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剧透历史:李世民要抓我做女婿 » 第一百三十五章 贺电

第一百三十五章 贺电

    “陛下,有贺电!”

    此时,一眼望不到边的庞大军队排成蛇形,正缓缓行进在一片干涸的大地之上。

    李世民的车架前,张阿难从通信兵手中接过一张信纸,恭敬的来到了李世民跟前。

    “是哪边传来的消息?”

    “回陛下,是北边的‘海拓团’传来的捷报。”

    闭目养神的李世民微微睁开双眼,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起身站在车辕上放眼望去,入眼尽是茫茫的戈壁滩,也就是低处的石缝里,偶尔可见一抹绿色,近处裸露的石头山上,连草根也无。

    更远处,完全由石头堆叠而成的大山,如同一头沉睡的洪荒巨兽,就这么横卧在大地上,光秃秃的,黑黝黝的。

    大山的机理仿佛是铁铸的一般,传递着一股亘古的荒凉与寒凉,也就只有隐入云层的山顶上,多了一股不一样的纯白亮色。

    干冷的风顺着山势往下吹来,仿佛要吹进人的骨子里,李世民下意识的紧了紧身上的大氅。

    目光的尽头,三三两两的滩羊散漫的在石缝里寻觅,苍青色的天空上,连半只孤鸿也无。

    日头毒辣得晕眼,却仍旧只能顾及半面,向着太阳那边,被晒得火辣辣的疼,背着阳光,那一面却是彻骨的寒。

    “这塞外还是太过荒凉呀!百姓苦矣,何不早日归附我大唐?”

    李世民收回悠悠的目光,这才看向一旁的张阿难。

    “既是捷报,看来那丫头还是有点本事嘛!念吧!”

    “念给我听听,看看镇的海拓团究竟有如何表现。”

    他的面上也不禁带上几分期许之色。

    “奴这便念来。”

    张阿难展开手中的信纸。

    “

    陛下,圣安。

    我海拓团北进以来,昼夜勤练不缀,未敢忘其使命,二月中旬,便抵达两国边境。

    我部奇兵突袭,星夜兼程,直插敌军腹地咽喉。

    借天时地利人和,以天降暴雪为掩护,趁敌军不备,一举建功。

    历时两日不足,已经拿下敌人王庭,诛其首恶,余者皆降。

    通告各州府,皆是望风而降。

    现局势已初定,特上此喜报。

    现在条件已经成熟,可派领工匠,于平壤城外,营造港口,船坞,水寨。

    用以进行下一步的水军训练。

    同时,下一步将肃清周围势力,安定后方。

    ……

    信件很长,里面包含的信息也很多,李世民凝眉思索片刻,既然李彩堂已经拿下了高丽,那边也有合适的港口所在地,那下一步的计划便可以提前展开了。

    他斟酌着语句,面对一旁的张阿难道。

    “直接给工部尚书裴记发去电报。”

    “让他从各地抽调营造船厂的人手,组成一支队伍,立刻北上协助海拓团进行基地建设,海拓团的计划很重要,务必不容有失。”

    踌躇片刻,李世民又对张阿难吩咐道。

    “还有,给海拓团回电。”

    “他们第一步工作进行的很好。”

    “告诉李彩棠,朕很想她。”

    张阿难领命,正要转身离去,身后却再次传来了李世民的声音。

    “还有一件事,让杨茹卿把她手上的佣兵团撒出去,肃清粮道上的贼匪与流寇,务必保障粮道安全。”

    在他目光的尽头,依稀可以看到一群黑点,正将那原本悠闲吃草的滩羊团团围住,想必那并非是牧民。

    “现如今,我们大军深入戈壁大漠,保证稳定的补给线,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半点马虎不得。”

    “是!陛下。”

    “那你还杵着干嘛?还不赶紧去?”

    “额...”

    ……

    目送着张阿难骑着马儿往前面。通信兵所在的队伍赶去,李世民倚靠在马车边上,静静的望着窗外,目光悠远。

    李世民所带的二十万大军,此时已经从长安城出发半月有余,此时才堪堪到达边境,向北便是东突厥境内。

    去岁,领着大军将东突厥横扫,现在大地上已经鲜有人烟。此时,活跃在这片土地上的,也就只有小股的流匪,他们大多数是之前趁乱藏进了天山深处的东突厥残余势力。

    也有一部分从其他地方迁徙而来的游牧部落,这些都是不安定的因素,要想整治,还得耗费许多的人力物力。

    最终说回来,最缺乏的始终还是人口。不是那种逐水草而居的人,这些部落在草原上游荡,始终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这片土地太过于广袤了。

    要想各个地方迅速的响应,还是要想办法把人口给固定下来,如此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

    这荒芜寂寥的大平原上,或许确实无法进行大规模的耕种,但想来矿藏却不会少。

    “还是要把铁路修起来呀。”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让裴寂先把铁轨给生产好,至于劳动力的事,他来想办法,古思通的红胡子人长得又高又壮,想来是个不错的铁路修筑工。

    长长的队伍行走在迤逦的古道上,这是从大唐通往西方的经济命脉,古老的丝绸之路。

    太平年间,这条商路上整日通行着往来不绝的驼队。

    他们联通着东西方两个世界,交换着茶叶、丝绸、精美的瓷器,同时也为大唐输送着源源不断的香料,财帛。

    修通这条铁路,不仅仅是对地方的长治久安有着巨大的助益,其更大的作用便是地区之间的物资和财富交换。

    队伍继续往前,通过光秃秃的石头峡谷之后,前方一望无际的沙丘,便出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李世民摊开身前的羊皮地图,远处,横亘在天地间的山峰,与地图上小小的一笔对应。

    “沿着这片沙漠的边缘穿过去,便是西突厥了。”

    此处地处,几方势力的交界。

    现在东突厥名义上是属于大唐的势力范围,但苦于人手、兵力的缺乏,实际东突厥境内并无驻军。

    属于东突厥天山脚下的草场,如今正让杨茹卿手下的雇佣兵军团经营着。

    主要是生产马匹的草料,以及为大唐培育马匹,对于整个东突厥原来的土地,大堂的控制力度并不强,因为这些地方有着大片大片的无人区。

    由于交通的闭塞,目前来说,并没有增派驻守人员的必要性。

    而紧挨着东突厥的便是西突厥和吐谷浑,吐谷浑在去岁末,派遣使者来向大唐表示了臣服,眼下便是到了他们出人出力的时候。

    若是他们胆敢说一个不字,那便正好遂了李世民的意。

    西突厥是一个游牧民族,它是由各个部落联合起来的一个部落联盟,他的存在严重的威胁了大唐的商路安全,所以,他成了李世民这次御驾亲征的第一个目标。

    要打造大唐的神话,少不了这一帮老朋友的加入。

    只是这个老朋友不知道有没有想我,这一路,山高水远,想来他们见到我应该是很高兴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