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娱乐,我是传说 » 《我的三国有些乱》续04

《我的三国有些乱》续04

    在贾诩未到长安之前,大司农朱儁和太尉杨彪纠集了六十余位大臣来到长安城外,劝解李傕和郭汜收兵罢战。

    劝解是借口,打探情况才是真的。

    劝解自然无效,不过杨彪和朱儁算是知道了问题出在了那儿,也不枉冒死一回。

    原来不是反间计不厉害,而是李傕和郭汜的感情太好,好到让反间计都功亏一篑。

    当听说贾诩将到,杨彪是真慌了,李傕和郭汜不知道毒士贾诩的真正厉害之处,杨彪是知道的。

    李傕和郭汜能打败吕布,逼死王允,霸占朝堂,全是靠贾诩的谋划,杨彪对此心知肚明。

    怎么办?

    杨彪急得有如热锅上的蚂蚁。

    “父亲大人。”杨修见父亲心急如焚,不解地问:“不知何事忧烦?”

    杨修,字德祖,今年十八岁,杨彪之子,自幼聪敏过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大才也。

    “修儿。”杨彪看了眼爱子,倒没有隐瞒,将前因后果仔细讲了一遍。

    “此事易耳。”杨修轻巧地说:“郭汜和李傕对峙于城外,其家眷却在城内,派一二死士,取一妇人之性命,岂不易如反掌,死无对证,谁又能奈我何?”

    “好,就这么办。”杨彪一拍脑袋,就决定依儿子之言而行。

    杨修此计好吗?

    说不上好,只能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杨家是仅次于袁家的顶级家族,别的不说,找几个死士很容易,不,杨家本就培养了无数死士。

    ……

    当晚。

    郭府潜入了数个蒙面黑衣人,轻车熟路地来到郭汜之妻休息的房间,悄然无声地取了这个妒妇的性命,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及天明,郭府乱成一堂,府中之人急传报于郭汜。

    郭汜闻讯之时,恰好贾诩来到。

    “大将军,发生了什么事吗?”贾诩一见郭汜的神色,就愈发笃定心中所猜想。

    “文和先生,府上遭贼,夫人遇害。”郭汜神色悲苦,很是在意妻子。

    “果然,中了奸人的反间计。”贾诩点点头,让人去请李傕过来。

    郭汜神色一变,凶相毕露道:“文和先生的意思是?”

    “郭将军勿急,一切等李将军过来再说。”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我自有办法知道是谁在计算我们。”

    “那就麻烦文和先生。”郭汜对贾诩施了一礼道:“不论是谁,血债血偿。”

    “对,血债血偿!”李傕的声音从外头传来。

    当贾诩到来,当郭汜之妻被暗杀,李傕和郭汜都知道自己被人算计了。

    换而言之,至此李傕和郭汜已经没有开打的理由和必要。

    然而还是那句话,反间计厉害的地方在于算计了人心人性,无论如何,李傕和郭汜之间再也回不到从前。

    “血债血偿事小。”贾诩老神在在地说:“你们两个人只能有一个人留在长安,这个你们自己决定。”

    西凉诸将除了在长安的李傕和郭汜,还有在陕西的张济,弘农的徐荣,函谷关的牛辅和樊稠等等,换一个人来长安也一样。

    “阿多。”

    “稚然。”郭汜和李傕颇有种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味道。

    树怕剥皮,人怕当面,不管多少误会和恩怨,只要当事人会面放手,一切都不是事,接下来就很简单。

    有毒士贾诩坐镇,反间之计浮出水面,经过贾诩的抽丝剥茧,直指太尉杨彪。

    贾诩还会讲下道理,李傕和郭汜根本不讲道理,整个朝堂,乃至整个长安都处于血色恐怖中。

    据不完全统计,因郭汜之妻死亡的原因,朝堂文武有三分之一陪葬,宫人死了不计其数。

    有诗为证:“光武中兴兴汉世,上下相承十二帝,桓灵无道宗社堕,阉臣擅权为叔季。无谋何进作三公,欲除社鼠招奸雄。豺獭虽驱虎狼人,西州逆竖生淫凶。王允赤心托红粉,致令董吕成矛盾。渠魁殄灭天下宁,谁知李郭心怀愤。神州荆棘争奈何,六宫饥馑愁干戈。人心既离天命去,英雄割据分山河。后王规此存兢业,莫把金瓯等闲缺。生灵縻烂肝脑涂,剩水残山多怨血。我观遗史不胜悲,今古茫茫叹黍离。人君当守苞桑戒,太阿谁执全纲维。”

