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孤城求生 » 第八章:合议,远来信

第八章:合议,远来信

    大汉兴平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徐州兰陵城外,一将领带百名精卒冒雨走入吕布军大营之内。

    他踏入辕门时,已有一人领数名将校躬身行礼而候。

    领头那人行礼后小心翼翼地询问来时主公可有吩咐后,这名火线来援的吕布麾下重将冷冷地甩出二字,“该死!”

    雷霆呼啸,众人齐唰唰跪伏于地,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十多日的损兵折将还拿不下一个小县城。这种失败杀头倒也不为过,但一向庇护他们这些北方兄弟的主公说这话,那便是真发了雷霆之怒……

    半个时辰后,阻挡他们十多天的兰陵城中,一众守城方核心将领聚集在了南门大营之内。

    夏侯烈沉默地瘫坐在上首处,毫无主将之威严,可他已顾不得什么仪态,几日的厮杀让他精疲力尽。

    下方,老卒正与一人对骂,一顿唾沫星子乱飞,让一旁的墨辰悄咪咪躲远了些。

    “甘既,你他娘动脑袋想一哈,我们有几匹马?敌军又有多少马?若出城突围,你能跑几里?能活几个人?”老卒手指着对方,声音极大的怒吼着。

    被他指着的国字脸北门军侯甘既冷哼一声道:“那也比在这城里等死强!”

    “放你娘的屁!你小子读了几天兵书,带了几年的兵?!若不是出城突围是必死的路,老子早报上去了,等你说?”

    甘既气呼呼地将佩刀往身旁一丢,反问他,“那你说怎么办?今日后,吾之北门仅剩七十人,明日如何守?!就算明日守得住,后日又如何守?”

    墨辰正在眼观鼻鼻观心,听到这话也不由地抬头看向了老卒。

    “还有烈大人,您说援军很快就到,可这几日连匹马都没见,倒是敌军来了援军!”甘既说着砸坐于地,看那模样似乎是有些绝望了。

    被几人盯着的老卒平静了一下情绪,沉重地答道:“主上的为人你清楚,若他知晓,便是光他与关张二位将军也定会赶来!只是敌军围城如此之严密,想来传信之人都未能出去。”

    “这吾当然知晓,可吾等便在此猜来猜去否?若主上来不了,吾等何去何从?”

    老卒沉默了些许,还是问道:“出城便是找死,不固守城池,又待如何?”

    “不如趁夜遣人出城诈降,将敌骗入城中决一死战!”甘既握拳锤胸,紧紧地盯着不知何时走过来的夏侯烈。

    夏侯烈沉静地将他的刀捡起,低头边看着刀边笑问道:“老徐,你觉得呢?”

    从进帐中便一言未发的徐阳起身对众人拱手,轻声作答。

    “烈大人决策便是,身为军中武人,吾自当恪守军令!若大人令吾守城,吾西门八十二位弟兄当誓死奋战,人在城在!若大人令大军出城突围,吾西门愿为先锋!只要全军齐心协力,定能克敌制胜!”

    一席话让全场皆静,墨辰听着却不由捏紧双拳,脑海中回忆起了昨日战后徐阳与自己坐在一起的那番交谈。

    当时

    墨辰累的靠在墙边,喉头很是干痒,正想找点水喝时徐阳军侯拿着一个水袋走到了他的身前。

    “战时无酒,墨都伯,喝点水吧。”

    他的客气让墨辰有些不适应,毕竟老卒是个骂骂咧咧地人,从不会对自己这样说话。

    等墨辰说着多谢接过水袋喝水时候,徐阳坐在了对面。

    “墨都伯,方才为何敢一人向敌将挑战?”

    这话问的墨辰愣了愣,但回神后还是如实回答了他,“方才敌先登者俱亡,我军士气正盛,但云梯车会放来许多敌军,以敌之强悍恐有破城之危。故我于两军阵前挑战,若侥幸能赢了,或有胜敌之机,小子一时头脑发热,还请大人责罚!”

    说到后面,他才后知后觉自己方才是擅作主张,急忙告罪。

    徐阳轻轻一笑,摆手道:“不必多心,吾看你可不是头脑发热,阵前挑战令敌将不得不接,后又提前算计,几招解决了敌将,从而震慑敌军,墨都伯,你这头脑,很是机敏,也很是冷静。”

    “不过……”

    他的语气突然转变,让墨辰的身体瞬间紧绷。

    “你可有想过,若敌将强大,你输了,会如何?”

    “若敌不过,小的便会抱敌将一同从木板跃下!”

