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开局成为地仙之祖 » 第11章:第三次讲道

第11章:第三次讲道

    紫霄宫宫门大开,最高处立着俩童子见到镇元子到来,连忙向其躬身。

    镇元子也一一还礼礼数可谓是极其周道,随后坐落在第一个蒲团之上。

    七人见面,也是意义行礼,再怎么说也是同门师兄弟,问好也是应该的。

    妖师鲲鹏赶来,看见前方坐着的女娲人,脸色有些阴沉。

    感受到背后目光,嘴角冷笑,也不回头说些什么。

    镇元子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一幕,按照时间轴来推算的话,现在鲲鹏已经加入了妖族,更何况是女娲还是妖族的娲皇,而鲲鹏只是妖师。也怪不得到最后妖族也落得了团灭的下场,内部人员如此不够团结,若是不团灭,那简直就是不符合天理。

    直到听道之人来齐,众人才听见鸿钧座下的两名童子清声道:“恭迎老爷。”

    下方一众大能见状,也齐呼道:“恭迎老师。”

    待众人再抬首之时,只见中间那座位上已然出现了一名老人,慈眉善目,面带微笑,却似乎又蕴着无边威严。

    正是圣人鸿钧。

    “首次讲道之时,吾曾言,吾成圣后合该有三次讲道,每次三千年,每次讲道再隔三千年,此为第三次讲道。”

    底下一众大能听闻,皆是沉默不语。

    每次鸿钧老祖讲道之时,众人修行的速度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较之往常,不可同日而语。

    虽然在第一次听道之时便已知道会有今日,可当鸿钧此言一出,便真正是鸿钧老祖最后一次讲道了。

    众人此时,心中隐隐有些不舍,甚至是遗憾。

    “已经是第三次讲道,本座自然会履行承诺。”

    鸿钧淡笑道:“汝以为成圣之法何如?”

    紫霄宫三千客一口同声的说了一句,“弟子天资愚钝,无法领悟,请道祖解惑。”这可能是第一次如此团结,同样也是最后一次。

    听到这样的答案,鸿钧并未生气,反倒笑道:“既然如此,那吾便为尔等阐述这成圣之法。”

    众人心中一喜,连道:“多谢老师。”

    鸿钧笑着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所谓成圣之法,且有三道法门。”

    “其一为上选,且乃是最难的一种,以力证道,用自身法术修为贯彻天地,打破天道囚笼,立于天道之外,自此之后便可与天同寿,不死不灭,成就圣人之位。”

    听闻此道,众人皆是惊,他们都知道当初盘古所走的便是此道,然却因开天而亡。

    此后,三清出世,却未能继承盘古这通天的能为。

    镇元子神色未动,以别人看来,听完此道后他甚至连情绪都没有丝毫变化,让人不免怀疑他并未听见。

    而鸿钧并未仔细观察众人神色,只是继续道:“其二则较次之,斩去三尸,成就圣人之位,此法可借助先天至宝作为辅助。”

    老子闻言,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开口道:“敢问老师,何为斩去三尸。”

    鸿钧不急不忙说道:“斩却三尸,其中三尸乃是善尸,恶尸,以及本我,共称三尸,斩却三尸之后,方可成圣人。”

    “借助先天至宝?”镇元子眼中神色一闪。

    若说先天至宝,恐怕这世上无人能与拥有无量气运的镇元子相比了。

    此刻他手中便有不少先天至宝,皆可助他斩却三尸。

    然而,这些他也只是想了想就沉下心神,听鸿钧讲起了第三种方法。

    “第三种乃是下等,因为此方法需要极高的机缘,可说是虚无缥缈也不为过。”

    众人闻言一怔,纷纷凝神静听,都想知道这第三种方法是什么。

    鸿钧继续道:“以功德证道,至于如何获取功德,各人有各人缘法,日后尔等自然可知。”

    说道这里,镇元子也明白了过来,他悄无声息用余光看了一眼沉思中的女娲。

    未来女娲造人成圣,想必就是这所谓的功德成圣。

    此法确实难以捉摸,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做什么事才能达到天道的标准。

    若是天道不允,便是终其一生也不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成圣。

    而因为身怀无量气运,若是镇元子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成圣恐怕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他却不想要功德证道,对于鸿钧所说的斩却三尸成圣他也并不感兴趣。

    他自重生而来,一直便内心高傲,对于成圣一事他志在必得。

    既然要做,便要做常人做不到的那种,以力证道便是他如今最好的选择!

    就在一群人思量这些方法时,鸿钧开口道:“好了,正式讲道。”

    “鸿蒙开辟,混沌初开,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道音出现,天地异象频生,众人收敛心神,缓缓沉醉其中。

    鸿钧的声音不徐不缓,不大不小,似在天边传来,又似在耳边低语。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

    “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

    “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隐圣显凡。总千二百之官君。包万亿重之梵旡。化行今古。”

    此番鸿钧讲道,与之前两次有所不同。

    包涵大道三千,就连之前两次所讲大道,都重新讲述了一遍。

    一时间天降异象,云霞自生,地涌金莲,金碧九霞,飞云玉舆,庆霄四会,三辰吐芳,飞香八凑,旋绕道前。

    是时其光遍照诸天,下烛下方无极世界,同玄都境凡。

    玉树仙花,蒨灿珠实,景秀丹田,芝草绵覆,皆见诸天钧天妙乐。

    整个紫霄宫,如今大道弥漫其间,浓郁程度无可言说。

    而殿内众人,都深知此次讲道之重要,各自暗暗下功夫,尽力去理解鸿钧所言,感悟所讲。

    于是殿内众人大都眉头紧锁,投入心神全力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