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两宋风华 » 第90章 汴州乱

第90章 汴州乱

    韩通想明白了,原来这小子早就跟了赵匡胤,应该盯自己很久了,罢了罢了,如今好汉不知眼前亏,先回府再说。

    韩通拨马便走,沿着狮子斜街向前奔去,王彦昇那里肯罢手,率领兵士在后面追。

    过了狮子斜街、再过了烟花巷,就到了镇帅巷。

    街上空无一人,朔风劲吹——在冷清的街道上如脱缰的野马,雪花砸在脸上,如刀割般疼痛。

    韩通策马闯入府中,吩咐家丁赶快关上大门,可还是晚了,王彦昇马快,紧随其后也闯入府中,一枪刺死关门的家丁,众兵士一拥而进。

    府中众人哭喊连天,转瞬间被砍杀殆尽。

    韩通看着自刎而死的夫人,看着满身是血的儿子,心痛如刀割,又砍翻数人后,将刀放在自己的脖子上。

    韩通还记得,儿子曾经提醒过自己,赵匡胤这个人貌似忠厚,心怀异志,且阴结死士,不得不防,最好先下手为强!

    可韩通没当回事,如今儿子的话果真应验了,可为时已晚了!

    看到儿子的血溅到自己身上,在自己眼前慢慢倒下,韩通反倒释然了,士为知己者死,也算对得起后周了,也算对得起柴荣和郭威了。

    闭上眼,把刀向自己脖子上抹去!

    韩通满门被弑后,侍卫军群龙无首,兵将都索性回家了,开封的八座城门兵不血刃全部掌握在石守信、王审琦手中。

    约午时,赵匡胤领着大军已赶回京城。

    大军从明德门入城后,赵匡胤命令所有将士一律回营,同时颁布了入京后的第一条严令——严禁剽掠,不得妄杀一人,违令者斩无赦!

    赵匡胤带着赵匡义、赵普等亲卫军径直回到都点检府,在帅厅中,最后一次办公。

    过了片刻功夫,都虞候王彦昇将范质、王溥从家中请了过来。范质昂然挺胸,胡子气得乱抖,直接向赵匡胤问道:“世宗待你不薄啊,你怎么忍心相负呢?”

    赵匡胤起身相迎,泪流满面:“我受世宗厚恩,怎敢相负?奈何被三军逼迫如此,奈何奈何啊!”

    范质还要再问。旁边高怀德抽出佩剑,大声喝道:“三军无主,众人拥立点检为天子,那个再有异言?或不肯从命?我的宝剑却不答应呢!”

    看着明晃晃的宝剑,王溥吓得面如土色,后退一步就,腿一软就跪了下来。

    范质见状,也跟着下拜。

    赵匡胤赶紧走下台阶,将两位宰辅搀扶起来,请两人坐在侧位,喝茶压惊。

    半晌无言,范质问道:“明公即为天子,如何处置幼君?”

    赵普在旁边搭话:“即刻请幼主效法尧舜禅位,主上仁厚,以亲王待之,并按照原制祭祀太祖、世宗,也算是不负周室了。”

    赵匡胤进一步解释:“太后幼主,依然是我的故主,我已严令军中,不得相犯。”

    也算是对得起周室了,范质心中暗想,与王溥对视一眼,两人轻轻点了点头:“既如此,应召集文武百官,准备禅让事宜!”

    赵匡胤点了点头:“还请两位宰辅召集百官,并带我转告大家,我绝不忍心薄待旧臣,一切待遇如故!”

    范质、王溥两人拜谢而出,入宫去面见太后幼主,召集众臣去了。

    两相去后,赵匡胤脸忽然阴沉下来,喝令卫士:“将王彦昇绑起来,拉出去砍了以正军法!”

    众人一愣,就连左右卫士也有点纳闷,王彦昇可是夺取汴梁的第一功臣,若韩通得以组织人马抵御,现在大伙还可能在汴梁城外攻城呢?

    赵匡胤再喝一声:“速速拿下!”左右无奈,只得将王彦昇两臂按住。

    “王彦昇,你知罪吗?”

    王彦昇头别扭着,不情愿的跪下。

    “在陈桥驿时,在入汴梁后,朕三令五申,严禁扰乱街市、严禁妄杀一人,你置若罔闻,还是杀了韩通一家,难道我的宝剑不利吗?”

    众人诧然,王彦昇头上顿时冒汗了,磕头谢罪。

    赵匡胤转过身去,叹一口气:“朕欲容你,军法不容你!朕会厚待你的妻子!拉出去,斩了。”

    众将呼啦跪下:“王彦昇虽然有过,但素有军功,还请陛下刀下留人!”

    赵匡胤脸色如铁,没有说话。

    “陛下,王彦昇擅杀韩通,违反军令在前,若陛下再杀彦昇,那就是违反军令在后,不能一错再错了!”赵普拱手上前,声音不大,但说的很清楚。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文化人就是有文化,自诩“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脑子反应的是真快,这个台阶给的太好了。

    赵匡胤半晌无言,依旧阴沉着脸:“赵公言之有理!以赵公之意,王彦昇该怎么处理?”

    “依照臣的意思,可让王彦昇戴罪立功,暂时担任京城巡检一职,一是督查军纪,二是可以以儆效尤。”

    “好!那就依赵公的意思!王彦昇,京城巡检一职你要尽职尽责,若朕再听到京城扰乱、官民被杀的消息,一律拿你是问。”

    王彦昇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吓得赶紧磕头谢恩。若按照级别来讲,京城巡检以前就是韩通担任的职务,由侍卫司二把手兼任,王彦昇还算是升了一级。

    王彦昇素性残忍,被军中成为活阎王,成为京城巡检以后,京城内的秩序更是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了“市不易肆、士民相安”的境界。

    整体来说,京城社会治安很安稳,没有发生打砸抢骚乱和流血事件,除了气氛紧张点之外,别的没有啥异常。

    这若在和平年代也没有啥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这可是在五代时期,可是在刚刚兵变之后啊,这就太不简单了。

    远的不说,就说十年前,郭威带兵清君侧建立后周的时候,可是纵兵在汴梁大掠三日啊!

    这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伟大之处,也是两宋的文明和仁厚之处。

    过了午时,到了下午上班的时候了,后周的文武百官全部聚集在朝门,等候曾近的同事、现在的新天子上朝训话。

    过了一刻钟功夫,在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一批武将的拥护之下,一位龙行虎步、神采奕奕的太平天子,从容登上金銮殿,接受众人的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