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孤城求生 » 第十四章:诀别,突围行

第十四章:诀别,突围行

    于后方进攻的敌军也在军令下快速地退去,但他们布防于街道,显然是吃定了兰陵城。

    夏侯烈命人打开城门,欣喜地想要迎接援军时,一士卒连滚带爬地跑来,说了让他连赵云都顾不上迎接的话。

    等他跑到现场,老卒正躺在墨辰的怀里,他的右胸口插了一把刀,整个人颤抖地蜷缩着,已然意识迷糊。

    墨辰紧张地用手按着伤口处,急促地喘息间,眼泪如断线的珠子叭啦叭啦的掉着。

    捅了老卒的是一名敌将,那敌将用命换了这凶狠地一刀…刀尖插入了老卒的肺中,让他此刻难以喘息。

    “老哥…”夏侯烈蹲在一旁,眼眶湿润的轻声呼唤。

    听到他的声音后,老卒费力地睁开双眼,嘴角轻轻扯动的呢喃出声:“我听到了…欢呼…我军…胜了?”

    “胜了!赵将军带人来援,敌军已退!”

    “好…好啊。”

    老卒强撑着想要坐起来,墨辰本是按着不让的,可老卒一双浑浊地眼珠子看来时他明白了老人的心意,将他扶坐了起来。

    “烈小子…你辛苦啊,这…些弟兄能保住…老头子死而无憾…也。”

    夏侯烈的眼泪终是夺眶而出,自己从军以来除了兄长提携便是老卒一直照料,虽说自己与他常有吵闹,但早已将他看为了半个师傅。

    自从自己军职高过他后,再没听他喊“烈小子”这个称呼。

    “别多说,赵将军带了快马!吾把你送到主公那里,定能救你!”

    老卒轻轻地摇头,嗤笑道:“别折腾了…老子…今日…便五十了…早活够了…烈小子,你凑过来…有三件事…吾与你说。”

    听到这话的夏侯烈急忙将耳朵凑到老卒的面前,生怕遗漏哪一个字。

    “第一,这群弟兄大难不死,必为精军,你可以“兰陵”为军,率此军助主公复兴大汉!”

    老卒说完第一便停下喘息着,夏侯烈赶紧点头道:“好!我会奏请主公,赐名兰陵!”

    “第二,墨辰这小子是个好苗子,你好生带着,来日必是良将…”费力地说完第二句,老卒已奄奄一息。

    “好!我会如实禀报他的功绩,甘…甘既阵亡了,我让他接替。”夏侯烈悲从心来,再次垂然落泪。

    听到这个消息,老卒亦是面露悲伤,他闭眼攒了攒气力,再次开口。

    “有牺牲的众兄弟黄泉相伴,不孤也…”

    “第三,这信,你帮我送回家,吾那小儿陈到年岁已至,可…可入兰陵,为主公尽忠。”老卒从怀中拿出一块染红的碎布,整个人已尽是出气。

    等夏侯烈接过,他忽然挺直身体,盯着那面染血的刘字大旗,伸手而吼:“主公之恩情,来生再报!大汉必兴!大汉必兴!大汉必兴!!!”

    三声喊罢,这位征战数十载的老卒就这般挺立着,闭上双眼,彻底没了声息。

    夏侯烈与墨辰颤抖的伏于老卒两侧,已是泣不成声。不知何时立于楼梯口的银甲将军走上前,肃穆行礼,喝令道:“全军,送老将军上路!”

    士卒们纷纷跪地而拜,西门的老卒部曲们已是嚎啕大哭。

    天空地云随风而飘荡,它们团团相伴,缓缓地游西方而去。

    斯人已逝,存者当自强不息。

    城中尚有两千余敌军,夏侯烈来不及悲痛,急忙与来援的赵云商议退兵之事。

    墨辰听几位老兵说了眼前这位银甲大将的来历,知道他是不弱于关张二位的万人敌,再加上方才他于城下的赫赫神威,不由心生钦佩。

    “吾这次带来约三百战马,城中尚余多少将士?”赵云轻声询问,温和的声音加上俊郎地模样,一点让人想不到他在战场上是那般勇猛无敌。

    夏侯烈恭敬地答道:“各曲相加,大约二百四十余人,但有三十多人是伤员。”

    一双剑眉微皱,赵云也有些苦恼“这次虽带多了几十匹马,但双人一骑也只能带走不到百余人,剩下的该如何安排?”

    他说完正看到了墨辰那隐约地目光,有些觉得有趣,便朝夏侯烈问:“这小兄弟是?”

    夏侯烈抚须笑道:“这是陈老哥的亲卫,暂为都伯,赵将军别看他年纪小,高顺及其陷阵营百人愣是被这小子带人挡了近半个时辰!若不是他,您来时怕我等早已成刀下亡魂。”

    “噢?”赵云双眼闪过一道精芒,他看墨辰沉静如水,暗藏锋芒,端得一成熟少年。再加上老卒遗言中对他甚是看好,不禁起了一丝欣赏之感。

    “墨都伯方才为何一直看赵某,莫非是赵某脸上有什么?”

