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20章主任直播(2)

第20章主任直播(2)

    各位家人、朋友大家晚上好!

    经过预热,今晚的7点直播现在开始,这次要向大家讲解的主要内容是《毛泽东对四县边界特区委及红军工作的意见及指示指示信》,全文约3000字,就党应如何对待流氓、钨矿工会对待英美公司策略、边界特区委召集特委扩大会或全区代表大会、边区土地分配、如何发展扩大边区革命武装、边界特区委与红四军四纵队行动配合等6个问题,分别提出了详尽意见,作出了具体指示。

    谢谢进入直播间的成功、一路阳光,欢迎您们的到来。

    第一,关于如何对待流氓问题。所谓“流氓”,实际为流落城乡无家可归、无业可事的流氓无产者。毛泽东在会昌县城召开的“仁风山调查”会上,曾通过刘义顺的汇报,了解到安、于、会、赣四县边区游民(赌博为生一事不做的)约占总人口10%左右,盘古山矿工中甚至党内队伍中,存在很严重的流氓意识,有一名党员竟然将组织交给他前往赣州兑换现金的黄金手镯谎称“被抢劫”,而私吞公款。为了减少流氓对革命队伍的危害,四县边界特区委积极动员钨矿工人加入红二十二纵队以调换流氓。四县边界特区委在5月1日给红军前委的汇报信中,曾报告了这一做法。毛泽东代表前委对此给予充分的肯定。指示信开头就说:“五月一日来信照收。二十二纵队以工人调换流氓的政策是对的。四军派去的人要加紧训练,要特别对他们中间有希望的份子多与谈话,使那些坏分子孤立不敢公然作坏事。”接着,指示信告诫边界特区委:“你们那些地方的党,不仅要防止富农侵入还要防止流氓侵入。”指示信强调指出:“我们不是站在资产阶级地位反对流氓,那些富农得权的地方他们是反对流氓的,他们是把打流氓如同打土豪一样地打的。我们的观点完全与富农相反,我们是同情于流氓的阶级地位的,我们是承认流氓有革命性的,在农村斗争初期时,流氓还是革命的先驱者。”既然流氓具有一定的革命性,为什么还要反流氓呢?指示信从理论上对此阐述道:“我们所反对的是流氓的思想——流氓的政治主张,他们是大烧大杀大抢的,他们是个人享乐主义——大嫖大赌大吃大喝的,他们是,流寇主义的游击政策,他们忙的不是建设政权和分配土地,而是扯起红旗子到处乱跑。这些主张和行动,都是与我们的主张和行动不对的,所以我们要坚决的反对这些主张和行动。”既要动员和准许流氓参加革命,又要反对流氓的思想,那么对流氓应当采取怎样的政策呢?指示信提出:“我们要准许流氓分得田地,要准许流氓参加适当的工作,要准许他们有苏维埃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要给他们以戒脱鸦片和赌博的犹豫期间。”“我们对于流氓的策略是积极的争取他们,把他们的力量用于对统治阶级的斗争,但同时知道他们由于他们的经济地位(失业)所产生的政治主张是错误的,不要他们在红军赤卫队及苏维埃中占多数;不要他们在一切地方居领导地位,除非他们在斗争中洗刷了错误观点的人。至于党内要坚决防止流氓成分的增加如同坚决的防止富农一样。因为富农多了就成了国民党,……流氓多了就成了‘土匪党’。边界特区(流氓占人口百分之一的地方)要引以为戒。”指示信批评了一些地方党组织错误对待流氓的做法:“那些不给以流氓的政治权利(许多地方),或不分田地与流氓(许多地方),或于做娱乐会时,除装一个土豪,于他身上贴个‘打倒土豪劣绅’的条子之外,又装一个流氓,于他身上贴个‘打倒流氓地痞’的条子(吉安之陂头),这些都是表示资产阶级思想,我们是不赞成的。”

    谢谢关注!欢迎大家聆听。

    第二,关于钨矿工会对英商和商人小贩的政策与策略。毛泽东在作“仁风山调查”时了解到,仁风山和大余西华山的钨矿开采权和钨砂收购权,均由美国公司垄断;但英国公司也要分一杯羹,在广东和平、平远两县设有分公司,派人到仁风山收购钨砂,只不过英国公司不敢公开与美国公司争抢钨砂,只有在美国公司不能来到山上收购时,才上山来收购些钨砂,而且收购价格比美国公司高出许多。英国公司的收购活动有利于增加矿工收入。所以,安于会赣四县边界总工会成立后,发布了一个对英商的宣言,倾向于支持英商提出的“自由营业”要求。刘义顺在5月1日给红军前委的信中,汇报了这方面的情况。对此,毛泽东在《前委给安于会赣四县边界特区委信》中答复说:“钨矿工会对英商的宣言,在政略的大体上,没有什么错误,只有两点小一点的是那宣言的缺点。一是在这个宣言中还是要说:‘英美两公司同样是剥削工人的’,并且要举出英商因为没有得到包办权,表现的罪恶不如美商之大。而英商主张‘自由营业’是于工人有利的,所以工会也同样主张(不是‘赞成’);二是对于商人和小贩(注)5的策略从前虽然有些错误,我们却不能对着他们在文书上‘承认错误’,因为他们是资本家,我们要提防他们拿了这句话下回进攻我。们。我们的措词应该是:‘从前本会对付商人和小贩的策略措施,有些与实际情况不甚切合,在商人小贩承认从前错误,服从本会主张的条件之下,本会可以酌予修正’。这与有时我们对工农群众承认错误(如曾经大烧大杀过的地方)完全不同。因为工人是我们自己阶级,农民是我们自己朋友阶级,商人小贩则是敌人阶级。我们对工人和农民公开承认错误,不是唯心的‘改过’,而是为了争取那些脱离我们的群众,使他们重复回来,只有好影响,没有坏影响的。你们对于黄沙的农民就应该这样做。对于资本家的商人和小贩,甚至帝国主义的英商,则时时刻刻要占着地位,时时刻刻防他们反攻。”毛泽东的这些意见,完全切合仁风山矿区工人斗争实际情况,是正确的。

    谢谢家人们支持!