    “呵呵呵,此乃不智之举!”徐阳面容忽然严厉,眉头紧锁地继续道:“为将者,当观全局,衡利弊,方后动之!你若败了,我军只是损伤些许士气,你若死了,我军便会损失一大战力!届时敌军一拥而上,满盘皆输。”

    冷汗顺着头顶而落,墨辰不敢去想象徐阳所说的情况,只好拱手道:“小的受教!往后小的会恪守军令,不再莽撞。”

    “当时你的决定也没错,若胜,我军便能一鼓作气而退敌也…但你那毕竟是赌,若你有一天肩负三军之性命,切记要三思而后行,要把自己用在最有价值之处。”

    “小的受教!”墨辰终于反应过来,这位军侯大人并不是想责罚警告什么,而是在提点自己。

    “哈哈哈,陈石头果然好眼力,你小子真不错!”徐阳笑了起来,他的眼神看向正在被收殓的阵亡者们,缓缓地低语,“你若败了,想来吾也会顶往最前方。”

    墨辰疑惑的看向他,他自嘲道:“换做以前吾自然不会,可经过杨钧之事…再看今天你的选择,吾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勇者,当无敌也!”

    “从前吾觉得军中弟兄跟随吾,信任吾,便是将命交予了吾!故吾带兵只求稳也,正是因为太稳,军中少了敢破釜沉舟之勇气,少了敢直面强敌的意志,更少了能同生共死之战心!

    徐阳感慨地叹息一声,向墨辰郑重地行礼道:“墨都伯,你身上有许多人都没有的一种魅力,一种能让人凝聚起来的感染力,望你早能好生活下去,若吾有不测,这些弟兄便托付于你了!”

    墨辰急忙起身,肃穆地回礼。

    当时不知徐阳为何会这么信任自己,此时听到他的话才知道,这位年近四十的老军侯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夏侯烈瞪起双目,狂笑出声,“哈哈哈哈哈!老徐坐下吧,诸位啊,此话不错,我们尚有四百余人,只要能上下一心,就算是老虎来吃,也能蹦断它两颗牙!实不相瞒,有一士卒拼死带回了主公的亲笔信。”

    众人激动而起,死死地盯住夏侯烈手中之碎布,一个个脸色涨红。

    “德扬,你来念。”夏侯烈伸手将布递给了甘既。

    甘既颤抖地接过碎布,猛吸一口气才小心翼翼地打开,边看边读道:“令兵来时,惊闻诸君仍固守于兰陵,备心甚忧,亦感谢诸君之忠肝义胆!今大军已在归途,吾令子龙领骑军火速前往,大军随后便至!劳诸君再守五日,援军必到!兴平二年十二月十日,汉徐州刺史,刘备。”

    “好!好啊!子龙将军勇猛无敌,吾等有救也!”

    “主公未弃吾等于不顾啊!主公!!!”

    众人一阵呼喊,有人甚至喜极而泣,老卒拿过碎布一看,也是高兴的笑了起来。他见过主公的字迹,这正是主公的亲笔!

    夏侯烈拍了拍手,持令而挺起胸膛道:“主公援军将至,诸君从此刻起要振奋士气,同心协力!传令:若有扰乱军心者,立斩!临阵脱逃者,立斩!”

    众人齐声答曰:“遵令!”

    “再令:北,东,西三门士卒今夜趁夜收拾兵械粮草,速速集结于南门,集结后北门众将士与南门将士巩固南门城防,东西二门将士于南门附近街道布置,吾等放弃三门,死守南门保全实力,待主公大军杀到再重夺城池!”

    “遵令!”

    能坐在这里仪事的都是都伯及以上的统兵者,夏侯烈的决策他们自然能理解。将力量集中于一处,既可以加强防御能力,又可以缩小防御面积,这样才有可能撑得过三日。

    “嗯,三位军侯留下…墨都伯也留下,其余人,各自传令吧!”

    “喏!”

    等众人一个个离去后,夏侯烈坐回主位,摆手道:“都坐着吧,想想看如何安然从兰陵城撤离。”

    “此话何意?信是假的?”老卒惊疑地上前,不敢太大声,只能瞪大了眼睛。

    墨辰也诧异地咬紧了牙,夏侯烈是三军主将,说不定这信是他为稳定军心而伪造的。

    “那倒不假,这确是主公亲笔,只是…此次吕布攻袭徐州,是与徐州他人里应外合,三将军被迫逃向主公大军之中,主公怕将士们忧心家眷,便匆匆而回。此刻,前有吕布,后有袁术大军,再加上军中人心惶惶,纵使回到徐州,怕也难遣主力而来。”

    几人听了不禁面色沉重,兰陵一座小城留不留倒没什么,只是如今主公元气大伤,若回徐州后被吕布围攻,那该如何是好?届时就算这几百人救回去,也只是杯水车薪……

    “若如此,必须设法将其敌骑军杀灭!若无骑军,以敌之兵力,也不会再行追击。”最先调整好心态的徐阳开口给出了建议。

    几人想了想,都点头赞同,随后一番合计,大约半个时辰后,老卒带着墨辰匆匆而去。

    前路不知有何,援军是否能到?这一日,许多人在心中不断地想着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