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南明小卒崛起 » 56:首战(2)

56:首战(2)

    56:首战(2)

    旭日初升,霞光万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李成栋昂立船头,等待探马回报。

    勒克德浑的前车之覆,使他于登陆这一环节格外谨慎。

    “报!将军,左岸长五十里,宽四十里内未发现顺军踪迹!”

    “报,右岸长六十里,宽五十里内未发现敌情!”

    “禀将军,顺军大将高一功率一万骑兵,田虎率一万步兵,趁夜色匆匆向武昌城西面而去……”

    ………

    清军探马果然高效,辰时时分,便陆陆续续传回各种情报,李成栋经过仔细分析,多年征战的直觉告诉他,顺军既然在此阻塞江道,目的就是迫使自己登陆,但并未设伏,趁机来个“半登而击”,实在有些蹊跷。

    但既然已经停航,登陆是必须的,他信任自己探马的专业性。

    何况,已经在此停留一天一夜,不能再等了。

    思定,只见他猛一扬战刀,大声呼喝:“全军准备,立刻于右岸登陆,诸兵种同时行动,动作要快!

    探马继续细细搜寻,一旦有敌情,火速回报!”

    一声令下,全体官兵立刻忙碌起来,半柱香工夫后便开始正式登陆了。

    牵战马,运火炮,搬后勤物质的……紧张快速又有条不紊;李成栋率先下船上岸,骑着高头大马,在一众亲军幕僚簇拥下,指挥人马登岸。

    不时,他还眺望一番武昌方向,虽做了充分准备,但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若登陆至一半,顺军骤然杀至,后果不堪设想。

    这就好比嫖娼嫖到一半,警察突然破门而入,那场面自是相当尴尬。

    勒克德浑就是遭遇了这种尴尬,导致全军覆没。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勒克德浑那场空前惨败,已在所有清军将领心头蒙上了一层厚厚阴霾。

    所以,登陆进度越接近一半,李成栋的神色就越凝重。

    “哒哒哒……”就在大军登陆至百分之三十九左右时,江岸突然传来急促马蹄声。

    李成栋条件反射似的连忙放眼望去,见是己方探马,方宽下心。

    只是探马马速之快,前所未有,心里不免又泛起嘀咕。

    莫非有了顺军最新动态,他连忙挥刀大喝:“弟兄们,都加快点搞,赶在顺军发现前抢登成功!”无论如何,抢先登陆完毕是绝对没有错的。

    “报!”那骑匆匆驰至,因奔速过快,探马落马时被惯速带得踉踉跄跄奔了好一段,才勉强止住步子。

    探马仓惶奔近,气喘吁吁的禀道:“将…将军……大事不好啦;前面十来里处……发现大批顺军骑兵,正快马加鞭赶过来啊……”

    什么!

    李成栋顿时大吃一惊,随即厉声怒喝:“半个时辰前,不是说方圆百里内未发现顺军踪迹么,怎么突然就杀近啦!”

    “是啊,没错啊……”探马惊恐的道:“小的先前探知后,便匆匆赶回来禀报……但再回头继续打探时,于前面三十来里处,就突然发现了!算上小的急奔回来的时间,顺军骑兵当已在十里之外,瞧人数当有一万之众……”

    “一万之众……”

    “一定是高一功来了!”

    李成栋更是震惊,“他不是率一万骑兵向西…….”本来想说对方不是朝武昌城西面方向去了么,说到一半,脸色突然大变。

    自己的三万人马只有骑兵四千,且只登陆了不到一半,高一功有备而来,骤然杀至;岸上不到两千骑兵,一万余步兵,如何抵挡得住。

    霎那间,他额头冒汗了,心中惊怒交加,恼羞并迸。

    千谨慎,万小心,结果还是着了对方的道。

    他说得没错,几年没交手了,李过和高一功的仗是越打越好了。

    但他毕竟也是百战老将,很快强迫自己镇定,思忖半晌,大声吼道:“郭副将,李副将,你二人立刻集合已登陆人马,列阵前进,痛击来敌!

    剩余人马加速抢登,快!”不愧是临阵经验丰富的老手,既然撤回江上已不可能,不若主动迎敌于登陆地点之外,掩护后续人马继续抢登。

    只是,高一功已距此只有十来里,还来得及么。

    就这说话和琢磨间隙,对方可能又逼近了一二里。

    命令传达后,全军顿时慌乱起来;将官们不得不挥刀呵斥,维持秩序。

    “高一功玩了一出声西击东的把戏,骗过我军探马。然后杀个回马枪,趁夜疾驰而来!

    一万骑兵,即使夜间,动静也极大……定会惊动潜伏于夜色中的探马,探马飞速回报,高一功在后面猛追,和探马抢时间……如此,阴谋便直接变成了阳谋……

    这一招根本没法解,实在是太高明了!”李成栋猛然醒悟。

    如此紧张情形下,他李诃子居然还能参透其中玄机,确实也不简单。

    没错,顺军就是这么玩的。

    古往今来,两军交战前都会广泛侦探敌情,若没有极端天气(比如勒克德浑遭遇的那场大雾),或周边地形极险峻,植被极茂盛,极便于设伏,抑或是一方主将是个愣头青,狂妄自大,冒险激进;否则,想在大白日搞偷袭,伏击,或突袭,是很难得逞的。

    这些条件,顺军都不具备,只能阴谋转阳谋,掐的就是与清军探马赛跑的时间差!

