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刹不住的列车 » 第九章 难以言状

第九章 难以言状

    时光匆匆催人老,不仅催老了年岁,催老了容颜,而且催老了心境。父母已经不再是昔日那般有说有笑。老去的年岁老去的心境,覆盖了无忧无虑的笑容,如今也变得深沉,心境变得复杂。他们的需求也变得不再简单,曾经一省再省,一热再热的菜肴,一热再热的食物,如今食之无味,心境不好味觉也就不会好,心境不好很难满足胃脘的需要。他们的味蕾似乎已经失去了对食物的兴趣,而对骨肉亲情天伦之乐的渴望却越来越强烈。

    面对时光的飞逝,年岁的老去,心境的变化,克全虽然心知肚明,却无法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与他们沟通,只能静观其变。母亲慈眉善目,平时和蔼可亲态度温和,他试图与母亲交流,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关心她的生活起居。而母亲摆出一副少见的麻木不仁的模样,总是轻描淡写地回应:“一切都好,不用担心。”每次这样不冷不热的回答,让克全无所适从,即不能深谈下去又不能帮到什么,既无奈又担忧,他揣测母亲背后隐瞒着内心的秘密,是害怕给克全增加麻烦?还是害怕克全爱莫能助?

    克全想起和他们一起曾分享的那些年年月月,那些年轻的心态与老年的病情和平共处的日子,大家习以为常,以为开启了后半辈子的生活方式,心境平静而相处和谐。近些日子,母亲木讷寡言,甚至迟眉钝眼。克全跟她搭搭话,她爱理不理,却让克全不得不重新思考。他开始关注母亲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的表情变化,每一个眼神,试图从中发现她的真实感受。

    克全曾不相信老年人会有意无意的爱理不理,年轻的时候说话直来直去,年老的时候觉得曲尽其妙,耍起了心理战术。多日观察下来,克全现在相信了,简单而言也就是作一作罢了,看惯了克全这张老面孔已无新鲜感了,已找不到更多的语言可说。母亲有时自言自语,细细的分辨话音,不是再埋怨事就是在埋怨人,不是在埋怨以前就是在埋怨现在。母亲爱理不理眼前的克全,可能就是让克全知道,她是在无病呻吟,是在没事找事,想挑起一个事端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母亲没想到和眼前的克全挑事端,根本挑不起来,克全不会咋咋呼呼,也不会小题大做搞得家人们都紧张兮兮,时时和家人们通通气,让家人们都来关注母亲的近况和母亲的心情。克全反而遇事冷静,遇事深思熟虑,深深知道这一系列反应,是老人家接受不了以前是多么的热热闹闹,现在是多么的冷冷清清,是现在的孤独和寂寞的体现。老人家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陪伴,需要更多的温暖和安慰,克全把父母的近况与家人们通通气后,尽到了责任,取而代之的就是自己一马当先,谁让母亲经常提起:“克全一生下来,就认准了妈,就会叫妈呀!”

    对于目前发生的这一切,克全指挥不了别人,自己又无可奈何,找了许多计策,发现孙子兵法少了一计,三十六计装糊涂为上上计,选择装糊涂消磨消磨时间,让时间来平息这一切。

    时间一久,母亲终究沉不住气了。再见到母亲,母亲脸上一扫以前阴霾,僵住的脸活泛起来,她满脸笑容用挑逗的语气:“二弟,什么时候我们全家聚聚?热闹热闹。”看着母亲久违的笑容,看着母亲满脸的期待,克全知道这笑容带着渴望,需要打破孤独,打破困扰的寂寞。克全不能再装糊涂,糊涂只能装一时,既然母亲少了许多埋怨,只需简简单单的热闹热闹。克全决定要为父母做些什么,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欢笑和温暖。

    在父母的家庭中,克全是个排行老二的孩子,无论是在父母高兴时、生气时,还是有事相求时,他总是被母亲亲昵地称为“二弟”。这个称呼现实成为了他标签,在这个家庭中象征老二的地位,“二弟”的称呼也蕴含了父母对他的宠溺和深情。因为家里有个哥哥,父母很少称呼他哥哥或者大弟,一般直呼名字。这样一来“二弟”的称呼变成特殊了。

    对于克全来说听到父母称呼他“二弟”时,就知道父母有事需要办理,克全义不容辞有求必应。母亲需要热闹热闹也正是克全所想的,也正是他一直想要为父母要做的,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本来就是理所当然的。克全早已意识到随着父母年岁的增长,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从那以后,克全经常带着家人来到父母家,有时共进午餐,有时共进晚餐,聊一些社会新闻,聊一些突发事件,与他们共度时光,分享一下精神粮食,享受一下家庭的温馨的氛围。

