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的影帝生涯 » 第八十七章 不是所有错误都值得被原谅

第八十七章 不是所有错误都值得被原谅

    再普通不过的镜头,可米歇尔与苏衍让整个放映厅里很多人都红了眼眶,有的眼泪已经落了下来,评审团里导演看到了苏衍身上与角色的融合性,如果再找一个演员也不会演绎出苏衍的感觉,这个角色在他们心里,仿佛之后就只有苏衍可以饰演。

    这就是演员。

    倒是娜奥米注意到了苏衍,曾经与小李子合作过的她,在苏衍的身上见到了更多的东西。

    当然,不只是演技,玩水枪的小李子,现在怎么和正当年华的苏衍的外貌相比呢?

    不过现在的小李子也有一种别样的魅力。

    电影还在缓缓推进。

    照观众的理解,这个时候已经是救赎的后半段,应该是温馨和谐,李重新焕发新生的一段,可肯尼斯不会这样编写剧本,与前妻的一番谈话,彻底让李心碎,也让现场很多人知道了,李再也回不来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救赎的故事,而是一个自我放逐的故事。

    梦里,李温柔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语气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温柔,可当女儿说出那句没有看见被火烧的时候,现场观众的鼻子一酸,李的呼吸停顿了一秒,看着女儿的眼睛里都是悔恨,下一刻他突然醒了。

    因为厨房的锅煮糊了。

    他揭开锅,熄火,看来许久。

    李拉着自己的侄子,安排好了一切,没有他的一切,侄子看着他说为什么?

    李终究袒露了一切。

    他不能。

    他真的不能。

    他闭着眼抱着头。

    绝望与后悔在弥漫,李从来不曾走出。

    那场大火不仅带走了他的孩子,也带走了他。

    小镇的冬天离去,春天到来。

    李终于也要离开。

    也许是导演最终改编,想要那么一点温馨,给了李,李告诉侄子,以后可以来看他,而在新家,他买了一个新的沙发,就那样坐下。

    ............

    精彩,悲伤,绝望,现实...的一部电影。

    当放映室里的灯光亮起,苏衍的眼神稍微回过神来,全场的观众都起身鼓掌,这是电影节特有的场面。

    肯尼斯笑着站起来同所有观众点头,当然还有很多人将目光放在了有些晃神的苏衍,因为他和屏幕上的李差别太大,可那双眼睛里的情绪如同屏幕上的李一般,苏衍的眼睛真的很有特点,里面的情绪一览无余,而且那双眼睛有些好看。

    当他们走到台上,重新坐下的观众们再一次鼓掌,而评审团以及一些导演演员都已经离开,他们看完电影之后就离开了,毕竟今天还有其他的电影,至于心里对于这部电影的感受,从吉尔莫带着评审团离开的时候,对着同为墨西哥三杰的阿方索的那一个眼神已经很说明问题。

    如今在好莱坞很红火的查泽雷小声的说了句可惜,高司令听的很清楚,他也很明白,这样的演技,这样的年龄,加上这样很符合他们审美的外貌。

    但很可惜,可惜的是他不是白人。

    就算来到了好莱坞也不会有太多的剧本。

    不过查泽雷却是想着自己下一部电影是不是可以有这样的角色?

    导演对于演员的喜爱往往会促成一次很好的合作,就肯尼斯导演而言,剧本出来之时,他是想让马达达蒙来出演李·钱德勒,可结果是他拒绝了,于是才有了老板的投资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然后加入了黑白影视公司。

    最近媒体对于这个公司的关注,肯尼斯也都知道,既然老板想让他们知道,自然就不会有任何的遮掩。

    高司令在离开前,看了眼已经站在台上的苏衍,他微微一笑,他有一种直觉,他们一定会合作一次,而且时间不会太远。

    全场的目光注视着台上的几人,当肯尼斯导演手里拿着话筒之后,三十分钟的问答环节也正式开始,苏衍也逐渐回过神来,看到屏幕上的李,观众们看到了李·钱德勒,而他看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至少有一部分是曾经的他。

    “肯尼斯导演,请问你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一个故事呢?”开口的是一位第一排的影视报的记者。

    肯尼斯导演说:“电影往往取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于是很多很多的心灵鸡汤的电影就这样诞生......恩......可我觉得那样的故事太过无趣,世界上不会人来拯救你,也不会有人来救赎你,只有自己,要靠自己,所以我最终写出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电影最后的春天到来,冬天结束,李虽然离开了小镇,可我感受到了他的一种变化,我想问导演这也算是一种轻微的救赎成功了,对吗?”意大利的电影人提问。

    肯尼斯皱眉:“难道你就看出来了这?”

