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两宋风华 » 第85章 妥妥的官二代

第85章 妥妥的官二代

    高怀德是妥妥的官二代,可以说出生就在罗马,家世背景比如今所谓的京城四少厉害多了。

    但小高的生活并没有躺平,也可以说武将世家的特殊情况不允许躺平,毕竟军中的威望是需要靠一刀一枪干出来的。

    所以高怀德年轻时候的日子并没有沉迷于斗鸡、遛马、逛窑子,而是白天读书、晚上习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很有规律。

    人生最让人无望的时候,就是比你出身牛13的人比你还努力。

    在十五岁的时候,小高同志已经学成文武艺了,功夫上十八班兵器样样精通,当然看家本领就是祖传枪法,毕竟高家枪法号称五代第一。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944年,后晋开运初年,晋出帝继位初年,晋主石重贵年轻气盛,觉得老爹石敬瑭太丢人,堂堂中原皇帝居然认契丹皇帝为父,这事我不认。

    很快,辽国军队侵犯边境,晋主御驾亲征,以高行周为北面前军都部署。

    当时高怀德刚年二十岁,向父亲请求从军北征,得到父亲的应许。

    晋军前军到达戚城时遭遇辽军,被重重包围,救援部队又迟迟不到,情势十分危急。

    高怀德临危不惧,白马长枪,纵横驰突,如入无人之境,可以说凭借一人之力扭转了战局,支撑到晋主率兵来援,答应了晋朝第一场与辽国的战争。

    高怀德的亮眼表现得到了晋主石重贵的高度肯定,当场拉着高怀德的手,赞叹道:真是朕的子龙将军啊,想唐朝时候白袍将军也不过如此啊。并当场赏赐他珍裘、宝带、名马。

    在石重贵的眼中,高怀德就是他的赵子龙,历史很巧合,高怀德也是常山人。

    白袍将军说的是薛仁贵,千军万马避白袍,说的就是白袍将军的英勇。

    毕竟战场上刀枪无眼、凶险万分,敢穿亮眼白袍的人都是武力值满格的人。

    白袍将军是战场上最亮的那个崽,也是装13不成,死亡系数最高的人。

    所以史书上能留名的白袍将军,都是很厉害的存在,高怀德就是其中一位。

    战后,高怀德被任命为罗州刺史,这一年二十岁。

    二十岁的时候,我们刚毕业,正在为工作焦头烂额的时候,而小高已经是正厅级高官了,哎,只能一声长叹了。

    从此在抵御辽国的战场上,多了一名白袍小将,号称常山高爷爷。

    在第三次辽国入侵后晋的时候,后晋主帅杜重威也是石敬瑭的妹夫(石重贵的姑父)竟然率领后晋军队投降了。

    当然,杜重威是想着致敬其大舅子石敬瑭,也过一把儿皇帝的瘾。

    他的动机可以理解,但他的行为让人鄙视。

    大厦将倾下,高行周作为邢赵路都部署,率部抵御辽军,去拱卫京师汴梁,留高怀德驻守睢阳。

    高怀德坚壁清野,遏制辽军的进攻步伐,苦战数月,后高行周率兵回师援救,辽军退去,睢阳的黎民百姓得免被屠。

    但一个人的英勇,终挡不住历史的车轮。

    随着辽主耶律德光占领汴梁,后晋的各州纷纷投降了辽国,

    高行周迫于无奈,也只得去朝见辽主,名义上投降了辽国,实际上依然割据一方。

    公元947年,河东节度使刘知远顺应时势,出兵太原,联络各后晋旧将,驱逐了耶律德光,建立了后汉。

    后汉成立后,为了收拢人心、平衡各方实力,大肆封赏文武官员。

    后汉朝廷先后任命高行周为魏博节度使、天平节度使,以高怀德为忠州刺史。

    高行周与郭威、慕容彦超、符彦卿被誉为后汉四大柱国,高怀德被世人称为小柱国。

    但从此时到高行周去世,高氏家族都处在位高权重而不是心腹的状态,因为资历太老、威望太大、军功太盛。

    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公元951年,郭威以清君侧的名义,策划了第一版黄袍加身,代汉建立了后周。

    后汉仅仅支撑了3年,成为五代最短命的一个中央王朝。

    为了稳住高行周、符彦卿等宿将,后周太祖郭威与符彦卿结为儿女亲家,替义子柴荣娶了寡妇符氏。

    后来郭威征讨慕容彦超,会师路过高行周的地盘汶上,把慕容彦超写给高行周的反间信给了高行周,又赐给高行周财物甚厚,并赐给高怀德衣带、彩缯、鞍勒马。

    意思很明显,我很相信你,你不要辜负我的期望。

    高行周父子是明白人,当即拜服在地,说了一句很出名的实在话:“高家世代忠良,但知为国为家为民而已!”

    这句话没有说完,聪明的人之间话语也从不用说尽,但意思都明白了。

    高行周的意思是说,我高家世代为使相,在兵强马壮即可当天子的这个世代,我们有有资历也有能力,但我们不愿意也不会这样做,我们高家的目标就是保家安民。

    换句话说,谁当皇帝都可以,只要我们高家的利益不受损即可。

    郭威闻言,拉着高行周的手,哈哈大笑,两人痛饮一番,然后郭威安心的去平定慕容延超去了。

    一年后,951年,高行周病死在家中,算是寿终正寝。

    高怀德被后周授予东西班禁卫军都指挥使,兼任吉州刺史,后改任铁骑都指挥使。

    作为后周皇帝近卫部队的首领,绝对属于心腹,这个时候高家已经处于位高权重而不被猜疑的状态了。

    这里面当然有高行周实在话的功劳。

    公元953年,北汉皇帝刘崇前来进犯,后周世宗柴荣率军征讨,以高怀德为先锋虞候。

    高怀德作为军区领导,依然不避刀枪,身先士卒顺利攻克高平,以战功升任铁骑右厢都指挥使,兼任果州团练使。

    在五代十国的时候,武将的升职往往按照刺史、团练使、留后、节度使这个轨道。

    这一年,高怀德26岁。

    两年后。高怀德跟随后周世宗柴荣征讨南唐,执掌庐州行府事务,充任招安使。

    他与南唐军决战于庐州城下,斩首七百余级。

    不久升任左厢都指挥使,兼任兵州防御使,受赐七匹骏马。南唐著名将领刘仁赡据守寿春,设置连珠砦为屏障,以此来对抗后周军队。

    面对南唐顶级守将刘仁赡,后周世宗柴荣只得派出后周顶级猛将高怀德。

    最坚固的盾、最锋利的矛,一场场面不是很宏大、但级别足够高的巅峰对决,即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