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雄霸天下之曹髦新传 » 104.美女神箭

104.美女神箭

    她们也因为多次在平定诸葛诞之战中受到惊吓。

    此时,将士们忙于护驾和杀敌。

    尽管曹髦身边的虎将杀敌无数,但是,司马昭在魏国全境拥有六十多万军队。

    真要大决战的时候,曹髦未必是司马昭的对手。

    世人都是这么看,这么想的。

    于是,盘算来盘算去,鲁皓月还是对曹髦没有信心。

    她趁机对肖穗秋说:“看样子,司马昭必反,现在都和陛下打起来了。

    你我姐妹还算年轻,又有些积蓄。

    不如,咱们趁这个机会离开陛下,另找他人嫁了。

    从此,咱姐妹俩平平淡淡的过一辈子,免得在后宫担惊受怕?

    反正凭咱们的这些积蓄,也足够过一辈子,不用劳作。

    谈不上大富大贵,但是,对比一般人家,要强很多了。”

    肖穗秋点了点头。

    两人把早就藏马车里的金银细软收拾好,包裹好。

    然后,她们俩掀开车帘,趁人不备,便下车逃跑。

    此时,司马昭正挥动令旗,准备让大军合围曹髦的马队。

    坐在千军万马之中的皇驾里的吕桐侧身对曹髦说:“陛下,臣妾可否露一手?”

    曹髦含笑地点了点头,松开她。

    虽然平素吕桐没表现什么,但是,曹髦心知吕氏后人,必会武功,而且武功不弱。

    只是他不知道吕桐此时所说的露一手是指哪方面?

    他倒想看看吕桐的真功夫。

    吕桐从曹髦怀中起身,探手抓过皇帝的宝雕弓,张弓搭箭。

    她弓如满月,然后放箭。

    曹髦暗暗称神!

    此弓乃七百石之弓,吕桐竟然能将此弓拉满,不得了!

    嗖!咔嚓!

    箭如流星,竟然一箭击断了司马昭手中的令旗。

    吓得司马昭急急趴在马鞍上,生怕再有冷箭袭来要了他的老命。

    “好!”

    “好箭法!”

    “何方神箭?太厉害了!”

    “辕门射戟!还记得吧?”

    “吕布?吕吕吕,吕布?”

    ……

    顿时,欢呼声,喝彩声,惊叫声,尖叫声,汇聚一起,响彻云宵。

    双方将士均有人喝彩。

    司马昭麾下众将急急靠前过来。

    他们分别从附近士兵手中抢过大铁盾,挡在司马昭身前。

    司马脸吓得跌落马车下面,直尿裤子。

    高柔、司马孚、司马望等文武群臣吓得急急趴在马车里,头也不敢抬。

    司马昭看到文鸳、庞会等虎将神勇难挡,敌方又有神箭手。

    他既怕自己惨死于洛阳城下,也不愿自己的兵马受损过大,只得吩咐放行。

    文鸯、典刚等将领及三千禁军和部分降兵护送曹髦、郭太后及三千卫兵进城,回归皇宫。

    庞氏兄弟忽然掉转马头,离开了禁军队伍。

    可能曹髦早有安排他们去干什么吧。

    郭晓文真是一阵悲哀,自己好不容易表现一回,却被吕桐一箭就抢光了所有的风采。

    现在,自己浑身染血,可世人却为吕桐喝彩。

    唉,什么世道呀?

    ……

    也是因为吕桐这一箭,曹髦及众将士的注意力集中在吕桐的这枝神箭上,没有留意鲁皓月和肖穗秋逃跑。曹髦喝彩之余,又揽吕桐于怀,对着她的俏脸,亲了又亲。

    这可把他乐坏了,没想到自己的枕边美人竟然是神箭手!

    苍天佑我啊!

    中兴大魏,指日可待!

    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哈哈哈哈!

    ……

    罗靖领着文鸯、文虎及部分降兵,驻扎于城外。

    他又领文氏兄弟拜会名震天下的老将军陆豫。

    陆豫享名沙场数十年,文鸳骁勇。

    这一老一少,顿有相见恨晚之感,甚聊得来。

    曹髦回宫之后,有人来报,称鲁皓月和肖穗秋逃跑了。

    当时也有个别侍卫发现。

    彼时,因为要保护陛下和车队,只能远远地喊鲁贵人和肖贵人别跑。

    但是,鲁皓月和肖穗秋两人拎包而跑,始终没有停下,也没有回来。

    曹髦在现代社会学过心理学,了解鲁皓月和肖穗秋的心理特点。

    他此时也不感觉有什么奇怪。

    因为时下朝廷的文武大臣绝大多数尚随司马昭,心向司马昭。

    又何况两弱女子乎?

    他点了点头,没有表态什么,挥挥手。

    那侍卫退了出去,又向大内总管陶树禀告去了。

    曹髦仰天长叹:朕竟然落地如此下场,可悲!可怜!

    若是背叛朕的是侍卫,是众将士,朕死无葬身之地呀!

