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孤城求生 » 第二章:残军,惊雷破

第二章:残军,惊雷破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老卒找人将虎子的尸体收殓了回来,连同昨日平乱战死的五十六人一同埋进了大地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若离去,当魂归天,身入土…

    随着暗夜的降临,本就安静的城中更是沉寂,墨辰愣愣地坐在城墙一角,身侧是三曲仅存的七十二人,以及被安排进来的徐州曲残余的五十多人。

    墨辰抱着已经有些卷起的战刀,耳边传入了老卒的喝骂之语。

    “他娘的!这群孙子倒是快活!”

    随着老卒喝骂的方向看去,正是敌军大营,嘈杂的歌声远远的传来,不难想象这些围城十多日的敌军在干嘛。

    一士卒玩笑道:“咋的,老军侯,你也想来一曲高歌?”

    “滚一边儿去!都给老子提起神儿来,记住,一只苍蝇都不能放进去!”

    被风吹到有些发冷的墨辰紧了紧怀中的刀,意识清醒来十数天,已然听习惯了老卒的喝骂之声。

    墨辰不是这个世界的人,这件事可能只有他自己知晓,他隐约记得一些前世的片段,大概能猜到自己之前也是一名战士。

    不知来处,不知去向,迷茫的自己如飘零在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溺水而亡,好在,有这些同面生死的同袍。

    夜风渐轻,些许暖意让墨辰迷迷糊糊地陷入沉睡,隐约间他看到了很多高耸的建筑,看到了一个个跑起来飞快的四轮车,也看到了穿着同样服装整齐排列地人们……

    “咚!咚!咚咚咚!!!”

    耳中传来地激烈鼓声吓得墨辰跳了起来,他狠狠地搓了搓眼睛,看向声音传来的地方。

    入眼的一幕深深地冲击着他的内心,一个数百人排列地方阵正在缓缓往城池而来。方阵前排是一面面扛着厚重方盾的盾手,而后排是一群俯身前行,背着弓箭的弓手。

    他们一步一步整齐地前行,如同一只威武地雄狮,正不急不躁地走向它的猎物!

    “崽子们,回到自己的位置!”老卒扯着嗓子吼了吼,随即又是一口老痰落地。

    没人注意到老卒的脸色很难看,他甩了甩有点发抖的手,心情甚是沉重。敌军围城十多天来,从未如此大张旗鼓地攻城,想必敌军统将不愿打一座小县伤亡太大。

    可昨天城中叛乱,己方的兵员进一步缩减,再加上那名敌将死在了城门外…如此情况下,敌统将若是再拿不下兰陵,怕是要被军法处置了。

    “弓手预备!”老卒咬牙抬起右臂,左右的弓箭手们急忙上前弯弓搭箭。

    玄德公军中奉行仁义,但军法极严,不然这兰陵城也不会被三四倍的敌军攻打十多日还坚如磐石。

    待得那方阵再近三十余步,老卒挥手喝令“放!”

    数十支箭矢穿梭而去,墨辰趴在城剁处瞧着,满脸的期许。可从没上过城头射杀敌阵的他却没能看到像昨日那般一轮箭雨射倒数人的场景,数十支箭打了个水漂,只溅起些许水花。

    妈了个巴子!老卒恶狠狠地锤了锤城头,他清楚这些人是那位天下第一武人从洛阳长安等地带来的百战精锐,莫说数十支箭,便是数百支怕是也造不成多少杀伤。

    “搬石头!”

    喝令再来,众人纷纷开始跑动,墨辰提着刀靠近老卒,有些不放心地看向了城墙右侧的徐州曲残军。

    “别瞅了!这群崽子也不是笨种,守不住城,都得死。”老卒拍了他一巴掌,随即靠过来低声道:“你拿着令牌,去找老王,就说老子要十匹马,快去。”

    墨辰不明所以,不过还是听话的接过令牌,朝着城楼下跑去。

    一路穿梭过一间一间的房屋时,他隐约有一些不详地预感,心中那股子恐慌让他跑的更快,没停歇地来到了城中的酒肆之处。

    战争来时,城中已然禁出,酒肆自然也不会开门营业。墨辰扶着膝盖将气喘顺一些,随即上前敲向了大门。

    不一会儿后,门被拉开了一条缝,一名年轻人探头而出,看到敲门人是穿着战甲的士卒顿时吓得一抖。

    “王贾长可在?”

    “俺……俺们东家……在,军爷……有何吩咐?”年轻人断断续续地问着,依旧一阵颤抖。

    “劳烦通报,赵军侯让某来的。”墨辰将令牌递过去,语气平缓的说着。

    他很急,但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大人既然悄声吩咐让他自己来,定是此事重大,有可能扭转战局。

    “您……稍等。”年轻人接过令牌,连滚带爬地跑向了内房。

    很快,便有一身穿灰色长袍的中年人走出,上下打量着门口处未曾走入的墨辰。他就是商贾王庚,自己跟着老卒来过一次,那天,老卒问他拿了两壶酒,嗯…没给钱。

    他走来将门大开,伸手道:“赵大人的亲卫吧?请入内一叙。”

    墨辰顺从地走入,等王庚坐在上首后才急忙行礼道:“王贾长,大人命我来借十匹马!”

    王庚摩挲着手中的令牌,嘿嘿一笑道:“小军爷,如何称呼?”