    随着节日的临近,克全一家和父母的情绪也慢慢升温了,也逐渐发生了微妙的心里变化。为了庆祝这个重要的日子,克全事先预定好餐厅,和家人带上父母一起去一家有海边特色的餐厅。这家餐厅灯火辉煌,人潮涌动,饭桌上碰杯声,小孩们欢闹声,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大大小小鱼缸布满了大堂中央,克全推着母亲的轮椅,后面跟着父亲,鱼缸里鱼不用介绍,父母一眼就能认出来。因为父母从小生长在山东烟台沿海一带,对鱼的品种十分熟悉。父母看见这些活龙活现的鱼兴奋极了,样样都想吃,但看看价格不作声了。克全毫不犹豫的挑了一条大鱼一些海鲜,心想:有的错过了不会再来,既然来了就不要错过。他精心安排的餐厅,事先了解好的餐厅的格调,就想确保父母在节日聚会中感到热热闹闹。

    餐厅里的热闹氛围,带动起父母的高兴劲,父母的心情非常愉悦。他们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老家那边的大鱼和其它的海鲜,边津津有味地谈起过去的时光。父亲回忆起小时候跟着大人后面去贩卖过鱼,肚子饿了只能忍着,啃几口苞米,哪舍得自己吃鱼。父亲几口酒下肚,话闸子打开了,畅谈起小时候受骗上当的囧事,和遇见打抱不平乐于助人的趣事。母亲听着父亲的话说:“你看看几十年了,你爸小时候的事连我都不知道。”可以听出母亲不是埋怨,可以看出母亲满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光彩,,可想而知,母亲心中也感到了无比的喜悦。

    在这欢乐的气氛背后,他却冷静的掩饰内心深处的忧虑。因为父母年迈体弱,行动变得不再利落自如。一顿美好的晚餐只是一次美好,这份与家人共度的欢乐只是片刻的假象。这个假象能维持多久,是个未知数,父母亲还能健健康康的走多远,也是未知数,父母的生命列车还能开多远,更是未知数,要想刹住这辆生命列车,让父母停留在这美好的时刻,上帝也不可能。

    聚餐过后,大家余味无穷,说说笑笑走出餐厅的大门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父亲走下最后一格台阶时,突然一脚踏空,身体摇晃着慢动作似的倒了下去。克全紧握扶住母亲轮椅不敢松手,克全太太则去扶住父亲。又在众人的搀扶下,父亲才慢慢起身。

    “我没事,”父亲试图掩饰自己的不适,“可能是被什么绊了一下。”他在克全太太的搀扶下,挪动着脚步走向车子,几乎是爬进了车里。这一幕让克全深感心痛和无助,好好的一顿聚餐,好好的一次热闹,差一点演绎出了悲剧,克全的脊梁骨凉意嗖嗖。

    这一夜,克全和家人的心情都异常沉重。父亲虽然表面上显得平静,但克全深知老年人身体状况的脆弱,有很多老人一倒不起,和老人在一起不能一步不小心。他回想起小时候,父亲曾无数次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坚实的靠山,而如今,这位曾经强壮的山东大汉身体状况令人堪忧。

    夜深人静,克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千愁万绪。他脑海中不断轮番浮现出父亲慢慢倒下去的身影,浮现出父亲肩上扛一个孩子,怀里抱一个孩子魁梧强壮的身影,那些过去的点点滴滴在脑海里涌动。现在他担心父亲的健康,担忧未来的日子。

    第二天一早,克全发现父亲的额头出现了一块淤青,心中不免紧张起来。“您头上的伤怎么样了?要不要紧?”他关切地问。父亲轻松微笑着回答:“没事的,昨晚不知道怎么碰到了凳子。”他好像心不在焉又好像话不对题的回答。

    克全听着父亲的话,心里顿时明白父亲是在试图安慰他,让他不要担心。为了不让大家感到不愉快,父亲编造了这个理由来解释自己的伤势。这种爱是多么深沉,多么伟大!