    ……

    这个时候,他才敢落泪。

    他心情受到影响,便去看望郭太后,又叮嘱司马燕、郭晓文,并吩咐青素、青荷加强后宫管理,尤其是对太监和宫女。侍卫这一块,曹髦倒不担心,因为他们天天宣誓效忠皇帝。

    郭晓文此时也知道了鲁皓月和肖穗秋逃跑之事,心头难过,泪水涟涟。

    她文武双全,虽在后宫争宠,却不会背叛曹髦。

    她是精于计算之人。

    因为陆豫老将军已经率部从边关来到了京都,坚定地捍护皇权。

    有了这棵参天大树,曹髦就算平定不了司马昭,不能中兴大魏,不能一统天下。

    但是,曹髦也可以偏安一隅,继续当一个小国的皇帝,仍是可能的。

    自己如另嫁他人,一般人,自己瞧不上。

    有身份有地位之人,必定嫌弃自己不再是黄花闺女。

    毕竟世上的男人,像曹操这样的男人极少。

    ……

    鲁皓月和肖穗秋逃跑,引起曹髦的极度重视。

    他以小见大,以一斑窥一豹。

    所以,他吩咐青素、青荷集结太监、宫女、厨子训话,让不想再跟着皇帝、不想再待在后宫的太监和宫女自己提出来,如果要走,发放路费和津贴,并希望大家乔装走,路上不会惹麻烦。

    如果愿意留下的,以后享受更高一级待遇。

    他又朗声说:“朕乃名正言顺的皇帝,太后也在与朕同生死,共存亡。

    没有太后的懿旨,纵然司马昭伪造懿旨也枉然。

    大浪淘沙,留在朕身边的人,都是金子。”

    他说罢,让要走的太监和宫女出列,另站一队。

    百余太监、宫女、厨子出列。

    青素、青荷拿来铁钱,令侍卫分发给这些要走的太监、厨子和宫女。

    待百余太监、厨子和宫女走后,曹髦朗声宣布,现在留下来的太监和宫女,均晋升一级。

    之后,曹髦走入上书房独坐,心头颇有些烦闷。

    此时,锦衣卫又通过飞鸽传书报呈郭方。

    郭方急促求见曹髦,并据远方锦衣卫传来消息,称鲜卑部落联盟形成,轲比能成为部落联盟“大人”。卢奉在争战中,身负重伤,卢菲暂时下落不明。

    看到郭方来了,知有要事。吕桐和郭晓文急忙也跑进上书房去。

    虽然关上房门,但是,曹髦闻讯,仍然一声惊叫:“什么?卢,卢菲,不,不见了?这?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卢奉也不傻,怎落得如此下场?”

    吕桐急急劝慰说:“陛下莫急!以卢菲之聪颖,一定会有下落的。

    她不会轻易输给其他部落首领的。

    只是,她刚刚回到草原,难免被人设计掉进陷阱。

    再说,我们还有锦衣卫,还有秦朗老将军。”

    郭方低声说:“皆因当年一战,轲比能虽败于秦朗老将军,但没死。

    轲比能只是逃入漠北,混入胡匈之中。

    归义王泄归泥、东部落首领成律归、轲比能原麾下女将琐奴,

    他们为了夺取卢奉拥有的马匹、盐铁、粮食、金银珠宝,

    故联络轲比能出来,并让其子顿巴泥以求婚卢菲的方式,突袭卢奉。

    哦,不过,陛下莫急,末将即刻去铜雀台召集所有在训的锦衣卫,

    把他们撒往草原,寻找卢菲下落。”

    曹髦沉重地点了点头,竟然落泪了。

    吕桐看出来了,曹髦心中是有卢菲的。

    郭方随即拜辞而去。

    因此,曹髦暂时无暇会晤陆豫,心情也不好。

    他怕此时会晤陆老将军时,会影响到陆老将军的情绪。

    于是,他便提笔挥书一封,召来罗靖,托罗靖带给陆豫。

    “陆老将军钧鉴:朕能安全返回京都,皆因老将军布阵护驾,此功甚巨。

    朕急盼见上老将军一面,奈何山河破碎,繁琐事务急需处理。

    今老将军近在咫尺,却需排兵布阵,防范乱臣贼子。

    朕与老将军约定,明日相见,共商平叛事宜。

    朕已料定司马氏今夜必反,也是朕与老将军戳力同心,共诛国贼之时。

    另请老将军派人接回陈泰,司马昭既反,陈泰危矣。”

    城外军营。

    陆豫阅完书信,激动得老泪纵横。

    他即刻起身,绕过案桌,面向曹髦画像而跪。

    他握拳言誓:“陛下,请放心,有老臣在,大魏江山不倒!”

    随后,他站起身来,抓过宝剑,命人传令诸将到中军帐中集结。

    在忠于曹髦,忠于大魏方面,陆豫老将军做得比眼下的任何将领都好。

    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

    众将来到,陆豫先拿起案桌上的曹髦亲笔信,大声念了一遍。

    然后,他命众将跪在曹髦画像前宣誓效忠。

    接着,他下令加强夜巡,分拨诸将备战。

    至于粮草、军械、马匹、营寨,其子陆渊早为陆豫准备好。

    诸将离开中军帐,陆豫又命亲信心腹,领轻骑数人,连夜赶往雍州,接陈泰回京都。

    接着,他也提着宝剑,亲率亲兵,四处巡查,所到之处,严令加强防范。

    待他回到中军帐,已是清晨,此时圣旨又到。

    不过,此旨乃是曹髦加封陆豫,重用陆豫。

    陆豫急忙摆香接旨,甚是隆重。

    黄公公在典刚的护卫下,来到陆豫军营。

    他尖声宣读黄绢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陆豫忠君护国,居功至伟。特加封陆豫为我大魏大将军、天下兵马大都督。从即刻起,大魏范围内,任何兵马皆受陆豫节制及调遣。司马昭已反,着陆豫调兵遣将,积极备战,排兵布阵,打击叛军,收复国土。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