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师 » 第30章 大秦之福

第30章 大秦之福

    孔鲋眉头轻皱,若有所思,然后伸手捻子将黑子之气堵住。

    “淳于仆射,你这大好棋局可是要输了。”

    孔鲋将这颗被吃掉的黑子拿起,笑着说道,似乎对淳于越所言丝毫不放在心上。

    淳于越无奈,他此时满腹疑惑,哪里来的心情与孔鲋对弈。

    不过此时他也别无他法,只得按下心绪,捻子对弈。

    然棋力终究不胜,不多时白子已成大龙,黑子再无翻身之力,淳于越只好投子认输。

    “文通君棋艺精湛,在下佩服。”

    淳于越拱手,他比孔鲋要年长少许,胡须花白,却并不妨碍他对这位“文通君”的尊敬。

    孔鲋抚须大笑,伸手将棋盘上棋子一颗一颗的收起来。

    收子数目乃是他下棋最喜欢的阶段了。

    开局中盘收官费尽心思不就是为了此刻的清点收获?

    然而看着孔鲋不缓不急的动作,淳于越却有些着急了。

    “文通君,你以为如何呢?”

    他没耐心看孔鲋一颗一颗地拾棋子了,伸手也想帮着从棋盘上拾子,一边急切地问道。

    文通君伸手拦住他,手指修长,指端应是经常执笔故而生有短茧。

    孔鲋自然不许淳于越打扰他雅兴。

    一颗颗由精心挑选的河底鹅软研磨而成的细腻黑子伴随着“哗啦啦”的声响倒入竹绿棋盒之中。

    直到这棋子倒入竹盒相互碰撞的声音消失,孔鲋才开口说话。

    “既然尔等以为局势有变。”

    孔鲋跪坐身姿一直笔直,这是他从小便训练的缘故。

    而等他将黑子棋盒合盖盖上,坐姿未变,周身气势却陡然一变。

    若说适才其是在棋盘上闲散写意的弈者,那此时的他却犹如一道剑指大秦朝堂的锐利锋芒。

    “那么,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孔鲋语气淡然。

    “文通君!”

    淳于越张大了嘴巴,手中刚捡起的白子都忘记了放进竹盒里。

    试探当今天子!

    试探这位雄才大略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帝的态度!

    淳于越极为小心的左右看了看,然后长出一口气,这才压下震惊的心情。

    这种话,恐怕也只有孔鲋这位孔子后代、儒学魁首敢言说了吧!

    不过等淳于越冷静下来后,他便急忙问道:

    “可是,文通君,这与我们的计划不相符啊!”

    “时机未到,如何试探?”

    孔鲋回答泰然自若。

    “那计划提前便是。”

    他继续将棋盘上的白子拾起放回竹盒之中,一边享受着这由贝壳研磨而制成的棋子与手指肚接触的柔软触感,一边低声说着:

    “当今天子喜法不喜儒。”

    “如今法家势强,我等虽尽力抵挡,亦阻止不了其处处打压!”

    孔鲋反问道:

    “此等情况,便是我等有计划又如何?”

    “若是天子态度无变,我等便是竭力上书,亦不能阻止分毫。”

    “若是天子态度有变,我等便是不上书……”

    他突然摇头失笑,好像想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

    孔鲋身为孔子八世孙,毕生抱负可不止是让儒学成为当世显学而已。

    若是儒学能在大秦将法家取而代之,孔鲋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淳于仆射,计划提前不提前,又能改变什么呢?”

    孔鲋笑声渐止,直言正色。

    淳于越面露思考,片刻之后,他再次拱手询问道:

    “文通君,若是计划失败,那又将如何?”

    孔鲋抬手,将最后一枚棋子拾起放入墨绿竹盒之中。

    他打量着由一条条纵横直线交织而成的围棋棋盘,就像是在打量着当今大秦之朝堂,当今大秦之天下。

    “不是还有长公子吗?”

    孔鲋看了一眼淳于越,眼露笑意,接着伸手将棋盒合盖盖上,严丝合缝。

    原来如此!

    淳于越眼睛睁大,恍然大悟!

    孔鲋正是大秦长公子扶苏所请的儒师之一!

    尤其是近些年来,在孔鲋官拜少傅之后,扶苏更是经常来找孔鲋请教。

    只是最近扶苏来的次数少了。

    不过他们对此也有所耳闻,听说长公子在宫中重臣议事之时公然顶撞始皇帝。

    皇帝气急,当场便下令卫兵将扶苏关进咸阳狱中。

    如今扶苏便是被放了出来,恐怕也要在公子府里禁足了,来不了这是自然。

    淳于越手掌拂过花白胡须,老脸上是同样止不住的笑意,他笑着说道:

    “长公子生性仁厚,实乃我儒家之福啊”

    “不对!不对!”

    孔鲋突然伸出手指摇了摇,嘴角勾起,神情神秘而又诡异。

    他更正淳于越的说法:

    “是我大秦之福!”

    两人对视片刻,阵阵笑声不断从这座安静闲适的庭院树荫下传了出去。

    ……

    阴谋诡计总是少为世人所知,所谓“明枪易挡,暗箭难防”便是如此。

    大秦之福长公子扶苏并不知情他曾经真心尊敬的老师们正在算计着自己。

    此时他的心中只有一位老师,以及一位老师所传授的内容。

    那就是韩宿,以及韩宿在咸阳狱里的授课!

    公子府里扶苏伏案奋笔疾书,狼毫笔尖不停沾染侍女刚刚研好的墨汁。

    他将自己今日理解的授课内容全都在奏折中转达出来。

    今日韩宿表面上讲述的虽然是“独尊儒术”,可实际上他讲的却是更加深入的概念,那就是生产力!

    简单来说,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时代的变化,所以如今才要“独尊儒术”!

    它只是手段罢了!

    写到这里,扶苏略微停笔,手掌支起脑袋陷入深思。

    温润玉公子皱眉沉思的表情令一旁研墨的侍女不禁都看呆了,愣了一下,两颊发烫,这才反应过来继续磨墨。

    扶苏突然之间陷入了一种明悟状态。

    儒学中虽有糟粕,但也有学而思之,举一反三的精髓!

    “手段也!工具也!”

    扶苏眼眸明亮,继续飞文染翰。

    竹简上一行行的墨字徐徐显现。

    “由周到秦,生产力的发展是关键!”

    “生产力的改变带动了一系列的变化!”

    “而自周以来,最为明显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铁犁牛耕!”

    扶苏眼眸愈发明亮,玉面因为振奋而稍显红润,看的侍女又是一阵失神。

    他很清楚,自己是在做一件大事!

    事关国家,事关天下百姓的大事!

    “换言之,最为明显能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是技术!!”

    “儿臣请父皇征集天下之能工巧匠,以收天下之良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