    父亲摔跤后的第二天,他还能编出那套话,他的逻辑思维那么清晰,虽然显示出没有大碍,但他清晰的思路也不至于忘了隔天的事,这不是糊涂,而是聪明人装起糊涂。他以山东大汉的坚韧性格,独自承受了一切。

    时间列车在父母的生命旅途上,开过了九十个年头。他们虽然下床走动的时间少了,但在小范围内还是可以活动活动,做些简单的事。如果再像上一次外出热闹热闹,对这个年纪来说,安全实在难以保障。

    为了确保父母的安全,克全暗暗下了决心:无论他们找何种理由要求外出,他都将不吭不响,或者来个坚决反对。在这个年纪,安全比生命重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他深知时间的宝贵,也深知生命的宝贵,不想让任何意外打破他们时间与生命的平衡,打破他们平静的生活。

    克全的决心和关爱让父母得知了那是好意。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克全这样懂事的孩子陪伴在身边,是他们最大的安慰。而克全也将继续守护着他们,直到永远。

    克全也想着法子不让父母的生活枯燥,一天克全带着贝贝踏上了探望父母的旅程。

    克全心里明白,父母年纪大了,经常待在家里,难免会觉得寂寞。他担心父母的日子过得太单调乏味,所以决定带着贝贝去看望他们。一方面可以换个方式陪伴他们,让父母感受到新鲜感;另一方面,贝贝的活泼可爱也能给父母的生活带来一些乐趣,算是解闷的一种方法。

    克全带着贝贝到了父母家,没想到贝贝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进门就兴奋不已,欢快地登上楼梯,一见到父母就会亲切地叫两声。而现在贝贝来到父母家。贝贝和父母好久不见,不但没有欢快地互动一番。而是两眼端详父母片刻,温顺地走到父母面前,轻轻地摇着尾巴,东闻闻西嗅嗅。它还用前爪在母亲的脚脖子上轻轻扒拉几下,知道这是熟悉的气味,熟悉的亲人,最后安静地趴在母亲的脚边,一双蓝色的眼睛注视着母亲。

    “贝贝真乖,没见过这么乖的哈士奇,”母亲抚摸着贝贝的头,满脸舒服的表情。

    “怎么这么温顺?怎么没以前那么活蹦乱跳的?”父亲看着安静的贝贝,轻声问道。

    “你看看这二弟,”母亲指着克全,“他的白发也多了起来,别说贝贝了,自然不如以前那么有活力了。”她又笑着说,“你想想儿子有白发了,还不见老吗?”母亲的话意味深长,一语三关,既提到了克全的年纪,也暗示着父母自己也老了。

    “我还是个孩子呢,有你们在,我就永远是个孩子。我们不老,你们也不会老。”克全回应道。听到这话,母亲开心地笑了。克全曾多次在不同的情境下说起这些话,父母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感慨。

    尽管克全在母亲面前始终是个孩子,但经常有人称他为“老先生”。在父母面前,他自然而然地觉得自己永远是个孩子,哪敢自称老者。有父母在,有他们挡在自己的前面,他觉得自己永远不会老去。

    与此同时,贝贝也展现出它神奇的力量。它不仅能够陪伴自闭症儿童走出抑郁,自然也能改善老年人的情绪。与狗狗的互动让父母的心情变得轻松愉悦,话题也渐渐多了起来。他们聊着家常,分享着生活的点滴。

    贝贝去过父母家几次,母亲的心情明显变得开朗了许多。她开始经常提起往事,回忆起贝贝年轻时的欢蹦乱跳,每一次提及,她的脸上都会绽放出喜色。话题的范围也逐渐扩大,从贝贝的趣事到家常往事,再到周围亲朋好友的近况,她都愿意分享。

    而最让克全感到欣慰的是,母亲一见到他,就经常夸赞和问候克全的太太和女儿,以及他们家乖巧可爱的狗狗贝贝。每当克全解释完之后,他总是回答母亲“我们都好都好,都没事,只要您们也没事,大家都好就好。”来安慰父母,像是一颗定心丸,让父母的心安定下来。

    没过多久,贝贝也不愿意出远门,有时出去没走多远,就趴在地上休息。现在的它变得有些慵懒,在家里常常趴在窗边,一双蓝色的眼睛注视着窗外发呆,偶尔看到走近窗户的人吼二声。如果拿出以前的玩具再给它时,它也只是叼在嘴里走两步就放下了,对曾经喜欢的玩具也失去了兴趣。倒是它的脾气变得温顺起来,不再像以前那样调皮捣蛋。

    贝贝这样的情况,自然而然去不成父母家了。父母听到克全介绍贝贝的情况,和贝贝活动能力退化,只能做一些小动作,父母的心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郁闷,但表面表现出苦涩的笑,尴尬的笑。这种笑是如此的扭曲和僵硬,掩盖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尽管如此,内心却始终想摆脱这种束缚,不想被无形的枷锁紧紧捆绑。

    谁说不是呢?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闷和无奈,而这种苦闷的笑,尴尬的笑,便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矛盾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