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24章站长讲故事(2)

第24章站长讲故事(2)

    大家好!现在接着讲故事:

    三

    行走于冬天的祁山禄水之间,无论走进哪一个屋场,围炉一坐,总能喝到乡亲泡好的一杯热茶,嗑着炒香的甜槠子,听一段令人感动的女红军故事。连日来的采访,感触颇深,我想让单位年轻人也参与到采访队伍中来,于是2022年1月14日一早,我在单位群里问谁愿意同行,王庚秀同志第一个报名,我内心欣喜。祁禄山镇领导刘炳发同志也不辞辛苦,继续带领我们走村入户。来到祁禄山镇邓屋村村部,干净整洁,围墙上夺目的宣传标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给人一种无以名状的亲切感,此时村书记笑脸相迎,瞬间暖到心里头。初来乍到,一个照面,如沐春风,便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心想这里一定能找到有故事的人。村书记陈小球径自把我们带到邓屋村老屋下组袁二秀奶奶家里,听她讲红军游击队员张小妹的故事。袁二秀奶奶出生于1933年,今年89岁,1953年嫁到这个村时,张小妹已经在8年前已经去世了,她所知道的张小妹都是村里的老人讲给她听的。她说张小妹参加了牛岭战役,1935年1月28日,红24师和独立三团、独立十一团及赣南地方武装五、六千人,进攻驻守在牛岭的粤敌第一师一个营,由于指挥失当,红军遭到重大损失,张小妹和另外两位女红军与大部队失去联系,她们一起撤退到马岭附近,在猪栏门的河坑里隐藏时被俘。

    被俘后,敌人对张小妹施以酷刑,严刑逼供,打地雷公,十个手指头被竹签锉得血肉模糊。有一个好心的村民看着张小妹太可怜,冒着杀头的危险拿来烟膏帮她包扎,被铲共团的头领狠狠地踢了一脚,半天也直不起身子来。敌人又把张小妹押解到区公所公开拍卖,警告张小妹要嫁人从良,继续做“土匪婆”便要砍她的脑袋。结果张小妹被一个乡绅买下,安排她嫁给邓屋村的邓狗女。邓狗女四兄弟,排行老大,家里穷得响叮当。张小妹看着邓狗女也是穷苦人家,既然暂时找不到大部队,不如暂时住下来见机行事。再说,国民党卷土重来,又推行“保甲制”,哪里有路可寻?国民党规定任何一家要证明自己的“良民”身份,需要找到四家作保,保证不“通敌”,不收留一切嫌疑分子。不能找到四家作保的家庭全家灭门,五家连保连坐,“如有敌情”不举报者,也要灭门。一家犯事,除该家毁家灭户之外,其余四家也“杀无赦”。

    到处都是白色恐怖,根本逃不出去,张小妹眼看邓狗女也是穷苦本分的老实人,一段日子以来,还悉心照料自己,自己十个手指头的伤也日见好转。人心都是肉做的,这日子一长,张小妹也承担起了做妻子的责任。几年的时间,张小妹连生三个儿子,本来巴望着这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不料邓狗女又患了病,不久撒手人寰。一个没有了男人、双手还残疾的女人,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张小妹总不能眼看着几个孩子饿死,便将其中的两个儿子过继给本族的近亲。不久,浑身伤病的张小妹也离开了人世。村里人和讲故事的袁二秀奶奶都不知道张小妹的生卒年。近日,本人得知张小妹有个孙子叫.桥发,是雩阳县科教体局的干部,联系上后我拜请他查查奶奶的生辰,才知张小妹生于1913年,1945年去世,年仅32岁。.桥发说,解放后组织上有人找过张小妹,未果。如果张小妹泉下有知,也该含笑了。如果她知道现在的邓屋村还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征步道上的一个美丽乡村,一定能笑得夏花一般的灿烂。

    四

    在邓屋村采访袁二秀奶奶的时候,她数次提到王秀英的名字。王秀英是赣.县大埠人,参加牛岭战役被俘,是在马岭公开拍卖被俘的三名女红军之一。王秀英被祁禄山坑.溪村斜下组一个中农家买了,丈夫叫张绳祯。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曾在洪.都机械厂子弟学校任职。儿子希望王秀英夫妇到南昌生活,但王秀英始终不愿离开祁禄山。她曾任祁禄镇的妇联主席,1991年去世。有人清楚地记得,每个清明她都会去国民党曾屠杀伤残红军的乌石坑大哭一场。乌石坑是安前滩钨矿附近的一个山坳,安前滩地下都是钨砂,苏区时期是重要的钨砂采矿区之一,为奠定中央苏区的经济基础作出过重大贡献。毛主席的诗“风景这边独好”,内涵之一讲的就是战略上巧妙运用钨砂经济与政治的关系。安前滩钨矿就是“风景独好”的其中一个战略支点。王秀英家住坑溪村,为什么每年清明迢迢走到乌石坑去哭一场,不言而喻,她是为了悼念战友,这里曾是红军的后方基地,又是被屠戮的战友忠魂安息地。

    想到每年王秀英祭奠战友的方式,使我也很想找到王秀英的墓地祭拜一下。王秀英的侄儿张其祥说,伯母的墓地就在他们家正对面的山脚下。我们走过一段300米长公路,穿过一块茶梓林,便到了王秀英的墓地前。没有准备菊花和米酒来祭拜,我说,我们一起跟老红军鞠个躬吧,刘炳发同志和王庚秀同志齐刷刷跟我站成一排,心中默念: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礼毕。张其祥直愣愣地看着我们,大概第一次有外姓人来祭拜的缘故。我们三人行完鞠躬礼后,才敢仔细察看墓碑上的碑文。碑文上没有写老人的出生时间,只有去世的时间和老人的姓,如果不是她的侄儿带着我们,找到墓地也不敢确认这就是王秀英的墓地。我心里头闪过一个想法,我对张其祥说,要在的坟头上加一个红五星,让每一个路人都知道这是一座女红军墓。张其祥微笑着点头,眼里泛着光。

    “天相雩阳,绳绳继继”是张家人写在祁禄山井塘庙碑文上的一句话。王秀英的丈夫张绳祯正是“绳”(mǐn)字辈的张家人,他的墓地就在王秀英墓地的左侧。王秀英的侄子说,伯父伯母是同一年前后一个月去世的,虽然伯母是被卖到我们张家的,但我们张家人都很敬重她。大概王秀英在红军队伍里受过教育的福德滋养着张家人,一家人丁兴旺,个个诚直朴厚,张家人是捡了一座宝藏回来。此时《诗经·周南·螽斯》的诗句在我心头唱了起来: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五

    三位被俘被卖的女红军的遭遇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一个缩影,她们继续革命的理想再也无法实现,残酷的现实让他们与革命战友失联,更无从了解她们的战友走到了陕北,走向了抗日救亡的前线.......但一个接受过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的女红军,纵使被卖,也坚信那个卖她的政党和政府必将在她的耻辱面前,充分暴露出制造这种耻辱的、魔鬼般的胎床,她始终相信这是敌人的丧钟。战友们继续14年的浴血奋战,1949年的中国,正如她们的青春所愿,终于迎来了新生。这些淹没在大山深处,曾被人们喊做石城婆婆、赣.县婆婆、兴国婆婆的女红军游击队员,她们绚丽的青春和坚守的功德将永远铭刻在“登贤”的丰碑上。

    这个县博物书记管冬梅采写感人肺腑的红色故事就讲解完了,谢谢大家聆听!

    掌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