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师 » 第28章 治国之道

第28章 治国之道

    “私田的出现,将会彻底的摧毁井田制度。”

    韩宿慢条斯理的说着。

    扶苏听得津津有味,这些埋藏在历史深处的线索被韩先生一点一点的挖掘出来,他的那些儒师可不会这些。

    井田制之田地虽说名叫公田,但实际上是周王室一家之私田。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但是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这个原则就被打破了。

    天下的土地不再“莫非王土”,而是出现了属于个人所有的私田。

    这两者的差别可就大了,比如说公田不允许私自买卖,但是私田却可以,土地兼并的伏笔,从私田出现伊始便埋下了。

    “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

    “为了招揽到耕种私田所需的劳动力,这些贵族们也是各出其法。”

    比如说齐国田氏就想出了著名的大斗借,小斗还的方法来收买人心。

    “于是那些曾经理论上归属周王室的庶民,逐渐的依附于这些贵族。”

    人们都去种植私田,公田自然也就无人种植了。

    《诗经·齐风·甫田》中写道:“无田甫田,维莠桀桀。”

    这些无人耕种的公田里面全都生长着长势旺盛的野草了。

    “如此一来,井田制度的瓦解已成必然。”

    “私田的急剧增加与公田的不断减少,此两者一正一负。”

    “诸侯强而周王室弱。”

    “分封制度自然而然的也随之崩溃了。”

    “原来是这样!”

    扶苏恍然大悟,明白了韩先生之前为何要让他记住分封制与井田制两者的联系。

    在秦国一统天下的过程中,周王室都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就被灭国了。

    曾经号令诸侯的周天子消失的无声无息。

    可谁能想到曾经执有九鼎的周王室的衰落,源头竟然是铁器与牛耕呢?

    那些价值连城的精美青铜礼器,绝对想不到埋葬它们的,会是那毫不起眼的恶金。

    “明白了?”

    韩宿笑道。

    如果他直接告诉扶苏,“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井田制度瓦解了,所以周朝灭亡了。

    估计听课的人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而他如今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让扶苏自己领悟到这个道理,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那么此时,我们再说回诸国变法。”

    “为何诸国之间就跟商量好了一样,不约而同的开始变法了呢?”

    “正是因为旧的井田制度瓦解了,崩溃了。”

    “所以他们要建立一个新的制度。”

    扶苏听得是连连点头。

    “便以秦国商君变法为例。”

    “商君以‘废井田’、‘开阡陌’、‘民得买卖’等种种措施,将土地私有写在了律法之中。”

    “从此之后,井田制度便彻底灭亡了。”

    “当然了,分封制也随之结束。”

    “而代替分封的制度,想必你也知道了。”

    韩宿话音未落,扶苏便抢先说了出来:“郡县制!”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李斯神情激动的在密室之中走来走去,两条袖袍随着胳膊的有力摆动而随之起舞。

    在秦国朝堂之上,秦国的大臣们为了天下一统之后到底是分封还是郡县进行过无数次争论。

    这背后不仅有学派之争,政见不同,甚至还有隐隐藏之于背后的六国贵族的复辟暗潮。

    而李斯自然是支持郡制度的。

    最终以李斯为首的一派大臣力争郡县,使得秦朝设置三十六郡来管理天下。

    李斯支持郡县制度的理由有很多:比如郡县制度可以加强秦朝中央朝廷对地方的统治,方便对于官吏们进行直接管理;比如周王室就是因为实行分封制度才导致了天下诸侯混战等等。

    但他却从没想过,设置郡县制度的背后竟然还有这样一套逻辑!

    仅仅是从耕地与粮食出发,竟然能够推演出大秦制度的变化!

    这简直……简直是闻所未闻!

    李斯脚步不停的在密室里转了好几圈,才重新坐回到椅子上,面色激动至红润,两只手搭在椅子把手上,感叹一声:

    “朝闻道,夕死可矣!”

    “韩先生真乃大才也!”

    不知不觉中,这位大秦相邦竟然跟着扶苏一起喊起韩先生来了!

    嬴政自然也兴奋异常,他一口将杯中清酒闷进肚里,极为舒服地倚靠在椅子上。

    这种新奇的坐具带给他一个惊喜,能够极大的缓解他处理政务之时的疲劳。

    如今靠在这椅子上,听着韩宿授课更是一种享受。

    而更大的享受则是精神上的。

    作为这个大一统帝国的皇帝,嬴政对于秦国的每一项政策都有着极大的压力!

    尤其是郡县制度!

    分封制的历史实在是太悠久了,分封制的支持者实在是太多了。

    有想要恢复周礼分封的儒生,有想要复辟旧国的六国贵族,也有想在分封制下分一杯羹的秦国王室!!

    嬴政以极大的个人魅力力排众议,最终选择以郡县制来管理天下四方。

    但他心中也不免也会有些忐忑,毕竟这也是第一次用郡县制来管理如此庞大的帝国。

    而韩宿今日之课无疑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他做的,是正确的!

    ……

    狱室里的授课还在继续。

    韩宿给自己倒了杯酒润了润嗓子,讲这么半天他早就口渴了。

    “如何?如今你可明白,时代是怎么变了吧?”

    韩宿笑问道。

    扶苏用力点头,自己一边思索着组织语言,然后将答案说了出来。

    “因为铁器农具的普及以及牛耕的推广,使得人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因为人们的生产力提高,私田便不断出现,井田制度便在这一过程中逐渐瓦解!”

    “直到最后,诸国纷纷开始变法,将按亩纳税写在律法之中,井田制度彻底消失!”

    “此时此刻,便是时代变了!”

    扶苏感觉自己的思路从未有过如此清晰,仿佛自己就在感受着历史的脉络一般。

    “没错!”

    韩宿对这位聪颖的学生很满意,孺子可教也!

    他还另外补充了一点:

    “你有没有发现,诸国之中,秦国变法时间最晚?”

    “这又是为何呢?”

    扶苏皱着眉头想了一会,用韩先生所说理论推导的话,那便是:

    “因为秦国的私田不够多?”

    “因为秦国的铁器农具与牛耕的推广不够普及?”

    简而言之,便是秦国地处西陲,与世隔绝,与其余诸国的交流不够多,铁犁牛耕推广的晚,生产力发展的还不够!

    韩宿点头,看来可以了。

    生产力这个概念,已经深深地刻入扶苏的脑子里了。

    而这,便是治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