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天欲明 » 番外三:夜宴

番外三:夜宴

    如果要荀懿自己来评判西夏刺客这桩案子,她会送一个如此的评价:“这是我的一个愚蠢的错误。”

    她要把这责任自揽,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长史本来是幕僚性质的官员,都护府、都督府等设立长史职位,多半是用来处理府中一应大小事务的。

    就任安西都护府长史十多年,差点在自己负责的典礼上让都护被刺客一杯毒酒送了命。

    这怎么算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便是差点送命的人从都护换成自己,也不算什么功绩,顶多算得上是“在其位谋其政”而已。

    可惜荀墨和安西都护府子民,并不是这样想的。

    那是荀墨二十四岁的生辰。

    安西都护府扼守着整条丝绸之路的财富,自条支海以西漂泊而来的彩色玻璃制品和各色金银,自都护府府中得来的象牙玛瑙珠宝,自天竺供应而来的粮食与花草,自大宋与金国贸易而来的茶叶丝绸,这些精萃的智慧……统统汇集在这里。

    而对外战争又迫使他们每个人都进行劳作,创造价值,几乎所有人都拥有了购买的欲望和权力。

    故而就是安西都护府三番五次地下令,要求“朴素之风不可废。”迎来的也不过是民间一波又一波的你追我赶、争奇斗艳而已。

    荀懿虽然不太乐意看到消费成为每个人生活的第一要义,但是她也不得不承认,妨碍人们用自己的钱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错误的,更何况这一举动为安西都护府本身创造了巨大的税收。

    她已经竭力控制着奢靡之风的蔓延,其中就包括节庆削减的庆祝仪式,可待到海晏河清的第四个年头,也有不少老成持重的臣子向她上书,委婉地表达礼仪过于简薄的问题。

    江水浩浩汤汤而来时,逆流而行无疑是错误的。而直接开闸放水,让它们一涌而上也是蠢货所为,荀懿精心挑选的节点,就是自己兄长的二十四岁生辰。

    都护本人的权威是安西维持如此浩大的疆域的统治的重要要素之一,所以她才会把自己兄长的生辰排在了诸如新年、冬至一系列节气之前。

    于是就有无数的事情要一一安排下去,从祝贺的仪式,各州各邦奉献的礼物,到开场的舞蹈,结束的烟花庆典……荀懿谨慎地把握着那个足够震撼而不致奢费的度,于是不免陷入一轮又一轮的公务之中。

    安西都护府的副都护,也是她父亲的老臣之一的班荆曾经委婉地问过谢衡:“我最近看着君上,总是穿着朝服的样子啊。”

    那朝服为了显示身份,种种刺绣暗纹叠在一起,好看的同时又十分厚重,一向是身体本就不太好的荀长史敬谢不敏的。

    谢衡只得笑一笑,不作回答,他们都很清楚荀懿并非喜欢事必躬亲的人,只是此事确实繁复而已。

    种种事宜压下来,她自然就不会知道一个受了西夏人委托的人接近了一个侍女的事情……若是连这些内容都预料到,那她可就真是鬼神了。

    便是再挑剔之人,也很难挑得出那日的毛病,自早晨的围场行猎,到中午的宴席,再到晚上盛大的乐舞,一场场下来,既显示了都护的威仪,也不会让人们觉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荀懿一直穿着她素来嫌重的暗色朝服,安静地立在她兄长的身后。夜色降临之后,就很少有人注意得到她。

    她在安西都护府的角色素来如此,安西都护府中人不太能意识得到这位长史的存在,可只要想一想,便觉得她又无所不在了。

    一位年长的智者曾经以老子的话赞扬过她,说是:“不知有之,无痕无影,而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并以明月比喻这位美丽的执政者。

    这是她那个“绝塞明月”的称呼的由来。

    可当谢衡好事一般地问起她时,她却是一笑带过,说那位长者实在过誉得厉害。她不愿意显名的原因,是因为安西都护府理应由都护的权威为主。

    “但是君上却愿意执政。”谢衡那时还并不知道,荀峰死前留下的继任人选是荀懿自己,“这个时候您不觉得逾越了?”

