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仙龙降魔传 » 第七十七回 逢译吏三郎明誓寻瑰宝 露头礁采得钻石再隐沦

第七十七回 逢译吏三郎明誓寻瑰宝 露头礁采得钻石再隐沦

    志坚三郎苦寻宝,深信珍奇有蕴藏。

    叩拜使臣威屿岸,誓勘海域万生塘。

    风雷请父露礁顶,黔首随于拾钻煌。

    石粒折当劳务费,两船异向各一方。

    船东的管家英兰多尼,在络腮胡汉子的协助下,驾着甲船西行,离开了万生石塘。乙船在于三郎和医师安方奇米协助下,继续在海上寻找矿藏,十来天过去了,一直没有什么发现。

    自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过天山、葱岭、大宛、康居等地域,沟通了大汉与西域的往来与交流。直到汉宣帝刘询神爵年间,封郑吉为都护之职,在LT县设立都护府,管辖西域的三十六国,开展经济文化交流。

    在南方,汉武帝刘彻元鼎年间,南越相吕嘉反叛大汉朝廷,汉武帝出兵很快平息了吕嘉的叛乱。随后,由大汉译使从南越的日南郡障塞海港启航,带领着一大批商船,前往马来半岛、缅甸、印度及以西海岸,运送丝绸、瓷器、香料等货物与外国通商,换回外地的所需财物。

    这一年,汉宣帝刘询任命班临为译使,带领三艘大舶,由合浦出发,绕经日南郡,前往都元、皮宗等国经商贸易,随后向南绕行庞提纳克,再转道斯里巴加,由南向北进入大汉领海万生石塘,前往南威岛招见在沧海上寻找珍宝的于三郎。

    班临译使将驾驶这三艘大舶的舟师,传唤来自己的座仓,说:“本译使要求舶船北上万生石塘海域,到南威岛招见一位叫于三郎的业主,你们都能行么?”

    其中有位年长,体态壮实的林舟师说:”译使大人,这万生石塘,又名涨海崎头,水下浅滩暗礁甚多,湍流与漩涡最易吸引船舶触礁搁浅,在此航行十分危险,我们是担心大人,及众官员的安全啊!”

    班临译使说:”万生石塘固然危机四伏,本官招见那于三郎的主意已定,海上都在传说,那于三郎是位胆大妄为的冒险家,说什么万生石塘有天上掉下来的珍宝,真是痴人说梦,能否找到珍宝,这很难说。你们舟师一定要用心操舵,识破水下漩涡湍流,不得触礁搁浅,尤其是领头大舶,要更细心驾驶,确保平安!”

    三位舟师听了而面相觑,向大人齐声称“诺”,各自回大舶驾驶仓去了。

    在万生石塘华阳礁,于三郎正在带领众劳工寻找矿藏,这时,莫氏兄弟驾着一艘海上采贝船来到了华阳礁。年长的莫大对于三郎说:”有位由大汉去海外各国办理商贸的班临译使,专程来到了南威岛,特地指派我俩来通知你于总管,令你立刻去南威岛面见班大人。”

    于三郎听了感到茫然,自语说:”朝廷的译使班大人,怎么会来招见我呢!”

    莫氏兄长说:”叫你去,你必须得去,我们怎么会骗你呢?误了事,大人怪罪下来,要杀头的!”

    于三郎不敢怠慢,马上找到医师安方奇米,向他传达了去南威岛,拜见朝廷译使的事,随即,帆船载上全体劳工,跟随采贝船往西南方向驶去。经过两天多时间航行,终于赶到了南威岛。

    只见港湾内停泊着三艘远洋大舶船,三艘船的桅杆上都飘扬着一面大旗,旗帜上有一个黑色的大”汉”字。帆船跟随采贝船,驶向中间那艘大舶船,只见那舶船前面甲板上的凉椅上,坐着一位身穿紫袍头戴官帽的官吏,他正是朝廷译使班临大人。

    班临译使见采贝船带着帆船过来,忙吩咐侍从上前迎接,并协助于三郎登上大船。于三郎忙上前向译使大人跪拜说:”海南岛儋耳郡吉阳乡下民于三郎,拜见译使班大人!”

    班临译使说:“站起来说话!于三郎,本官问你,听世人说你带着一群劳工,在沧海上寻找珍宝,可有此事么?”

    于三郎毕恭毕敬地回答:”下民回班大人的话,这几年来我们确实在这万生石塘寻找宝藏!”

    班临译使问:”这涨海崎头一带,是一片茫茫大海,你异想天开,能找到什么宝藏呢?”

