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皇明帝国 » 第12章 说服叶向高

第12章 说服叶向高

    三因十四议:

    因天之时,因地之利,因人之情。

    议浚川,议疏渠,议引流,议设坝,议建闸,议设陂,议相地,议筑塘,议招徠,议择人,议择将,议兵屯,议力田设科,议富民拜爵。

    其法犁然具备,诏悉允行。

    水利大兴,北人始知艺稻。

    便是朱慈烺这等不通水利之人,亦知左光斗其法得当。

    相比他后世纸上谈兵得来的知识,有着实用与夸夸其谈的本质区别。

    若是让他去兴修水利,唯一的结果便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

    需知科学可不是看几本杂书,就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

    想要在小冰河时期获取一线生机,尚需左光斗这等能臣干吏辅佐。

    淡淡的扫了眼周围众人凝重的眼神,朱慈烺摆摆手,正色说道:“诸位大人勿需担心,本宫并非如父皇那般宠信内侍奸臣。

    只因我大明天灾人祸不止,国中各地民不聊生。

    本宫不愿见我大明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方才对左大人颇为信重。

    且本宫只是将水利一事交付左大人,其余诸事还需叶首辅多多费心。”

    叶向高闻言,指着左光斗手中的空白圣旨,头疼的说道:“殿下,您旬月前方才答应微臣,日后绝不再伪造圣旨。

    如今一月未到,您怎又犯了?”

    “哈哈~”

    朱慈烺尴尬的挠了挠头,坦然说道:“叶大人,若非本宫这般做法,熊廷弼与周顺昌等人如今尚在诏狱之中。

    且此事父皇已然知晓,又怎能算是伪造呢?”

    “唉!”

    叶向高叹了口气,摇着头说道:“殿下,微臣知您自幼聪慧,行事也颇有章法。

    可您毕竟只有三岁,做事之时难免冲动易怒。

    若是由您执掌玉玺批红,与我大明来说绝非幸事。

    还望殿下以天下百姓为重,去别处寻些乐子玩耍吧。”

    朱慈烺撇撇嘴,忿忿不平的说道:“叶大人,你所言冲动易怒可是指今日宫中之事?

    莫非你要本宫如你这般委曲求全,以维持今日这看似安全,实则危险的境遇?

    本宫知你主持朝政破费心神,可一味妥协退让只会令阉党得寸进尺,于我大明并无半分好处。

    今日客氏与魏忠贤胆敢毒害永宁,明日便敢毒害本宫与父皇。

    到时候大明江山无主,岂不是给关外建奴可乘之机!

    待我汉人江山遭受异族蹂躏之时,本宫倒要看看你如何与我汉家列祖列宗交代!”

    “殿下,您适才所言,是否太过危言耸听!

    那关外建奴民不过数万,又岂能侵占我大明江山。”

    叶向高皱起眉头应了一声,摇了摇头继续说道:“且正因我大明朝如今内忧外患,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微臣方才忍气吞声,不愿与阉党内耗。

    待我大明平息民乱驱逐鞑虏之后,再与阉党清算不迟。”

    “呵呵~”

    朱慈烺不屑的轻笑一声,竖起两根手指说道:“叶大人,本宫今日便告诉你两件事,如何抉择由你自行决定。

    这第一件事:

    天灾数百年之内皆不会结束,只会越演越烈!

    你或许不知,如今这诡异天象,乃是从元朝至正十年延续至今。

    仅仅元朝就有大小天灾一千一百余次,而我大明至今为止,已有大小灾劫两千六百余次。

    你若是盼着天灾结束再行收拾阉党,至少还得再活数百年。

    第二件事:

    你身为我大明首辅,难道未曾听过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

    虽然这是汉奸软骨之人有意捏造,但也证明建奴的战力的确非同小可。

    我大明若想收复失地,绝非你想的那般简单。

    更何况我大明之中不乏卖祖求荣的投降派,建奴的大半江山可都是这等汉奸打下来的。”

    说罢,朱慈烺自顾自的拿起一块糕点咬了一口,看着瞠目结舌的众人无声的笑了笑。

    若是自己并非来自后世,想必初次听闻这个消息也会如此震撼吧。

    从1350年延续至1850年的小冰河时期,可是令全球人口锐减。

    满清若非得到土豆和玉米这两种粮食,无需三五十年便会被赶回关外。

    以康麻子那吹嘘出来的执政能力,要是能镇压农民起义那才有鬼了。

    而所谓的康乾盛世,不过是骗骗清吹蠢货罢了。

    1793年,英国派出马嘎尔尼为首的使团访问满清。

    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立刻就被触目惊心的贫困震撼。

    满清雇佣了许多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

    马嘎尔尼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

    在普通中国人之间,你绝难看见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笑脸。

    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他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

    对他用过的茶叶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道:“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京城的三天里。

    没有看见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

    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

    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

    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也决不是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

    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相提并论。”

    而当他们到了京城拜见乾隆之后,乾隆竟然花费白银五十多万两,用以展示满清的“富饶”。

    只可惜马嘎尔尼并未被乾隆收买,而是记下两段话。

    “清朝大臣对于吃饭真是过于奢侈。

    他们每顿都有许多道荤菜,吃就是他们的主要生活。”

    “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

    人们衣衫褴褛甚至裸体,像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我们扔掉的垃圾都被人抢着吃!”

    想必当时全世界皆知满清的底细,唯独纪晓岚这样的丑陋汉奸,才会编撰《四库全书》掩耳盗铃。

    却不知满清的卑劣形象早已传遍世界,为一百年后的侵略埋下伏笔。

    “咳!咳!”

    叶向高轻咳两声,看着回过神来的朱慈烺,极为认真的问道:“殿下,您适才所言可有佐证?

    莫非又是梦中得遇白胡子仙人指点?”

    “嘿嘿~”

    朱慈烺闻言,只得无奈的傻笑两声。

    对于未来之事,他实在不知该如何解释。

    想必如今整个朝堂,皆知他时常在梦中得遇白胡子仙人指点一事。

    若非几次预言皆为真事,此时或许早已有人质疑他是否患了失心疯。

    再次拿起一块糕点塞进口中,朱慈烺想了想,说道:“左大人,叶首辅不知本宫所言真假,但你应当有所猜测。

    近年来你四处治理干旱水灾,总比高坐朝堂的阁老多了几分见识。

    不如由你告诉叶首辅,本宫适才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至于关外建奴之事,叶首辅不如问问你的得意门生王大人,他当初为何要望风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