    老爷子的火气还是有点大的。

    毕竟这部电影几乎没有过多的主线,剧情也很清晰。

    米歇尔见怪不怪,想来这还是苏衍与卢卡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导演,两人对视一眼,微微低头而后又抬头。

    其实卢卡斯他的侄子的角色同样很出彩,可惜在电影节上没有合适的奖项。

    前前后后很多个问题都是关于电影的剧情,发展以及一些镜头,还有演员表情的探讨,当然导演遇上了很不想回答的问题,他不管你有没有说话,都开始让下一个提问者开始提问,这才是电影节,自由自在。

    现如今的戛纳商业化确实有些严重,而且眼界还很高,不然奈飞投资的很多电影不然也不会被拒之门外,看不上就是看不上,到也算是是让威尼斯收到了不少好电影。

    “肯尼斯导演,请问你为什么会选择用苏这个年轻演员呢?还是这样一个很重要,很不好演绎的角色,难道不怕整部电影被毁?”这是一家美国影评杂志的记者,看眼神,是看向了一旁的站着的苏衍。

    他今天穿着一身淡灰色西装,同样的还是不系领带,不喜欢扣上里面衬衣的上两颗扣子,肯尼斯看了苏衍一眼,一扫刚才的不愉快,嘴角挂着笑容,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抬头看向现场很多人:“我知道,在电影没有放映之前,很多人会说,苏是谁?他演过什么?他年龄太年轻了,什么什么的话语,因为在这之前,他还只是他国内一个仅仅演过一部电影配角的演员,他确实年轻,可你们今天看到了电影,看到了苏的表现,他怎么样?”

    现场的掌声回应了导演这一个问题。

    导演脸上的笑容更加开始了,他看着那位记者:“我同样知道现在很多人知道,苏是因为投资的关系,这是事实,可电影里他的表现告诉你们了,他不是走后门。”

    “我记得这个剧本早就写好,可老板让我等到了今年年初,我也曾经怀疑过,直到在机场见到了他。”

    肯尼斯说到这里的时候,语速微微放慢,眼里似乎有些回忆的色彩:“李·钱德勒是一个绝望,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感受生命的存在,自我放逐,渴望着不被原谅,他的身上有很多很多的属性,矛盾却又和谐,这样的角色很不好演,可在看见苏的第一眼,我就知道他不会让我失望,后来的试镜也告诉我确实是这样。”

    “因为,我从他的眼里看出了一抹李·钱德勒,就算他笑的再开心,再平和淡然。”

    苏衍平淡的脸色没有什么变化,米歇尔和卢卡斯却是想到了剧组中苏衍的状态,台下很多人的目光都放在了苏衍,特别是一些记者与影评人都想到了关于这部电影的报道影评该怎么写,苏衍饰演的李是一抹重彩。

    丁海峰也来了。

    如今他作为国内一家很出名的电影杂志影评人,在知道苏衍来到威尼斯后,作为演员的第一感觉是担心,后来知道了国内很多吹捧的声音,他更担心了,来到这里的每一部电影都不简单,每一个演员同样如此,可如果没有获奖回到国内,他可以想象有怎样的声音冲击苏衍,因为你没有得奖。

    他们只在乎结果而已。

    可看完整部电影,他只有两个字。

    牛逼。

    没有苏弈,没有七夜,没有监狱长,更没有乾隆,这就是一个心里已经支离破碎的男人的故事,故事里有救赎,却最终选择了放逐。

    心里的沉淀,溺水感的悲伤,如同海浪席卷了现场的所有观众。

    当这部电影开始的时候,这种感觉已经渐渐在蔓延了。

    丁海峰想着刚才苏衍电影中的表现,心里是真的服气,说台词的英语腔调夹杂着低沉的情绪,节奏断点完美,是真的完美。

    肯尼斯导演的话语落在他的耳里,他也看向了站在台上的苏衍。

    一样的绝望,还是一样的经历感受?

    他眉头微皱。

    可台上肯尼斯的话语再一次落下了:“我们剧组中的人都知道,苏在整个拍摄时间里,其实有过不知道怎么演,入戏太深,还崩溃过,我记得那是一场警察厅拔枪自杀的戏份,当我喊咔之后,他跪在地上痛哭,他哭着站起来对我们剧组的人说不好意思,他现在可能无法继续接下来的拍摄了。”

    “我记得当时说苏的女朋友扶着低着头抽泣的他离开,我很担心当时苏的状态,可第二天,他恢复如初回来了。”

    “带着他自己的李·钱德勒。”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

    “李·钱德勒有了真正的灵魂。”

    现场有些哗然,毕竟电影里苏衍的表演已经很完美,看着和现在的他差别更是很大。

    崩溃?

    这样完美的表演也会也崩溃?

    这样生活化完美,震撼人心,感动人心的表演也有这样的发展?