    本就紧张的墨辰更加骇然,急忙低头行礼道:“并无!小的只是听兄弟说您神勇非凡,故生钦佩之心,本无意冒犯!”

    “哈哈哈,墨都伯不必拘谨,观你方才思索许久,有何想法不妨说一说。”赵云爽朗一笑,他是北地男儿,本就带三分豪气。

    墨辰小心翼翼地看向夏侯烈,夏侯烈鼓励的笑了笑,他这才答道:“昨日在城中我们设伏已将敌军的骑军杀溃,他们并无追击之力,若我军骑军能杀过防线,即可离开。”

    “敌无骑军?这倒是个好消息,不过如此一来,剩余步卒该如何逃脱?”

    “陈大人…和小的说过之前有次他们背着草人多次进出,让敌军误以为他们援军已到,可用此法骗走注意…再让步卒穿敌军衣甲潜行。”墨辰回想着老卒和他们吹牛时的模样,不禁鼻头发酸。

    赵云虎目一亮,不断点头道:“此法甚好,敌兵力虽多却也要分人守御城池,如此城外伏击也不会很多,分散注意后步卒潜行而出的机会很大。”

    听到赵云赞同,夏侯烈也是笑道:“便由吾领步卒潜行,赵将军可带骑军冲阵!”

    “若大人不在,敌军约会生疑,小的愿随步卒同行,望大人恩准!”墨辰挺直而出,目光烁烁地看向二人。

    “墨都伯言之有理,夏侯校尉你才是最能引起敌军注意之人。”

    夏侯烈皱着眉来回走动,看着很是犹豫。

    墨辰想想便猜到他为何犹豫,老卒遗言刚说让他提携照顾自己,现在自己便要置于险境,他心中定是不愿的。

    “大人,吾定与众弟兄安然出围,与二位大人汇合!吾坚信,大汉必兴!”

    他的话再次让夏侯烈想起了老卒死前的铿锵之言,看着墨辰那坚定地脸庞,夏侯烈郑重点头。

    赵云重重地抱拳,脸上流露出钦佩的神色“壮哉!墨辰兄弟,吾期待与你把酒言欢!”

    “那事不宜迟,各自准备吧!”既已定计,夏侯烈也不再拖泥带水,毕竟此刻快一点,也就多一点突围地可能性。

    寂静地暗夜,残月遮于云层之后,整片大地笼罩在幽深地黑暗之中,仿佛这数百人的求生之心触动上天,天公收起星月之光,予以天时给他们今晚的行动。

    城门被缓缓地推开,赵云与夏侯烈安抚隐于暗夜之步军百人后,领骑军轰然而出!

    墨辰让大多步卒们先悄然出门,伏于护城河道附近,自己带着十多人留在门洞之中,静静地等待着。

    刚过一会儿,不远处便传来了阵阵喊杀之声,墨辰让几个留在城头的士卒点燃柴火,等火势大起来时再重重地吹起了号角。

    一通吹罢,几个士卒顺着城墙跑下来,随即众人便听到一阵嘈杂地声音从城内响起。

    等看到人影时,墨辰振臂高呼:“众兄弟,敌军逃窜,快快出城追击!”

    除他和一名都伯外,其他十多人急忙跑出城去,一众隐于河道两旁地步军也鱼贯而出,朝远处奔跑而去。

    墨辰的心跳声越来越急促,那股来人也越来越近。

    他们快到门洞时,墨辰踢了踢早就准备好的尸身,放声吼道:“弟兄们,敌军出城奔逃了,吾家大人吹号后已率军追击,请诸位速速来援!”

    他喊完鞠躬行礼,拉着那名都伯夺门而出。

    前排的敌军们隐约看到前面跑出去了一些人,又看这俩自家人喊了一声便追击而去,当下只想这是有人发现情况便怕敌军跑了而发动追击,一时间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儿。

    他们百余人趁着夜色撒腿狂奔,直跑出一里地后才聚集到了一处。

    “弟兄们,东西都带了?”

    众人尽皆点头,有人还把墨辰吩咐准备的东西掏了出来以示听话。

    清点了人数后,一众人快速地钻入黑暗之中,他们沉静而行,每个人都知道,这一趟会是漫漫长路。

    为了不遇上埋伏的敌军,他们特意选了需要绕出许多的路线。

    他们离开后不久,魏续便带人赶到了东门,等几个小将领上报方才情况后,他愤怒地给了这几人几巴掌,怒吼道:“将军埋伏于城外,哪里需要散兵追击,一群蠢货!!!”

    几人唯唯诺诺的认罪,魏续更加气急,他快步跃身上马,提起了长枪。“所有骑军与吾追杀贼军,步军留百人守门,其余人速速跟上!”

    上次被城中伏击后好不容易才找回的数十匹战马奔腾而出,魏续此时怒火中烧,攻打一座小小的兰陵县十几日无法破城,还损兵折将!若大将来援还被敌方残军逃脱的话…此战,便是奇耻大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