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太子朱标,还要为天庭打工 » 第十三章大明的视频聊天

第十三章大明的视频聊天

    朱标又问吴氏说:“吴氏你埋怨本县,今可听我吩咐:你丈夫并非欠的是县衙的钱,他竟敢欺心讹诈换银之人。因为当堂追问,他不肯认,所以本县设计,传你进衙。原先你怪本县不该传你对词,如今事情败露,你还有话说吗。本县念你是妇人,免你刑责。”

    吴氏闻言,叩头求老爷格外施恩。刘永在旁,吓得面黄脸青,叩头磕地,口称:“老爷,小人情甘受罚。”

    朱标一听,哈哈大笑,吩咐:“把刘永拉下去,重打十五板,以戒下次昧心之事。”

    衙役答应,把刘永拉下,打完十五板。吴氏见夫受刑,心疼不过。施公又叫把朱有信上来问话,说道:“你银两失落,皆由大意。原要财不离人,就算与娘舅说话,也该先将银两收起;若是被贼人盗去,就解释不清了。本县如不将案件判出,你必埋怨本县,在外面议论。今日判银子归你,这其中你也有过。本欲责罚你粗心,本县加恩饶恕。以后凡事必须留心。”

    朱有信叩头谢恩。朱标复又开言,叫声:“刘永,你昧良心,本县先责打于你,为何又罚你银子五两?所罚之银,入官济贫。为的是叫你知过自新——上有王法,暗有鬼神!”

    朱标名正言顺,不但刘永心服,而三班六房,个个点头心服。朱标又叫一人跟去钱铺,把原银取还,交付朱有信。另外取罚银五两,以作公款。又问刘永、朱有信二人:“本县方才的话,听清了没有?”二人回说:“听清了。”朱标说:“既是如此,那就都放你们回去。”众人叩谢,下堂离开。公差跟着刘永,去取银子。

    朱标也退堂,回去书房休息,刚进屋,朱标脑子响起系统的声音。

    【恭喜宿主获得生命点0.1,】

    朱标心中一喜,迫切的希望把这个消息告诉老朱一声,让他能够安心。心中默问系统:“系统,有没有什么能力可以让我和父皇进行远距离沟通的?”

    【有的,可以通过托梦的方式告诉对方。】

    “父皇是没有系统的,如果他想联系我怎么办?”

    【可以让对方准备一个你雕像,最小要有拳头大小,然后摆上香案和供果,点上三炷香。默念三句话,你即可知道对方有事找你。】

    “那三句话?”

    【来如朱标,万物尤静。

    心宜气静,望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

    “系统,你今天话有点多,怎么不收费了?”

    【考虑宿主事务繁忙,已经替宿主调整为静音模式,以及自动扣点模式。宿主空闲可以自行查询。】

    朱标心想,这样确实是省事不少。又问道:“我如果托梦,对方不在梦境中,那如何是好?”

    【本系统会先在对方意识中告诉对方,对方如果同意就会去睡觉,然后在梦中和你相见。如果对方不愿意去睡觉,那就无法在梦中和你相见。】

    “明白了。”

    于是朱标立刻就给老朱托梦。

    朱标说:“老神仙教了我托梦的方法,你我父子可在梦中谈话。”

    老朱在梦中深情一动,乐了:“标儿,我的好儿子,你这微服探案也快俩月了,想死我了都。”

    朱标也笑着说:“爹,我也想你啊。爹,以后我可以经常在梦中相见。你如果有急事想联系我,就打造一个我的雕塑,有个五六分像我就行,然后摆上供果和香案点上三炷香。最后,口中默念:

    来如朱标,万物尤静。

    心宜气静,望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

    这样孩儿就能知道你有事找我,我再和你托梦,我们梦中相见。”

    朱元璋大喜,连连称是,表示明天一早就招人塑一个朱标的雕像。父子俩在梦中谈了半天加长里短,朱标把刘永和朱有新的案件也给老朱分享了,老朱是连连称赞。

    朱标有尝试托梦给了项羽,项羽积极回应了。朱标把刚才给老朱讲的联系方式也和他说了,项羽点头称是,表示会很快塑造好朱标的塑像,尽快和朱标建立好联系通道。朱标私下也和刘邦说了这事,刘邦,也点头称是。

    休息了一会,朱标照例去升堂审案。只见从角门进来二人,走至月台。一人挑了剃头担子,放在廊下,上堂跪下,向上说:“小的将董六儿传到。”朱标摆手,公差站起。

    朱标说:“把那妇人叫上来问话。”公差答应,转身而行。朱标往下一看,留神打量董六形色相貌:粗眉大眼,鼻子高耸,燕尾须,年有四旬上下,凶气满面。

    朱标看罢,心内明白,往下就问:“姓何名谁?快快说来!”那人见问,只是叩头,叫声:“老爷,小人世居江都县中,姓董名铠。原是良民,排行六儿,靠剃头生理度日。不知为何传小的进衙?”

    朱标一听说道:“你妻子告你。”董六闻言,就吓了一跳。

    董六叫声:“老爷,小的妻子冯氏,她得了疯病,至今半年有余了。小的不知他告什么状,只求老爷叫他来当面问明,到底告的是什么条款?”

    朱标说:“本县早已想到,他来告你,若要没理,要么是欺骗本官;要么她必是疯了。因此才将你传来,对对口供,便见真假。”

    朱标吩咐差役抬过大刑来伺候,众役答应。

    于是有人把冯氏带上,跪在一旁。董六一见,叫声:“蠢妇,自家有病,就该保养才是。为何闹进衙门?”

    冯氏闻言,气得浑身发抖,骂道:“天杀的!你胡说什么!算来你我是对头冤家!”

    朱标一听,大声喝道:“何用你胡吵?先叫冯氏说来。你在旁。如要争论,一定掌嘴。”

    冯氏叩头,大声说道:“老爷!小妇人的冤枉之事,就是铁石心肠的人听了也要伤怀。我家世居江都,父母都没了。哥嫂把奴嫁与郝遇朋。我丈夫开设了一个成衣铺,喜欢喝酒。他本身就是老实之人,却交这个不义之徒。董六为人轻狂。我丈夫在时,引他入内,穿房入户,好似至亲,与我丈夫同来同往,情谊交厚,那知这贼人面兽心,看上我的容貌,暗起不良之心。从此和我丈夫终日饮酒,不吃菜肴,只吃生姜下酒。不到几个月,我丈夫得了重病,身肿吐血而亡。可怜奴家孤苦,又无伯叔兄弟,正当天气炎热,出于无奈,舍身改嫁;卖身挣了银子数两,拿出来埋了丈夫。可恨忙乱之中,并没主意,也无心问及,只得随行买我的媒婆。等到他家见面一看,才知是董六要娶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