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60:这样玩也行啊

60:这样玩也行啊

    二人一唱一和,跟唱双簧似的说完了,便齐齐盯着李立;李立笑道:“你们瞅着我作甚,此等复国大事跟毫侯当面讲便是了。”

    蓝春昀身子微倾道:“某已经跟他说过了。”

    “说过了便是了。”李立笑了笑,端起茶碗喝了几口,见二人仍怔怔瞅着自己,便指了指他们面前的茶碗,催促道:“这茶挺不错的,再不喝就凉啦。”

    蓝春昀端起茶碗意思了几下,低声道:“李侍郎,你以为这复国之举如何。”

    “你们跟毫侯说过便是了。”李立仍旧这般说。

    周元坤道:“李大人,您现在也是朝廷重臣,威望崇高,毫侯对您一向言听计从,您的意见非常重要。”

    “跟毫侯讲过便是了。”李立也不废话,还是这么一句。

    二人神色尴尬的对望一眼,知趣的低头喝茶;一时间,房间里只剩断断续续的啜茶声;一会儿后,蓝春昀赞了句这茶相当不错,有机会必再来品尝,便与周元坤起身告辞。

    “这小子好像对此事漠不关心的……”出了院落,周元坤低声道。

    蓝春昀嘿嘿一笑,“这才是聪明人啊,此子年纪轻轻就有这般城府,确实不得了;国主若得此人相助,胜算大增!”

    “可他是李过的人。”

    “莫急,慢慢来吧!”蓝春昀胸有成竹的道。

    二人刚一走,李立便起了身,兴致勃勃去查看李自敬到底给他送了啥东东。

    次第打开后,只见都是些金器珠宝,古玩玉器类的玩意儿,或制作精美,熠熠生辉,或古朴大气,色泽深沉;许多物品上篆刻着“御制”,“御用”,“御贡”等字眼,不用说自是当日从顺天府的紫禁城里搜刮来的。

    随便拎几件去卖,这辈子当可衣食无忧了。

    可见这李自敬为拉拢自己,是下了大本钱的。

    能被一国之主这般看重,虽然只是名义上的国主,但终究是件令人得意的事。

    “这么好的东西,咱自然笑纳了;不为别的,咱为大顺屡立泼天奇功,这点赏赐是咱该得的,绝对的心安理得。”李立笑眯眯的挑拣把玩着,心里暗暗想道。

    “只是咱的这位叔爷爷想当皇帝,这事倒是有点儿麻烦;此人在历史上籍籍无名,毫无建树,东西两路顺军松滋会师后,为稳定军心,增强队伍凝聚力,方推举其为国主,荆州之战惨败后,其便不知所踪了。

    易经有云‘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也!’;话说回来,就是因为咱的横空出世,顺军才起死回生,但同时也助长了其野心。

    可能他本人野心也不大,但架不住他下面的人野心大啊。

    复国当然是必须的,但不是眼下,至少得在荆襄之地完全站稳脚跟后,到时还得根据天下形势而定。

    所以,李过绝不会答应现在就复国的。

    从二人刚才的语气推断,李过是持反对意见。

    局势混乱,李过手握军权,实乃大顺目前的实际掌控者,但李自敬有国主的政治优势。唉,到时大顺内部免不了会有一场权利内斗,凭借咱的身份和地位,置身事外是不可能的。

    担心也没用,该来的总会来的,眼下当以如何抵挡清军疯狂复仇为第一等要紧事。

    可以想象,李自敬为拉拢咱,后续还会继续加大筹码;无妨,咱照单全收便是了,不要白不要啊,呵呵……”

    李立一边这般琢磨,一边把玩器物;直到人有点困了,便上床睡觉去。

    这种禁足的日子虽不自由,倒也清闲自在。

    “公子,毫侯派人送来军情,说博洛和李成栋已抵达武昌城外十余里处,但并未立刻采取行动!”可到了日暮时分,李过便派人送来了军情。

    第二天上午,便又陆续送来新的军情。

    “公子,固山额真浑克罗多率领五千八旗轻甲已抵达磁侯布置的阻击阵地前沿,同样未发起进攻,当是在等阿济格的主力!”

