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改明末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贪财是好事(求收藏,求票票)

第一百一十一章 贪财是好事(求收藏,求票票)

    崇祯七年八月初

    被后金从蒙古草原赶到了甘肃一带的蒙古林丹汗,意外感染了天花死在了西拉他拉大草滩①,享年43岁。

    林丹汗病故后,察哈尔部群龙无首,遗下部落有万余之数,无人管束。

    随即,林丹年幼的儿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继承了汗位,额哲的母亲是林丹汗第三大福晋苏泰。

    林丹汗共有八大福晋,分别对应统领着察哈尔的诸部众。

    第一大福晋:多罗大福晋(正室大福晋)娜木钟;第二福晋斯琴图;第三福晋苏泰(太后);第四福晋芭德玛.璪;第五福晋苏巴海;第六福晋乌云娜;第七福晋俄尔哲图;第八福晋苔丝娜。

    在一番动乱过后,林丹汗的几个遗孀及新的汗王额尔克·孔果尔·额哲都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便决定率领跟随着他们的部众先返回到河套地区生活。

    此时,漠北外喀尔喀的车臣汗硕垒致函额哲,希望他移帐漠北。

    但是额哲和苏泰太后都明白,他们一旦北上就会成为漠北硕垒的傀儡,遂拒绝了他。

    可是她们要是继续在河套生活,等待她们又只能是被后金所吞并。

    所以她们该何去何从,又是头疼的问题。

    林丹汗的八个福晋中,只有三福晋苏泰生了额尔克·孔果尔·额哲,便是如今的蒙古汗王。还有就是大福晋娜木钟怀了身孕,其他都是年轻还没有生育过孩子的。

    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如今还处于年幼时期,如果他们察哈尔部没有内忧外患的情况,额哲或许还能以“大义”来牵住其他几个福晋的势力。

    可是....

    崇祯七年闰八月二十八日

    林丹汗的第四福晋巴特玛.璪率领自己统领的窦土门万户斡耳朵,抵达了皇太极的军营行幄,表示归顺,皇太极则选良马四匹、备御用鞍辔迎接。

    巴特玛.璪的到来,让皇太极得到林丹汗确切去世的消息。

    崇祯七年闰八月三十日

    皇太极一则是贪图巴特玛·璪的美色,二则是深知联姻是最好的安抚。

    在皇太极和巴特玛·璪二人的“情投意合”下,皇太极设计了一出好的“借口”,便顺势娶了巴特玛.璪,同时以此为借口来招抚林丹汗的察尔尔蒙古。

    可笑林丹汗跟皇太极打生打死,最后却是被以这样的方式被皇太极给吞并势力。

    崇祯七年闰九月初,皇太极带领着巴特玛.璪等部众一同返回盛京。

    皇太极此次发起的对察哈尔部和大明的进攻,严格来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因为各旗的掠抢也算丰厚。

    美中不足的是,大明出现了一个叫做张克清的将领,以一己之力把除了正黄旗和汉军旗外的其他七旗都揍了一遍。

    其更是把爱新觉罗.多铎、爱新觉罗.豪格、爱新觉罗.阿济格、爱新觉罗.德格类以及爱新觉罗.硕托等几个爱新觉罗家的贝勒、贝子的手手脚脚都给敲断了一遍。

    以至于张克清在后金军还也获得了一个“断肢狂魔”的名号。

    原本阿济格、德格类和硕托都担心自己被张克清这么欺辱,会被皇太极借机处罚。

    可当他们得知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不单是被张克清敲断了四肢,还被揍得整张脸都肿得像猪头,最后还是靠着多铎跟张克清交易才把豪格给“赎”回来,个个都是露出了会心一笑。

    毕竟你皇太极的儿子都这样,你也没有脸来处置我们了吧!

    皇太极在看到了豪格四肢尽断,脸肿得像猪头的样子后。哪怕他是新婚大喜,却也差点没有被气得喷血。

    可事已至此,皇太极也知道就算是现在杀了豪格也是无济于事了。

    于是,皇太极只能是安慰豪格,让他好好休养。

    好在整个后金不只是豪格是这样,多铎、阿济格、德格类和硕托等几个也有着同样的遭遇,这也给了皇太极有帮豪格脱罪的借口。

    可不管怎么样,皇太极还是得承下欠多铎的人情,所以在回到盛京的那一刻,皇太极就把豪格欠多铎的钱财人口都如数还给了多铎。

    对于跟张克清的这次交易,多铎原本是感到了憋屈。不过皇太极帮豪格还给他钱财和奴隶后,多铎的憋屈感瞬间就消散了不少。

    毕竟他在这一次交易中,轻轻松松的就赚了近万两的银子。

    随着皇太极带着后金大军离开土默特。林丹汗的其他几个福晋就随额哲和苏泰太后一同返回河套东的鄂尔多斯。

    林丹汗的病逝后,蒙古对大明甘肃和陕西的威胁基本上也停了下来。原来对付林丹汗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如今也只是在做着最后的善后工作。

    大明现在最大战事就剩下了在陕西、河南等的“匪祸”。

    考虑到之前陈奇瑜的战绩,崇祯此时还是愿意给陈奇瑜补救的机会。只不过面对着已经集结起来的二十万“匪军”,缺兵少将的陈奇瑜也是无能为了,他现在只是想着怎么样才能把责任给别人。

    崇祯七年九月十二日

    大明朝廷开始对此次宣府镇、保安州和大同府的各级失职官员开始问责。

    史上,这次问罪的官员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宣府镇总兵张全昌,宣大总督张宗衡、临洮总兵曹文诏、宁远总兵吴襄和山海关总兵尤世威等等。

    他们都是下狱的下狱,撤职的撤职,戍边的戍边。

    不过现在由于有张克清的横空出现,他们的现在处境要好上许多。

    哪怕朝廷许多的大臣们都明知道他们是在蹭张克清的军功,但无奈他们都使用了金钱的“钞能力”,让张克清默认了他们的军功,所以朝中的大臣们也懒得去做那个“恶人”。

    由于获得了张克清军功的补救,张全昌、张宗衡、曹文诏、吴襄和尤世威等等人都是被高高举起,最后轻轻落下,总之算是勉勉强强地渡过了这一劫。

    张克清的态度也使得整个宣府镇、保安州、大同府,甚至是宁远和山海关那边的官员对于他的感观不错。

    当然,这除了张克清战绩斐然之外,最重要的是:张克清,他贪财。

    贪财是好事,说明大家就能“玩”到一块去。

    注①:位置在大概是现在的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