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8:我的辉煌人生 » 第六十章:向阳食品厂

第六十章:向阳食品厂

    杨清辉不管两人的小九九,带着他们直奔工厂而去,他可没时间陪两个糙老爷们闲磕牙,他要抓紧时间办完事,回家守着他香香软软的小棉袄。

    “证件资质什么的年前都赶完了,我舅舅前两天还问我厂子准备什么时间开始生产呢。”赵长前将他负责的那部分告诉杨清辉。

    “流水线也没有问题,已经测试过了,原材料昨天到齐的,都已经入库了。”赵立秋也开始汇报。

    “人员呢?”

    “政府那边的意思是优先聘用宏远食品厂原有的员工,不过我也说了我们的情况,肯定不能全盘接收,政府那边没意见,第一批工人有200人,几乎不用培训,他们上手很快。”赵立秋继续说道,他这个年过得可是相当充实忙碌呢。

    “培训还是要有的,培训不是单指技术,还有厂规厂纪。从一开始把纪律规则都给他们讲清楚,我们可不是国营,混着日子就能给工资,要让他们转变观念……”

    杨清辉对这个年代某些国企员工的工作状态不太放心,如果人员出了问题,工厂很有可能停摆,那损失就大了。

    “行,我知道了。”

    “王伟和张金康那俩小子呢?”相市的三个人杨清辉都没让他们回桃园,直接在相市待命。

    桃园的食品厂规模小不说,生产、管理已经趋于成熟,只要按照规范,按照流程来出不了什么乱子。这个新的食品厂才是当前的重点工作。

    “已经等在厂子那了,还有原宏远食品的几个员工代表也在,我接触了几次,几个人还比较配合,据说工作能力也不错……”

    杨清辉点了点头,对他汇报的情况基本满意。

    三个人两辆自行车很快就到了厂子,宏远食品厂也是经历过七八年风雨的老厂了,即便已经简单修整,仍能看出岁月的痕迹。大门是这个年代最常见的银色的铁门,新刷的油漆鲜亮,廊柱也齐整,旁边原先挂着宏远食品厂牌子的地方此时空荡荡的,只等着挂上新厂的招牌,宣布迎来新的主人。

    大门外有六七个人或蹲或站地抽着烟,看见杨清辉几人都站直身子迎了上来。

    王伟和张金康走在前面,最先跟杨清辉打招呼,后面还有5个男人,应该就是宏远的员工代表了,他们也跟在后面和杨清辉握手。

    赵立秋在旁边给杨清辉一一介绍,几个员工代表中隐隐以一个40岁左右,叫王震东的人为首。简单认识后,杨清辉招呼几人一起进去。

    “都等很久了吧,外边冷,咱们进去走走,边看边谈。”

    几人应和着,跟着杨清辉一起去看了看厂房和主要配套,赵立秋将大体情况讲给杨清辉听,王震东做补充。

    杨清辉置身于宽敞整洁的厂房,看到干净整齐的机器和流水线,听着厂房的规划布置,终于有了久违的成就感,自己终于又迈出了一步。

    转过一圈,一行人最后去了会议室坐下。赵长前很有眼色地避了出去,到会议室隔壁的厂长办公室参观。

    杨清辉对会议室和厂长办公室都很满意,宽敞明亮,这跟后世装修奢华的办公室是没法比的,但是跟桃园村的杂物间一样的办公室相比,简直“老破小”跟“五星级酒店”的区别。

    会议室很大,实木的环形会议桌也是宏远留下来的,大概能容纳20多人,几人分了主次往偌大的会议桌旁一坐,那感觉一下就到位了。杨清辉想着,这种情况自己是不是要清清嗓子,说一声“简单说两句”来应应景。

    “厂里的情况我都看到了,比我预想的要好很多,为了咱们工厂能如期生产,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杨清辉先是肯定了他们的付出,接着跟员工代表也进行了沟通,主要侧重的是他们关心的岗位、工资福利等等。

    王震东说得多一些,他是宏远食品厂的第一批员工,已经干到了一车间的车间主任了,结果厂子倒了,一家子都没了着落。他在员工中一向有威信,所以被选出来当代表,来跟向阳谈员工的诉求。另外几人情况跟他差不多,也大都是骨干,在此次员工安排上也是出了力去协调的。毕竟厂子倒了,厂里五六百号人没了饭碗,向阳第一批只能提供200个岗位,为了争抢名额可是闹出不少事情的。有王震东几个人出面,比杨清辉他们要好沟通地多,这也给向阳省去了麻烦。

    “我这个人农民出身,自己没多少文化,也不喜欢跟人说空话套话。不过今天是第一次跟大家见面,我得多说几句。”

    “我创办的第一家食品厂叫“新生”,它昭示着我们人生和事业新的开始;现在的食品厂是第二家,我们注册的公司名称是“向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向阳’取‘心怀希望,向阳而生’之意,希望它承载着希望,能够做大做强。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就得顺应国家发展趋势,如今改革开放是大趋势,也是我们民营企业的机遇,我们要调整状态,紧紧跟上去…”

    “关于向阳食品厂,我有几点要求:

    第一,必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步到位。我们目前的任务是把架子搭起来,并按规范化逐步组织实施,要让向阳食品厂顺应改革的浪潮,逐步走到规范化管理的路子上来。

    第二,人员方面,做好人员管理…第三……”

    杨清辉说了快20分钟才停下来,他喝了一口水,目光沉肃,环视众人。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想要的也不只是养家糊口,应该还有更高的追求。那么就请大家不要只是把向阳当成一份工作,而是把它当成自己的事业,希望我们和公司一样,都能逆风翻盘,向阳而生!”

    会议室想起一阵掌声,连王震东几人的脸上也带出了真诚地笑容,他们又看到希望了。

    接下来是讨论环节,大家都很踊跃地加入进来。

    最后定下正月二十那天向阳食品厂正式运营,也对几人进行了初步的分工和安排,包括公司的规章制度、组织架构、人员培训等。

    会议结束,王震东几人离开了工厂,赵立秋几人转去厂长办公室。

    赵立秋反常的沉默让杨清辉侧目。

    “怎么了这是?”杨清辉递给他一支烟。

    “没什么,就是突然有些感慨。”赵立秋接过烟,拿在手里把玩,杨清辉给他的感觉变了,变得有些陌生和疏远。

    本来他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当看到杨清辉在会议室的表现,尤其是对着王震东几人的谈话,他突然明白了。

    杨清辉大概能猜到赵立秋在想什么,他拍了拍赵立秋的肩膀,什么也没说。

    向阳和新生食品厂是不一样的,他们在新生的时候可以勾肩搭背,肆意调笑,可是在向阳,他们只能是上下级的关系,可能出了这个门,他们依然称兄道弟,但是进了大门,就要找清自己的位置。

    杨清辉相信赵立秋能想明白,赵立秋确实能理解也能接受,就是觉得可能还需要些时间来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