    第三,关于召集四县边界特区委扩大会或特区党代表大会问题。毛泽东通过“仁风山调查”,了解到在四县边区,党组织仅在山上有点基础;在乱石、茶梓还是党与农会分不清楚,乱石有钟元璋一类的地主在党内,茶梓听说颇有些流氓;党的指导机关不能领导党员,党员与农会会员没有区别。毛泽东认为这种状况必须迅速改变,因而在指示信中要求:“特区委要即速召集扩大会或全区代表大会,这个会的任务是:(1)检阅从前工作,纠正从前错误;(2)改造指导机关;(3)布置全区工作——怎样分配土地,怎样建设苏维埃,怎样组织赤卫队和扩大二十二纵队;那些没有暴动的区域,怎样去发展党与群众的组织,怎样派游击队去收缴反动武装,发展群众武装。以上这些,都要在这个会议里头讨论决定的。”为帮助特区委开好这次会,指示信还具体要求:“这次会至少要开一天,事先特区委要有准备,对于改造特区委及各区区委要准备名单。这种全特区的会议,在你们那种斗争紧张的区域,至少每两个月要开一次。此外凡属重要些的问题,都要经特区委讨论决定,把决议案报告南路行委;各区由各区委讨论决定,把决议案报告特区委;各支部由支委讨论决定,把决议案报告区委(不会写字的口头报告),以建立一贯的‘集体指导’精神,极力减少个人领导。”特区委“要以仁风山有训练的工人党员派往区内各地,去创造支部,领导农民”。指示信的这些要求,完全符合四县边区实际,对于加强边区党的建设非常具有指导作用。

    谢谢!进入直播间的各位家人,请点赞关注,点赞关注不迷路,下次可继续听我讲《仁风山调查》的始末。

    第四,关于边区土地分配和苏维埃政权建设问题。毛泽东通过“仁风山调查”,了解到四县边区各阶级占有土地情况如下:在乱石,地主占50%,公田占30%,农民占20%,农民苦得很;在禾丰,地主占60%,公田占10%,农民占30%,农民生活亦是苦得很;在大江头,田地很集中,地主占70%,除去公田,农民占有土地非常之少;在丰田圩,田地70%是地主的,公田又占10%,农民不过20%;在仁风圩,地主占60%,公田与农民各占20%;在庄埠,公田占30%,农民占20%,其余50%都是地,主的。总括各处,地主和公田占80%,农民占20%。因为农民占有土地很少,所以贫苦阶级(不够食的)占75%,中等阶级(够食的)占20%,富裕阶级(有余的包括地主富农)占5%。因此,毛泽东深感四县边界特区委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应该是尽快建立苏维埃政权,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贫苦农民。在给四县边界特区委指示信中,毛泽东明确要求:“仁风、乱石、茶子应该限令他们数天之内分完田地,组织成苏维埃,建立起‘赤卫队’网(所有十六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男女壮丁一概编入,由乡到特区各级指挥机关,隶属于各级苏维埃的军事部)。仁风附近几十里内是原有斗争历史的,要使工作很快深入。这些地方一深入,四围的地方就飞快受到影响,扩大也飞快。分配土地是农村斗争的中心问题,特别要快。那些群众很快的起来,反动势力很快的消灭,而没有组织农会的地方,应该一起始就组织苏维埃,不必经过农会阶段。”毛泽东提出的这些要求,与同年2月7日至9日在吉安陂头召开的红四军前委、红五、六军军委和赣西特委联席会议上提出土地革命“一要分,二要快”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谢谢关注!

    第五,关于发展群众武装与扩大红军问题。毛泽东在会昌县作“仁风山调查”时,了解到安、于、会、赣四县边区此前虽然开展了工农革命斗争,但没有建立革命武装,致使斗争不能取得胜利。在会昌城,红四军帮助中共四县边界特区委建立了红二十二纵队,但红军来不及帮助各地建立群众武装。5月4日,毛泽东从边区所辖桂林江一位革命群众口中,得知四县边界特区委要将桂林江革命群众手中的几支枪收缴去,充实二十二纵队。毛泽东认为这种做法不妥,不符合前委3月18日第三号通告的要求,因而在《前委给安于会赣四县边界特区委信》中,再次重申了扩大群众革命武装的重要意义和扩大正规红军的正确途径。《前委给安于会赣四县边界特区委信》最后说:红四军第四纵队5月8日从禾丰分为两路去安远,一路走唐村、长沙堡、金沙、金石;一路走桂林江、水东天心、黄坑、上下坛去安远城。两路都沿途工作前进,5月13日到达安远城。前委要求四县边界特区委与红四军第四纵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共同讨论研究红军应该去攻打哪些地方的反动派,开展群众工作,以使特区委领导群众的动作与红四军第四纵队的动作合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