    ……

    “公子,阿济格主力已过了河南,进入襄阳地界!毫侯已下令疏散武昌城内及周边居民,坚壁清野!”

    “报,陆续又有各路义师万余名赶来助战!毫侯安排人操练,演练阵型和战术!

    另外,老营那边两万八千人马已火速奔赴武昌而来!”

    “堵胤锡那边有无进展!”敞胸露乳躺坐在门口一张太师椅上,惬意晒着太阳,手里把玩一对白玉饕餮的李立喝问。

    “也在加紧操练明军,听说又斩了一些不听话的!”

    “堵公壮哉!”李立哈哈一笑。

    一连几天下来,李立就这般呆着厢房里,把玩器物,看些闲书,听李过派人送来各种军情;真正做到了足不出户,便知战局进展,同时也抽时间对着墙上小地图审时度势一番。

    清军水陆两路约六万人马,李成栋遭了当头一猛棍,先折一万,尚余五万。

    正所谓柿子专捡软的捏,按照既定战术安排,李成栋剩余两万人马仍是重点打击对象。

    自从有了绿营兵这个品种,清军便形成以其为前驱,专干粗活累活,脏活冒险活,八旗军押后的固定战法套路,无形中也有利于顺军战术的实现。

    但战术安排终究只是战前预设,随着大战一触即发,李过便时常派人询问天炉战法的一些细节。

    初始,李立还耐心细致的予以讲解;但终究靠传话,难免会有误差,李过出于谨慎,常常为一个细节反复派人来问。

    渐渐李立便有些烦了,有那么点敷衍了事的意味。

    心情不爽时,还把对方大骂一通。

    最后,索性闭口不言,甩下一句,“当日夜里不是都已议定好了么,怎生还没完没了了,可真是烦人!”下逐客令,命刘昆等人凡是再有询问者,自己一律闭门不见,牛逼哄哄的很。

    如此,总算是清闲了一日。

    可到了第二天下午,李过却又派人来了。

    这次与之前不同,是由四名帅帐亲军抬着一辆阔大轿子,直接停在了房门口。

    李立得到通报,颇感惊讶,连忙走过来察看。

    一名亲军恭恭敬敬一鞠躬,朝大轿一延手,恭恭敬敬的道:“公子,毫侯有请!”

    靠,居然用大轿来请了!

    咱就说了嘛,没有咱这天炉战法玩不转的。

    李立好不得意,故意摇了摇头,装逼道:“某乃禁足之身,寸步不得离房,此乃毫侯严令,某断不敢违抗!”

    那亲军笑道:“毫侯说了,乘坐大轿而去,足不落地,不算违令的。”

    李立怔了怔,又道:“可到了后,总不能仍坐在轿子里说话吧。”

    那亲军道:“轿子一直抬进总督府大堂,再由小的们将公子抬上椅子。”

    李立愣了半晌,突然哈哈大笑,“这样玩也行啊,毫侯此招绝对堪称天才般的奇思妙想啊,佩服,实在令人佩服!只是这样玩累不累啊!”说着,跨步便上了轿。

    最开始几天还算清闲自在,后面就很烦了,确实也憋得慌了。

    来到总督府大堂门口,他真的是被两名亲军挽着双胯抬进去的。

    众人见状,皆忍俊不止,唯李过神色肃然,气度深沉,目不斜视。

    待李立在专座上坐定后,李过方轻咳了两声,扫视全场,语气严峻的道:“本侯已得到消息,博洛和阿济格两路大军将于后日凌晨,同时对武昌城发动猛攻!

    阿济格途经南阳时,得知刘体纯和贺珍欲进攻西安,立刻分兵四千急赴支援!到了襄阳后,其又令王光恩分派一万绿营兵供其驱使!

    我军东西两面同时面临三万强敌,形势险峻,难度空前!

    若打好了,可赢得两年宝贵休养生息期;若打惨了,后果某就不说了!”

    停顿半晌,语气稍微缓了缓,“今日请大伙来,就是对天炉战法的实际运用再细化周详一番,都请畅所欲言吧!”说完,还刻意瞟了一眼左下首怡然而坐的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