    丁海峰看着台上那个人平淡如初的男人,不知为何想到了李·钱德勒,心底有些悲伤。

    可想着肯尼斯导演所说的女朋友,也许衍哥那段时间既难熬,又痛哭了吧!有心爱的人配着自己,可心底的痛苦还是依旧清晰,他忽然间想到。

    台上肯尼斯导演说完拍了拍苏衍的肩膀,苏衍嘴角仅仅露出一秒的微笑,台下的官方记者很清楚的拍了下来,眼神平淡,笑着,却有一股莫名的悲伤。

    后来的几个问题问到了台上的演员,同他们一起理解角色的情绪,或者说探讨,当时她或者是他到底是怎样的感受,那句台词又是作何理解,对于角色,你们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

    九月四日的这一天,《海边的曼彻斯特》一骑绝尘,口碑爆炸。

    真实二字是最多的评价。

    苏的演技是第二个。

    第三个则是丧与绝望。

    其余在今日放映的三部主单元竞赛片,无一可与之匹敌。

    丁海峰回到酒店之后,一篇关于《海边的曼彻斯特》的影评已经传回了国内。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值得被原谅》!

    “在经历过《第一人》,《罗马》,《阴风阵阵》之后,我看到了第四部让我心动的电影。

    心动?

    也许是悲伤绝望。

    九月四日的这一天,我期待很久的《海边的曼彻斯特》终于放映。

    肯尼斯+苏衍+米歇尔!

    观影之后,现场掌声雷动,每个人的眼睛都有些湿润,这看似是一部救赎的故事,却全然不是,导演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令人心碎的真实的世界。

    悲伤与绝望是无形的,可导演生生的将整部电影的情绪感染把控到了极点,没有过多的故事线,没有过多的反转,一切的一切就是那么平淡,平淡的让人心疼,让人呼吸不过来,苏衍成熟的表演让我刮目相看,才出场的那一刻开始,他的声音出来,这个角色就已然立住,一个矛盾,饱受生活苦难的嘶哑声音,展示了苏衍深厚的台词功力。

    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我只有用两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绝望。

    如同我题目上所说,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值得被原谅。

    李·钱德勒就是这样,警察厅里的自杀,让我眼泪直接落下,我看到了一个父亲的悔恨,不甘,以及丧失生活希望,那样的眼神,我看到了苏衍曾经在话剧上的活力,后来导演在采访里说拍摄这一场的时候苏衍崩溃了,镜头前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当喊咔之后,苏衍痛哭不止,可第二天苏衍恢复了拍摄,如初。

    我很佩服苏衍,真的,只有看过这部令人心碎的电影才知道绝望。

    ............

    卢卡斯饰演电影中李的侄子,从最初进入停尸房,那股呕吐感,我已经觉得这个演员很不错,事实上没有错,什么样的感觉才是失去父亲?

    作为一个.........

    .........

    最为精彩的一场还要属于,苏衍与米歇尔的对手戏。

    米歇尔·威廉姆斯,曾经的《断背山》,《我与梦露的一周》,《蓝色情人节》...这样的女演员演技不用多说,可这一次她还是给了我惊艳感,如同这一场的苏衍,我敢断言他们俩是这一届威尼斯最好的男女主角.........

    最为熟悉的陌生人,尴尬的开场,李和前妻的寒暄,从最初的冷漠平淡,到前妻兰迪半哽咽的强忍,落泪的原谅,将不自然,回避眼神的李的防线彻底击垮,可李还是没有流泪,但那慌乱的话语,断断续续,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一瞬间击溃了我,不止是我,坐在我旁边的那位女性记者含着泪说兰迪怎么活这样说?李他怎么可以承受。

    李慌乱的逃了............

    肯尼斯导演无疑没有用任何复杂的拍摄方法,几个简单的机位,好的剧本,完美的演员表演。

    一个男人绝望的生活就在眼前,我们渴望的救赎终究没有出现。

    这就是现实。

    这就是令人心碎的曼彻斯特。

    李·钱德勒的故事。

    PS:作为苏衍的粉丝,从话剧开始,到电视剧,到电影,到现在的曼彻斯特,国内的赞誉我知道,可知道后我只有担心,我明白一个道理,当没有获奖的时候,衍哥的骂声一定很多,可当看到了电影之后,我放心了,他向电影节,向导演,向自己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我也看到了曾经话剧台上的苏衍,那么的耀眼,而又吸引人。

    另外导演在现场还提到衍哥的女朋友,那段压抑崩溃的时间,她一直陪着衍哥,我作为影评人很感谢她可以陪着衍哥,将这部电影拍摄了出来。

    最后的最后,在我心里,本届金熊与银熊,只有《罗马》与《海边的曼彻斯特》的争夺,作为墨西哥三杰之中的阿方索真的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