    于三郎说:”回大人的话,听上祖传说,太空有一团大火球坠入万生石塘海域,传说是些价值连城的珍宝,若有谁找到它,几代人都花不完,所以我们就......”译使没等他说完,接口说:”本官以为是世面传言,听你所言果有其事,那么,你们找到宝藏没有哇?”

    于三郎说:”宝藏是没找到,只是找到了魔石,还害死了人啊!”

    译使说:”难哇,找宝藏须九死一生,本官念你探宝数载颇有恒心,特赏赐你犀牛角、象牙各一支,以奖赏其功德。如若果真有宝,望你们继续在涨海崎头海域寻勘宝藏,若能发现珍宝,立即上报朝廷,本官一定奏请皇上,升你的官衔!”

    侍长立即奉上一支象牙和一支犀牛角,赠送给于三郎。三郎接过赏赐物,再次跪拜,说:”下民谢大人赠赏与栽培,三郎向大人发誓,一定不负朝廷厚望,尽力找到宝藏!”

    译使说:”你这就去吧,沧海上危机四伏,一定注意谨慎行事!”

    于三郎应诺后,再三致谢,这才起身离去。

    有《酒泉子》词为证,这正是:

    班译使臣,舶令转南威岛。抵达时,船傍靠,会于人。佩服三郎找奇珍,褒奖象牙犀角。表衷肠,持续找,谢官恩。

    再说,被东海龙王敖瀚,正式任命为驻神州特使之职的行风雷,得知大汉译使专程穿越遥远的万生石塘海域,招见在沧海上寻找宝藏的于三郎,要求其找到太空坠落的珍宝,来为凡间造福的事情后,立刻超越时空障碍,向其父和龙隔空喊话:“爹爹,我是你儿子行风雷,现有一事相求,请将水下那暗礁上,封存了上万年的珍宝露出水面,奉献给人类吧!”

    “风雷贤儿,看在你我父子情的份上,为父违枉私情,应了孩儿的要求!”和龙回答说。

    原来,驻守于万生塘南华宫的都护猛龙杭茂,将偏南海域划归和龙行安守护。那座蕴藏珍宝的珊瑚暗礁,正好在和龙的管辖范围内,长久已来,这座岛礁一直隐藏于海平面下十余丈的地方,从来没有露出过海面,因而,于三郎苦苦寻找了数年,也没有见到珍宝的影子。

    在深海下的和龙,向一群龙兵下达指令。要他们将珊瑚礁长高,露出海面两丈。随即,这一群龙便使出魔法来,围绕着方园百余丈的暗礁不停地旋转。功夫不负有意者,没过多久,这座蕴藏着凡间珍宝的珊瑚礁,果然向上伸出海平面两丈多高。

    和龙变化成龙头人身的武将上了珊瑚礁,看见礁滩的一角有数丈宽的深坑,在坑沿上有指头大的透明闪光的颗粒,心中无比喜悦。那些寻宝人如何才得知这里有珍宝呢?行安身放白光,将自已变化成一位年长的渔翁,驾着鱼舟飞升上天,穿越朵朵白云,奔向那些正在无名礁上寻找矿藏的劳工。

    老翁让渔舟从空中降到海面上,向无名礁驶去。

    正在无名礁上指挥找矿的于三郎,来到沙滩边问渔翁:“前辈,你竟敢独驾渔舟,深入涨海崎头来捕鱼么?”

    老翁笑着说:“不用担心,老汉早已熟悉这一带水性,常年都是独来独往。你是有名的于三郎,在这礁石上找宝藏的吧?”

    于三郎说:“正是,请前辈赐教!”

    老翁说:“此去往东南行驶十余里,那里有座怪礁,平时隐没于水下,过些日子就会长高,伸出礁头来晒太阳,今天老汉见到它了,暗礁上银光闪闪,真是美极了!”

    于三郎听了无比兴奋,忙问:“有这种怪礁?前辈能带我们去看看么?”

    老翁说:“你们自己去吧,老汉没有闲功夫。”

    那老翁说完,驾着渔舟离开了无名礁。于三郎立刻招呼众劳工上船,向东南方向快速驶去。船行半个时辰,就远远看见了那座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帆船驶近礁滩,劳工们立刻爬上露头礁,走近那个深坑旁察看,只见坑的边沿珊瑚丛中,有指头般大小,晶莹透明的宝石。原来,从星际太空飞来的钻石球,就砸在这座暗礁上,由于火球剧烈碰撞冲击,掉下来的巨石全都变成了小碎块。于三郎和他的劳工们,在茫茫的沧海上,经过数月艰辛,终于找到了矿源,大家无不为之惊叹。医师安方奇米来到船长于三郎身边说:“说不定这就是你朝思暮想,一心要寻找的宝藏啊!”

