头真的着急,便对欧阳秋生说道:“欧阳兄,此地到庐山最快也需两个时辰,路上耽误些,到了那儿怕也没多少时间游玩,不妨今儿个便乘车前去,到了那儿歇个晚上,待次日再上山也无妨。”欧阳秋生连声诺诺,熙儿也吐了口气。

    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历朝历代到庐山游玩的名人不乏少数,若是平日里,庐山脚底必定是热闹非凡,而如今却是清冷的很。

    戚晴一伙人路上说说笑笑,黄昏时分却也到了庐山脚下。一行人下了马车,便找了个客栈歇息,在庐山这边玩个几天谁也没准,欧阳秋生就叫车夫自行离去了,在这里想要雇辆马车并非难事。

    客栈虽不豪华,但门口“绝世遗纷”四个字却意味深长。一进门便可看见最里边的墙上刻着一幅字,形若蛟龙,戚晴走近一看,念了头几句:“庐山高哉,几万仞兮;根盘几百里,峨然屹立乎长江。”俨然便是欧阳修的《庐山高歌》。

    “难怪用绝世遗纷四字,原来是出自欧阳修的手笔。”欧阳秋生朗声大笑,“百余年前还是同一祖宗。”

    “只是这字却并非欧阳修所题。”戚晴在脑海中搜索着,这时店家过了来,说道:“公子好眼力,欧阳居士来庐山那会,还没有小店呢。”不待戚晴相问,店家便接着说道:“这字是几年前一位年轻侠士所书。”店家不禁回想到几年前。

    “哦”戚晴略微有些吃惊,随即说道:“想来那位少侠也是饱读诗书之人。”

    欧阳秋生招呼店家备了些酒菜,席间,欧阳秋生敬了戚晴几杯酒,盛情难却,戚晴也不好回绝,便浅浅地蘸了下唇。

    这酒是庐山的一大特色,是用庐山瀑布最顶端的泉水酿制而成,入口异常醇美。戚晴毕竟是不擅饮酒,几杯酒下肚,脸色便微泛桃红,像樱花一般,玲珑剔透的眼睛在半垂的眼帘中若隐若现,欧阳秋生陶醉其中,不免看呆了,直到杯中的酒溢出到自己手上才发觉自己刚才的失态。戚晴和熙儿倒也没在意这些,没多久便已醉倒在了桌上。

    欧阳秋生只是呆呆地看着醉倒的戚晴,后来让厨娘将她们扶回了房间,他虽然喜欢流连烟花之地,但也不齿小人行径,倒是戚晴她们没多少江湖经验,这么容易便被人灌醉了。好在欧阳秋生不是坏人,这家店也并非黑店。

    喝醉酒醒来之后都是异常难受的,戚晴虽然也醉了,但毕竟喝的不多,喝了碗清茶之后清醒了不少,倒是熙儿还晕乎乎地,一只手按着脑袋便下了楼梯:“公子,这酒好凶啊。”

    欧阳秋生莞尔一笑,店家也笑道:“本店的酒没有掺水,是烈了些。”

    熙儿嘟着嘴轻声说道:“谁知道有没有掺水。”

    戚晴递了杯茶给熙儿,“掺过水的酒可没这般霸道,一般都是淡而无味,不然普通的酒怎么能把我家熙儿给醉倒呢。”戚晴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想不到戚兄酒量虽然不怎么好,但是对酒还是蛮了解的嘛。”

    “那是自然,我家公子懂的东西多了。”熙儿泯了口茶,语气中甚为得意。

    戚晴的脸略红,“让欧阳兄见笑了。”又转过头对熙儿假装凶道:“熙儿,怎么没规没矩的,你今天晕乎乎的,我看还是再多歇息一日,明日再上山吧。”

    熙儿正喝着茶,听到这话呛了去,忙说道:“公子,熙儿头不晕了,我们还是今天去吧。”

    戚晴“扑哧”一声,“你看你,这么慌干嘛。”

    欧阳秋生笑了笑,“那我先去准备一下。”说完对戚晴二人拱了拱手,便转身上了楼。

    熙儿埋怨道:“公子,你又欺负熙儿了。”

    “你看你的脸,跟苦瓜似的。”戚晴捂了捂嘴。

    欧阳秋生拿了些水便与戚晴她们出发了,戚晴一路上欣赏着风景,走的慢些,便不觉得很累,反倒是熙儿折了根树枝,只顾着玩闹,没到半山腰便气喘吁吁,嚷着要歇息了。

    “熙儿再不快点,我们可先走了。”

    熙儿擦了擦汗,皱着眉头迎头赶上,“庐山也不过如此嘛。”

    “熙儿兄弟有所不知,若是到的顶峰,那便有如沐浴在云海之中,可不似北方那些名山般生硬,没有灵气。”正午刚过,一群人就已到了庐山顶峰,谢灵运当初登上庐山顶峰便吟道“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此时,戚晴她们也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公子,这所谓的三叠泉瀑布也没有李白所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嘛。”

    “哦,熙儿你还知道李白。”

    “那是,跟公子久了,连李白都不知道岂不是让外人小看了咱戚家。”熙儿得意地说道。

    “难道你这就不会被人家笑掉大牙了吗,我们现在是在三叠泉,而李白所写的却是秀峰瀑布。”戚晴掩着嘴笑着。

    熙儿顿时脸红了起来,欧阳秋生道:“不过熙儿兄弟说的也不错,这秀峰瀑布确实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真没想到戚兄对名胜古迹也了解的这么多,我这个向导反倒是多余的了。”

    “欧阳兄哪里的话,小弟只是从书上看来,实际上并未去过很多地方。”

    江西一带本就盗匪猖獗,宁王之乱后,不少兵败的将士拥兵自重、占山为王。庐山绵延九十余座山峰,官兵围剿不易,正是他们独霸一方的好去处。

    庐山三叠泉岩崖高陡,底下幽谷笼罩在厚厚的云层之中,四周怪石嶙峋,当初宁王千百精兵被围在此处也只得束手就擒,毫无反抗之力。此处是庐山的天险所在,也是庐山众山寨之首奎云寨的势力范围,其他山寨都以奎云寨为尊。从戚晴她们攀上庐山那一刻开始,她们的言行举止都在奎云寨的监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