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改明末 » 第一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 (求追,求票,求收藏)

第一百三十二章 去日本 (求追,求票,求收藏)

    崇祯七年十月二十日

    蒙古林丹汗的病逝后。在甘肃的蒙古部落要么去了漠北,要么去降后金,还有就是跟随新的汗王回了河套。

    三边总督洪承畴那边是压力骤减,终于是能把兵力从甘肃的战事中抽出来。

    此时陕西陇州的贺人龙已经被李自成围困两个月之久。

    洪承畴在甘肃那边抽出身后,立马就传檄左光先带兵去驰援陇州。

    李自成一看朝廷的援军抵达,就知道朝廷的兵马应该是从后金和蒙古那边缓过来了。其自知继续围堵陇州下去再无意义,便率围堵陇州的大军离去。

    陇州城的百姓在农民军和贺人龙军队的双重祸害下,可谓是苦不堪言。

    如今朝廷援军来后,百姓总算是要回归于难得平静了。

    贺人龙的军队离去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是欢歌笑语的,甚至还有人点燃鞭炮庆祝。

    自从在七月中招抚农民军失败后,五省总督陈奇瑜这几个月是寸功未立。同时他调兵分头围堵四散开来的农民军策略也是失利,让崇祯帝很是恼火。

    看着陕西各府不断上奏请兵的奏折,崇祯决定亲自下场。

    崇祯觉得匪军既然是聚集在陕西,那他就直接调集周围几省的兵力对他们合围不就可以了?

    随后,他便下令让河南兵由潼关入关后,向华州城出发;四川兵则北上兴安所后转往汉中;山西兵从蒲州向韩城方向出击;湖广兵则从商南朝着洛南入陕。

    四省兵力分四路共同出击,合剿农民军。

    然而,想象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很残酷。

    崇祯七年十月二十七日,四川兵在汉中受困。湖广兵在援汉中时,被农民军击败,副总兵杨正芳及部将张士达战死。

    战事失利,让崇祯很是震怒。

    此时,崇祯有些怀念起了张克清。

    虽然帝国之前也是兵败的事情不断,但是张克清那边总是能给他带来胜利的消息。

    不过,朝廷是什么情况,张克清是不清楚了。

    十月二十二日,张克清给杨秀成留下了一万两银子,让他去河南当前灾情最为严重的洛阳一带尽可能的收购土地。

    为了杨秀成的安全,张克清还特意让堡中的两营骑兵来保护他的安全。

    关于自己2000人的护庄队装备问题,被朝中的那些大臣搞了自己这么一下后,张克清亲自看了一遍明朝的《大明律·兵律·军政》。

    上面规定是:人、马的铠甲、盾牌、火筒(一种轻型火炮)、火炮、军队旗帜、号带之类的军队制式标示物,属于违禁品。

    私自持有一件杖责八十,每多一件罪加一等,私自制造并持有的罪加一等,最高判处杖责一百并流放三千里,不得判处死刑。

    制造未成的,没收其半成品,不论罪。

    弓、箭、刀、枪、弩、鱼叉、禾叉等,皆民间之所宜有,不在禁限之列。

    从《大明律·兵律·军政》的内容来看,它对民间百姓禁兵比历朝历代都要宽松得厉害。

    换句话来说,就是只要不搞军队装备的铠甲(布甲属于暗铠甲)、盾牌、火炮之类。护庄队要装备火枪、棉甲都是没有问题的。

    因此,张克清就给护庄队重新配置装备。

    武器方面依旧没有变,配置是火枪、刀、弓、破甲锤等等,就是没有了盾牌。

    防御上则是选择棉甲。

    棉甲有两种,一种是由纯棉花打造的纯棉甲,主要是保暖,防御力相对差。还有一种是用棉花、纸、牛皮等复合打造的棉甲,又称为缉甲。

    缉甲相对纯棉甲而言,不仅可以防御火器的进攻,对箭矢的防御力也不错。

    两种棉甲,系统商场里面也有,虽然它们其在防御力上都要比布甲差上一些,但是在价格要比布甲便宜上很多。

    一套布甲的价格是4.4两白银,而一套纯棉甲只需要2.3两,一套缉甲却是需要3两。

    有防御力好的,张克清自然不多想就去选择防御力更好一些的。

    这两千人全套装备配置下来,差不多又花了张克清一万两的银子。

    虽然花得是多,但是对于军队装备,张克清是从小不小气。

    毕竟死一个服从命令的战兵,对于张克清来说,才是最大的损失。

    张克清给杨秀成的任务是:不要在乎什么旱灾蝗灾,土地能收购得越多越好。只要他们肯大量卖地,要粮就给粮,要钱给钱。

    对于张克清的想法,杨秀成也明白。

    镇虏堡的土地养不起那么多人,镇虏堡需要更多的土地。每次的灾荒年,都是地主乡绅们兼并农民土地的好时候。

    而这,自然也是镇虏堡兼并土地,并获得壮大的机会。

    张克清在交代完杨秀成任何后,他则是去京城找到那日本商队,希望能跟随他们的船只去日本游玩一番。

    对于张克清的请求,日本商队自然没有拒绝。

    而张克清去日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日本那1两黄金兑换14两白银的比例而去。

    在弄完镇虏堡那些事情后,张克清目前所剩的白银只有8万多两。

    8万多两银子,听着是很多,但实际上是根本经不起消耗。

    为了能让这次的日本之旅顺利,张克清还特别花费50两银子在日本商队中高薪请了一个翻译向导。

    结果在系统加持下,张克清发现自己在去往日本途中的几天时间里,竟然就把日语给学会了。

    崇祯七年十一月一日

    经过了八天的长途奔波,张克清终归是抵达了日本的大阪港口。

    目前日本有名的主要城市是京都、大阪以及江户。

    由于幕府的禁海锁国令还没有完全实施,此时停靠在大阪港口贸易的商船非常多。

    这些船只中除了有日本特色的船只外,还有来自荷兰和西班牙的船只,也有自大明宝船的走私船只,还有一些是来自朝鲜的船只。

    由于大明有很多的走私船只来日本,所以在大阪城中出现有明人不是什么稀奇之事。

    不仅是明人,还有不少的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也在这边。

    因为基督教目前在日本盛行的缘故,所以日本对于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比明人更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