    于三郎高兴得合不拢嘴,急忙指挥劳工们在珊瑚丛中,收集那指头般大略带浅蓝色,透明晶莹的宝石来。

    “又是毒矿吧!”有个劳工叫起来,劳工们听了望而却步。医师说:“没事,我过去也跟随大业主找过这种石头。”听医师一说,众劳工这才消除顾虑,纷纷在珊瑚礁丛中,收集着碎石块。

    于三朗赶过来问医师安方奇米:“怎么没有珍宝,尽是这类小石块?”

    安方奇米没有回答,露出惊喜的目光,翻来覆去察看着手中的石头。

    刘阿牛凑过来问:“医师,难道说这是银矿?”

    陈二皮接口问:“该不是金矿吧!?”

    “那比金矿好得多啊!”医师安方奇米说。于三郎不耐烦地说:“你说这玩艺儿比金子还贵,是哪种宝物,就直接说嘛!”

    众劳工聚精会神地寻找那透明矿石,一个个默不做声,想听医师说出究竟是什么东西。但医师仍不透露真情,他说:“只要我一说出这是什么矿物,海外的冒险家、探险队马上就会蜂踊而来争夺,我们这些人岂不成了刀下鬼么?我保密就是保大伙的性命啊!”

    陈二皮讥讽说:“说得那么神秘,你也许假装能人,根本就不认识这是什么矿物。”

    医师拾起地上一块石头说:”这叫金伯利岩层露头,你懂吗?它与透明矿石共生,我过去参加过这类矿物的开采。”

    于三郎将大伙找到的透明矿石集中起来,总共有一大碗,他用一个袋子装好,心中乐滋滋的,心想:以后总会弄明白这是什么珍宝,既然已找到珍宝,今后开采那是迟早的事,这下可以上报朝廷,给班临译使一个惊喜了!

    突然,这个珊瑚礁地震般地抖动了一下,惊得大伙不知所措,有的劳工还跌倒在地上。

    这时,天空中,黑云翻滚,一道电光过后,惊雷在头顶上炸响。海面上狂风呼啸,排排恶浪涌向珊瑚礁,停靠在海边那帆船在浪涛中颠簸摇晃。

    于三郎回忆起几个月前那场海啸,将自己的鱼船卷入了大海,至今心有余悸。慌忙高喊:“暴风雨来了,大家快上船离开这片海区!”

    劳工们拿着手中的工具,朝着帆船拼命奔跑,一个个涌上帆船。待全体劳工都上了船,随即起锚快速离开了这座珊瑚礁。为防止大风刮走帆船,他们从桅杆上降下了帆篷。帆船行驶到数里之外后,暴风雨骤然而至,劳工们全都挤进船仓内避雨。

    海面上狂澜滔天,帆船无法继续行驶,任其在恶浪中漂泊颠簸。那座无名珊瑚礁,这时已被汹涌的波涛淹没,沉入了水下。

    帆船在海面上随风漂泊,直至傍晚,风雨逐惭减弱时,漂到了一座岛礁边,只好在那里泊岸过夜。

    次日上午,一群劳工找到船长于三郎和医师安方奇米,吵嚷着谈到昨日经历的风险,大伙再三要求医师说出找来的究竟是什么矿藏,医生只好向众人说明,找到的是一种价值连城的钻石。大家听了欣喜若狂,纷纷要求以钻石当作工资发给每一位劳工,还说要将帆船驶回玳瑁邦去,强烈要求于三郎对船东维克利马的死亡和租用帆船给予赔偿。

    于三郎及属下的陈二皮、刘阿牛认为应该出卖钻石后,再发劳工们的工资,双方争执不下,商量没有结果。

    多年以来,于三郎带领大家寻找矿藏,虽说找到了价值连成的钻石,但毕竟只有碗大一包珍宝,他真舍不得拿出分掉,闹了半天也无法达成协议。后来,医师安方奇米调解说,给每个劳工分一粒钻石,作为参加找矿的全部工资,再赔付给船东维克利马的抚恤金和租船费等折合为十粒钻石,其余钻石应该属于三郎的三人所有。

    于三郎万般无奈,只好按医师的调解行事。当即发付了钻石才结束纷争。给医师安方奇米奖给四粒钻石,于三郎保管着余下的小半碗钻石,等待他租得船后,再离开帆船。

    有《葆叶杯》词为证,这正是:

    儿远把和龙唤,听见,求助暗礁升。祥龙亲自变渔翁,舟越海飞行。船到露礁察看,发现,得宝众欣盈。岛沉雷雨骤心惊,奔跑把船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