    “报……”李成栋刚刚整明白,又一骑匆匆赶到。

    恼羞成怒的李成栋知道他要说什么,大骂了声废物,战刀猛的砍下。

    “啊……”那探马惨叫一声,半边脑袋被生生劈下。

    李成栋策马向前,亲自急督队伍结阵。

    刚刚结阵得有一些模样了,忽听远处隐隐传来密集马蹄声。

    李成栋猛的回头,怔了怔,挥刀厉喝:“敌已来袭,速速前进,给老子迎敌!”事已至此,也只能如此了。

    “哒哒哒…

    嚯嚯嚯……

    扑扑扑……”一万四千左右步骑兵不敢抗令,在相关将领带领下匆匆前进,匆匆迎敌。

    匆匆疾行了里许,只听前方蹄声大响,很快便成闷雷滚滚,地动山摇之势。

    绿营兵皆大惊,相顾骇然。

    转眼间,只见一大彪顺军骑兵绕过前面山坳,策马狂奔而来;后面还一大波接一大波,源源不断的涌出来,声势浩大,蹄声如雷,烟尘漫天。

    “弟兄们,冲啊,杀啊!”

    “擒杀汉奸刽子手李成栋,为江南惨死的数百万同胞报仇!”

    “贼你妈,天大的冤枉啊,数百万江南同胞难道是老子一人所屠么!”已在亲军幕僚簇拥下,仓惶奔上一座山坡的李成栋禁不住大吐苦水。

    “轰轰轰……嗖嗖嗖……”

    刹那间,两军便交上阵了。

    顺军骑兵携汹汹之势而来,又以民族仇恨加持,自是猛不可挡。

    李成栋部战力虽也强悍,但仓促迎敌,加上骑兵远远不够,很快原本就未集结严密的阵型被冲了个稀巴烂……顺军横冲直撞,大砍大杀,直如群虎入群羊,很快呈现一边倒的屠杀之势。

    “各位大哥,杀清军捉汉奸,人人有责,麻烦你们通融一下子吧。”

    “小李公子,不行啊,俺们奉临朐侯之命,特意劝你们回去的。”

    “各位大哥,临朐侯是我叔,有什么事我和小李将军扛,如何?”

    “真不行啊,临朐侯可不是俺们叔!”

    “这样吧,你们放行,事后我请你们喝酒,如何?”

    “俺们脑袋都被临朐侯砍了,还咋喝酒啊……”

    距离屠杀地三十来里的一处旷野上,李立正与高一功留下的一队骑兵周旋。

    那晚的战术筹划,众人仍决定先拿李成栋开刀,以壮军威,且布置了周密详实的战术。

    李立凭直觉,此番战术相当高明,足够李成栋喝一大壶的。

    手握三千精兵,自是欲狐假虎威,猛莽一回的;相比于八旗精锐,李部绿营兵自是好揉捏一些的。

    所以,当高一功和田虎领着人马趁夜声西后,他便直接带着人马击东了,且化整为零,前后零散延绵七八里。

    虽成功避开了清军耳目,但人的两条腿终究跑不过马的四条腿,高一功兜了一圈后,再掉头击东时,于武昌城东面四十余里处赶上了他们,当即令人将他们阻截,规劝其速速返回。

    “各位大哥,咱们可是奉了毫侯密令,有特殊任务的。”

    “既有毫侯密令,便请拿出来瞧瞧,若是真的,自然放行!”

    “毫侯口述的啊。”

    “既然拿不出,就请跟俺们回去吧。”

    这百来骑兵忠于职守,坚持原则,任凭李立如何巧舌如簧,就是不为所动。

    李立不禁有些窝火,在古代十八岁绝对不算小了,但李过高一功仍将自己和李来亨当未成年人看待,这份爱护实在是太过份了。

    双方正僵持不下,刘昆突然一指远处,叫道:“先生快看,田将军带着步军赶来了!”

    李立连忙望去,只见远处官道上,无数步兵正匆匆疾行,一彪将领骑马在前面带路。

    很快,这一万步兵便匆匆行近,匆匆而过。

    田虎望见滞留在旷野中的这只人马,脸色微微有些诧异,也没多关注,带着队伍继续疾行,转眼就消失在视线外。

    李立大急,若再拖延,自己恐怕连汤都喝不上了。

    转眼又是半柱香工夫过去,对方仍不通融。

    李来亨终于忍不住了,浓眉一竖,脸色一寒,手中丈二大刀直接架在了领头骑兵的脖子上,森然冷喝:“小子,俺和俺哥是何等身份,你当知晓!贼你妈,给脸不要脸,你不是怕高叔砍你的头么,老子现在就砍了你的头!

    你信不信!”

    众骑兵顿时吓了一跳,小李将军性格冷酷孤傲,脾气火爆,且是那种敢说敢干的主。

    李立见状,笑眯眯拍拍李来亨的肩膀,大声鼓励道:“兄弟,俺来软的不行,你就直接来硬的吧!出了啥事,咱们兄弟一起扛便是!”

    “那当然!”李来亨冷笑道。

    众骑兵皆愕然,脸色皆惶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