    “阿衡啊。”荀彧笑得更厉害了,“我之所以执政,是因为,我可以犯错,而哥哥不能。”

    于是她在那个晚上就犯了个错误。

    她安排了一支舞蹈,一支由安西都护府最为出名的舞女所跳的舞蹈,那女子有着一双碧蓝的眼眸,身着红色的舞裙,身姿婀娜,于动作之间显出无限的风情。

    那是安西都护府子民们最为喜欢的节目之一,却不是她和荀墨喜欢的内容。

    所以当鼓点响起,她看见自己的兄长回过头来,那双与自己相似的琥珀色眼睛里流露出的是一样的情绪——痛苦。

    安西都护府这对于舞女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审美可真是……长情得过分。

    她本来应该安慰荀墨一二,她对于母亲的记忆只剩下那一天的惨叫和一具毫无生机浑身是血的尸体。

    但荀墨必然还记得不少她作为母亲的温情。所以这一幕对于他而言尤其残酷。可她还没有开口,旁边一位位次极高的大臣提了一句:“都护也该到大婚的时候了。”

    在其位谋其政,所以她不得不露出一个官方的笑容,以那位大臣能听到的音量询问她的兄长:“哥哥的确是到了该考虑大婚的年纪了。”

    怎么说,这位容貌俊美,丰神俊逸,又拥有着整个安西都护府的都护不曾有过一个情人,本就是一件奇怪的事情。

    可偏偏是这件奇怪的事情为他增添了更多的神秘魅力,几乎整个安西的女子都梦想着他会一改之前安西都护多情的作风,选择民间颇多流行的一生一世一双人。

    那是对于拥有经济权力的女子的一种尊重和必须的礼节。

    就是在婚后,她们也不会冠上“某某氏”的名字,甚至更为强势的女子不会想成为“某某夫人”,而是继续用自己的名字,或者让人们以“某某娘子”称呼她。

    当然了,那些想要成为“都护夫人”的人往往不在这些极为强势的女子之列。

    更有甚着,常常梦想着自己就是那位能和他并肩而立的安西都护夫人,以至于经常闹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荀懿这话,似乎是代替这些做梦的女孩子发问,也是代替那些特别关心谁将成为“丈人”“岳母”的臣子们发问。

    荀墨难得一见地皱起了眉,在夜色与乐舞的掩饰下,除了荀懿之外不会有人知道,他刻意放轻了声音,不知道是为了安抚还是为了不让更多的人听见:“我以为你知道,安西都护府的女主人只需要一个就够了。”

    荀懿点头:“自然。”两个同时对荀墨而言具有一定意义的女性都在权力的中心活动,对于荀墨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她们俩意见相左的时候。她笑得真心了些:“我会在哥哥大婚之后把长史职位交给谢衡。”

    荀墨没有接话,气氛陷入一阵诡异的静默之中。

    小半刻功夫之后,荀懿叹了口气,她的脸上几乎看不到笑意了:“我会离开都护府所在之地,抛弃自己拥有的封地和其他头衔。”

    荀墨还是没有说话。

    “也不会再使用荀懿这个名字。”

    名字是一个咒语,尤其是当这个名字众所周知的时候。当她放弃了“荀懿”之后,几乎已经放弃了自己拥有的一切,或者,用更通俗的话来说,“荀懿”“死”了。

    见荀墨还没有说话,她不禁苦笑起来。实话说,她并非对此刻情景没有预料,只是当事情真正地走到了这一步,她还是觉得恍惚。

    似乎重复的结局一再地在安西的主人和辅弼之间上演。

    是命运么?

    她也不知道。

    她不太相信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她也没有继续说话,只是点头示意,她已经知道了。

    她并不想挑战自己一手树立起来的人的权威,也不想领教她一直不插手的安西军队在她兄长的手下的模样。

    她素来还算个知情识趣的人。所以她也就准备把这她为数不多的优点贯彻下去。

    鼓点渐渐快起来了,乐舞到了激昂的部分,也意味着,快要结束了。

    她正要示意荀墨回过头去,以免安西子民们发现他们的主人在宴会上走神。

    荀墨不如她那么习惯顺从于世情,他继续问道:“你不做荀懿了,也不想留在安西都护府,那你要去哪里?”