    话说郭汜本欲砍了太尉杨彪诛尽杨家满门,却被贾诩阻止。

    郭汜和李傕是西凉二傻,贾诩却不傻,贾诩知道有些底线不能突破,有些人不能杀,杨彪及杨家就是不能随便杀的。

    可以说郭汜一旦杀了杨彪,诛尽杨彪一家,那么郭汜也就不要在长安混了。

    这绝对不是开玩笑,杨家比袁家差点,却也是当今天下顶级豪门之一,杨家有不少人手握兵权,若不管不顾,灭郭汜一点问题都没有。

    至于这个时候的小皇帝刘协,已经被吓得只知道哭泣,根本没有半点主意,本来以为是机会,迎来的却是一场惊吓,小皇帝刘协也是够悲催的。

    在长安杀了一通之后,郭汜自己决定退出长安,前往函谷关,换驻守函谷关的樊稠过来长安与李傕合作。

    对此,李傕没有意见,贾诩没有意见。

    至此,长安的这一场闹剧落下帷幕,小皇帝刘协还是西凉军的傀儡,只是郭汜换成了樊稠。

    天下所有人的目光还是在界桥,关注着袁绍和公孙瓒之间的大战。

    ……

    兖州,PY。

    驻兵PY的是太史慈和徐庶,以及刘备留下协助的颜良和文丑。

    当获知袁绍和公孙瓒对阵于界桥,在刘备命令还未到达之前,徐庶四人就商议起来。

    商议是以徐庶为主,太史慈为辅,颜良和文丑全程划水打酱油。

    “袁盟主与白马将军对阵于界桥,大家怎么看?”徐庶一边摊开地图,一边问众人。

    “徐军师。”太史慈小心翼翼地说:“玄德公应该会出兵助战吧?我们应该守好已占的兖州地区。”

    “太史将军。”颜良笃定地说:“大哥肯定会出兵的,说不定这时候已经出兵了,袁绍打白马将军,就等于打大哥,这没什么好说的。”

    当年颜良和文丑都去公孙瓒麾下戍边过,对于公孙瓒其人,以及公孙瓒和刘备的感情都十分清楚。

    公孙瓒这个人就是铁血派,更是个铁头老二,别说能打,就是不能打也要打的货。

    至于公孙瓒和刘备的感情,这么说吧,如果说刘备出兵相助,那么公孙瓒一点也不会拒绝和反感,反而认为是理所当然。

    历史上刘备是没有本钱,想帮也帮不上,如今么,公孙瓒和刘备这配置,大概率能将袁绍打死。

    当然,这是指公孙瓒和刘备打袁绍一个,若加上袁术,孙策,曹操,甚至吕布,这就很难说,只有打过才知道结果。

    “颜将军说的没错,主公肯定会出兵。”徐庶肯定地说:“不过主力不是我们,而是驻兵南皮城的关将军。”

    徐庶也在幽州涿郡呆过几个月,对于刘备和公孙瓒的关系也有所知,更清楚幽州和公孙瓒对于刘备的重要性。

    “徐军师。”太史慈点点头说:“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

    “呵呵。”徐庶笑了笑,盯着地图说:“我们也不轻松,不仅要守好已经占领的部分兖州,而且还要面对曹操的兵锋。”

    “曹操敢出兵来攻打我们!?”太史慈,颜良,文丑都有点不敢相信。

    “这么好的机会不出兵就不是曹操。”徐庶眉毛一扬道:“曹操会出兵企图恢复兖州,还会出兵袭扰冀州和徐州,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徐州,徐州是个大泥潭,危机四伏。”

    徐州是个大泥潭,不仅是徐庶有所认知,刘备和荀攸也都知道,现在的徐州也确实暗流涌动,危机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