    “墨辰。”

    “喔…马在后院,你选十匹去吧。”

    虽觉得轻易,但军情如火,墨辰不敢怠慢地行礼告退。等走到门口时,突然听到王庚的一句话,让他有些不寒而栗!

    “告诉赵大人,若事不成,便不是十匹马能安顿之了。”

    墨辰转头看去,可视线中只剩王庚的背影,正当他发愣时,一人上前道:“军爷,随俺去取马吧。”

    “有劳!”

    脑袋沉闷的墨辰直到牵着十匹马走到街上时仍然没有回过神。直到震天的战鼓声传来,他才惊醒地上了一匹马,带着其他九匹向着东门奔去,若不是那天为了救人而纵马冲击,他都不知自己懂骑术。

    等到了东门,喊杀声已经近在咫尺,看来敌军已到城墙之下。墨辰下马正要去交待,老卒却突然带着几个人从楼梯处走了下来。

    “干的不错,上马!”老卒挥了挥手,墨辰上前将手中的马绳递给了其他人,随后走到方才骑着那匹马的身旁。

    “弟兄们,上马!随老子出城冲杀一阵!”

    这一声令让墨辰瞬间激动,其实老卒带着人下来时他就猜到了会出城搏杀,因为这些跟下来的,都是骑术好手。

    这些天自己一只跟在老卒左右,也听他讲了不少兵法。敌至城墙边,可滚石镭木压之,若敌有弓手反击,则可令骑军冲杀,杀散其弓手!

    一行十三人,十三马,静静地等在了城门之后。老卒身为军侯,本就有坐骑,只是平时用不上他便很少骑,而另外两人骑的是曲中斥候的快马。

    “咚!咚!咚咚!咚!”

    节奏起伏的鼓声响起,老卒缓缓提起大刀,龇牙道:“竖起耳朵听着,鼓尽,门开,杀敌!”

    众人急忙挺直身体,呼吸也变的小心翼翼起来,门外是嘈杂的喊杀声,但那鼓声仍如惊雷般,声声入耳,阵阵敲心!

    “咚!咚!咚!”三声鼓炸响,城门豁然打开一道口子,老卒狠夹马肚,战马飞奔而出,只留下那声石破天惊地呼喝!

    “杀!!!”

    墨辰提着一根长枪跟了出来,一出门便看到右前方一敌军士卒被石头砸中,头破血流地倒下,花花白白地流了一地。

    老卒已经砍翻几人,众人尽皆动手,还有些发懵的敌军刹那间倒下一片,余者被冲散,一时间难以阻击。

    据说此刻势不可挡的老卒武力在玄德公帐下连前十都排不进,墨辰难以想象那被誉为万人敌的关张二位会何等的神勇。

    敌弓箭手们发现了这极速而来的十余骑,他们在指挥者令下拉弓向这边发动了平射。

    “挥刀,加速!加速!”老卒大刀转动,一根根箭矢被飞崩而起。

    骑军冲杀一般是大雁模样的阵型,只要前方几人能挡掉大多箭矢,后方基本可毫发无伤。

    老卒敢带人如此冲阵自然也是因为他知道为了攻城,这伙弓箭手带的都是加大射程的大型软弓,这软弓平射的威力并不大,且城门离这伙弓手,仅有一百余步。

    第二轮箭矢正要射击时,老卒已冲至阵前五步!敌方十多个弓手换了长矛,但仓促之间,已难以成阵!

    老卒挥刀砍飞一人,再回刀扫开长矛,此时战马已撞击在前排敌军的身上!

    几人冲天而飞,老卒毫不降速,铁蹄踏进间左右挥砍,带起一路血雨腥风。

    墨辰与其中一人也到了阵中,他们分列左右,战马先后撞开数人,但敌军已从最初的慌乱有了些许章法,他们向左右跑开,只留下数十个长矛手在怒吼着刺击向骑士们。

    一根长矛从右侧直刺向墨辰,他向左偏身躲过,手中长枪戳出,正中这敌军咽喉。

    又有几人跃起直刺,但都被他挥舞长枪将长矛打散。

    那些落地来不及起身的人被后方进入阵中的七八人踏于马蹄之下,发出凄厉地叫声。

    敌指挥放声呼喊,一个个敌军红着眼扑向了阵中十二骑上的十二人。

    有一人在入阵时不慎被长矛刺中战马马头,落马后已被乱刀砍死。

    看来敌方是想用肉身强行让战马降速,只要马一降速,马上骑士便会成待宰的羔羊。

    两百人的弓手阵很快便杀穿而过,跟在老卒身后的墨辰回首看去,看到有九人跟了上来,但另外两人…已被团团围在了阵中,救也救不及了。

    这一番冲杀,大约斩杀了五十多名敌弓手,墨辰出手不多但也夺了七八人性命,由此可见,骑军冲杀起来有多凶猛!

    一阵箭雨突然落在了阵中,墨辰跟着老卒回马间看到远处城墙之上正有人指挥着弓手们向这边抛射。

    “大人,敌骑来了!”

    老卒看了看远处飞奔而来的数十骑军,果断挥手道:“绕路回城,快!”

    烈日灼灼,滚烫地阳光洒在鲜红的大地上,墨辰跃马入城门,正要欢呼时,眼前那道略显佝偻的身影突然一晃,直直地从他眼前倒向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