    荀懿难得地被问了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她甚至没办法揣度这句问话的原因:

    她不是已经答应了他的所有条件了吗?她出生于成长于的地方不再有她的容身之处,为什么这里的主人还要关心她去哪里?

    于是她几乎不加思索地给出了一个“标准”的答案:“天下之大,无处不可。”

    她自己知道,这话说得毫无用处,条支海以西是为了宗教征战不休的欧洲人和塞尔柱人,而黑水城以东又是三国互相征战和厮杀的大宋西夏和金国。

    她能去哪里?

    荀墨看着她,似乎要说些什么,可鼓点已经停了,赞者登台高声唱起:“献酒——”

    这时候还要继续说下去未免显得太过分了,荀墨转过身去,看着侍女们从银壶中倾出一杯酒,倒在玛瑙的碗中,盛装打扮的侍女小心地捧着那杯用于礼仪的酒,向他走过来。

    几乎是所有看到他的人,都能察觉到这位都护脸色并不好看。

    可仪式正在进行着,还能中途打断询问不成?

    荀懿依旧带着属于长史应有的温煦笑容,看着那位盛装打扮的侍女,面含桃花地慢慢走过来。

    她并未特地安排这个女孩子,但是有司的确安排了个合她心意的人。

    这女孩子挺漂亮却又不特别打眼,想来家庭出身也应该都清白。

    她正想着,却发现一点不对劲儿。

    被她的目光注视着的女孩子,手在不停地发抖,她抖得太过厉害,以致于酒碗中的酒不断地在晃动,甚至有一些洒到了她的衣袖上。

    不妥当……这是她第一个反应。被这么多人注视着紧张是正常的,可要是慌乱到这种程度,只能说明有司官员挑错了人。

    但等到那个女孩子走到离荀墨几步远的距离时,于安西都护府斗争这个巨大的生死场中搏杀出来的荀懿意识到,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她微微上前一步,毫不意外地看到那女孩子几乎被吓得退了小半步,更多的酒浆洒在了她的衣物上,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香气。

    而在那迷人的香气里,荀懿却闻到了一股属于死亡的味道。

    这杯酒有毒。毒是这位侍女借端酒的机会下的。

    她面色不改,甚至显得愈加温柔起来,脑中却已经开始思索解法。

    这毒药的气味并不明显,也肯定不是快速发作的毒药,在无法直接证明这酒有毒的情况下,以此事为缘由强行打断,只会让人觉得她荀懿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那位侍女小心翼翼地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双手举起那玛瑙碗,端在荀墨跟前。

    来不及了。

    荀懿向前走了一步,低身跪倒在她兄长的脚下:“主上。”

    荀墨几不可见地惊讶了一下,这流程与他们之前说好的不同。

    其他人惊讶的更多,直到现在,很多人才意识到荀懿一直站在荀墨身后。

    “循旧礼制,理应由百官首献贺寿酒,微臣雕朽质,竟忘此仪,微臣以此酒赔罪。”

    荀墨一时没动,她就半抢半拿地接过了那碗毒酒,然后喝了一口——这一口是她以袖掩口之前免不掉的。

    剩下的都借了宽大的袖子倒在了自己暗色的朝服上。

    倒是得亏她身份尊贵,若是换了青色的朝服,怎么也得显出痕迹。可玄色的朝服上便一点也看不出。她恭敬地端起酒碗,将沾满酒液的那一面袖子掩住,走到那酒壶边,示意她再给自己倒上一碗。

    那侍女不疑有他,何况这又是安西都护府的第二号人物,只得照做。

    她走到她的兄长之前,双手端上了这碗酒。

    荀墨对她的行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礼仪如此,也不过照做而已。

    之后便是献礼,赐宴等一干礼仪,待到荀墨自己宣布了众人宴饮,不忌失礼,才算结束。

    烟花恰到好处地绽放起来,众人的目光纷纷投向天际,荀墨似乎要和荀懿说完之前没说的话,便把目光投向坐在他身侧的她。

    荀懿本来是面色平和地看着烟花,然后,几乎是略晃了一下,就倒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