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3章世外桃源

第3章世外桃源

    申姑娘头上有两只蜜蜂,一只在头上盘旋,一只已停下,而兴高采烈的她却一点吝也不知道。

    “站住,不准动,申姑娘。”炳宣喊话。

    申姑娘被突然一叫吓了一跳。

    “怎么啦,狗追来吗?”申姑娘惊愕的说。

    “比狗还厉害,两只蜜蜂在你头上盘旋,猛的一针,痛彻心底。”

    申姑娘一听,花容失色,赶紧搔首弄姿,想要赶紧摆脱追踪者。

    “不准动,把手放下,一动小精灵就雕你一下,随后,这只工蜂也就牺牲了。”

    申姑娘一听,赶紧停下来,一副既惊又怕,任人宰割的模样。

    “蜜蜂飞走了吗?刘委员。”

    “一只已经飞走了,一只还在上面扇动着翅膀,看来工蜂也喜欢花姑娘。”

    “因为我有蜜呀,有香啊。”申姑娘恢复了俏皮。

    “主要就是蜜蜂很色,看见了路上的女人花,也要上去采。”

    “刘委员,你真坏,比喻不恰当哈。蜜蜂是闻到我身体香,才叮上的,哎呀!还在我头上动呢。”

    “没事,你只要不伤害她。它也不会伤害你的。”钟师傅坚定的说。

    “你低下头,利用空气流,把它吹走。”炳宣教她。

    申姑娘听到,猛地蹲下去了,头上的蜜蜂,被头发和气流冲动,嗡的一声飞走了。

    “飞走了。”视力杠杠的炳宣看见一道弧形掠影说。

    “吓死我了,哎呀,腿都软了,刘委员,赶快拉拉我。”申姑娘发出求救声。

    站在侧面的炳宣不说话,伸手拉住申姑娘,用力一拉,呼的一声,申姑娘起来了。

    “啊呀,那是防晒衣,我还在地上呢。”

    “哦,我说那么轻,我以为你成仙了。”

    说完,重新五指扣住沈姑娘的手,用力把她拉了起来。

    “这么重,难道腿真的软了?”

    “我没有骗你,绝对是真的。”

    大家哈哈大笑,这真是蜂立头上面,脚弯膝下软。

    大家继续往上走,只见梯田形山坳里,一排一排的客家民居撞入眼帘。

    炳宣边走边给黄总和王总介绍。

    高山下的客家一厅四室民居,每一栋都带有一种独特的年代感。这些民居采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如木材、石头和土砖等,经过时间的洗礼,这些材料的光泽逐渐变得暗淡,却也增添了一种古朴的韵味。

    你们看,民居的布局非常有特点。大家进入房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厅。大厅是家庭成员聚会、用餐和交流的地方,也是接待宾客的主要场所。在大厅的两侧,是一排排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功能和用途。例如,这房间是卧室,这房间是厨房,这房间是储藏室等等。

    炳宣接着说,这些房间的布置非常简洁,但又不失舒适和温馨。家具和陈设都是以实用为主,没有过多的装饰和奢华的摆设。每间房间都有一扇窗户,保证了通风和采光。此外,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门,可以方便地出入大厅和其他房间。

    房屋的后面通常有一个小院子或花园,可以种植一些蔬菜和花卉。院子的周围通常有一排排的篱笆或围墙,保护着家庭的安全和隐私。

    总的来说,我们赣南客家一厅四室民居的布局非常实用、舒适和温馨,体现了客家人注重家庭凝聚力和家庭生活的价值观。这些民居是传统客家文化的瑰宝,也是人们了解和欣赏客家文化的宝贵资料。

    “刘委员懂得真多,我都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炳宣的话一停下来,申姑娘就插话。

    “除了小曾,你们都是外地人,而且都是年轻人,根本很少看过这种客家民居,更不清楚里面的布局了。”

    “这种房子住起来冬暖夏凉。还别说,夏天晚上都还要盖簿棉被,中午偶尔吹吹风扇,空调根本就不用装。”钟师傅补充,并挥手招呼大家坐下。

    “这里真是世外桃源。”黄总由衷地说。

    “确实是,现在我们都还点灯呢,没有通高压电。”钟师傅边倒茶边说。

    “那你们用什么电看电视,给手机充电?”王总好奇。

    “房屋旁边有山流水冲压发电机发电,最近还在房顶上装了太阳能,可以很方便用电了。”一个健硕高挑身形,皮肤黝黑的女人发声。

    “给黄总、王总、刘委员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是我老婆。她在这里养蜂。”

    大家正打着招呼,又进来一个年长一点的男人,手里捧着一把山李,青皮红肉,十分新鲜,放在桌上,笑呵呵地招呼大家吃。钟师傅又介绍说,这是我父亲,家里养蜂主要靠他。

    “老钟师傅,您好!我带外省的团队来这里考察线路,等一下还要小钟一起给我们带带路,从这里翻山的路,以前我走过,现在都认不得了。”炳宣说明来意。

    “好啊,欢迎大家来我家做客。”

    说话间,小钟媳妇端上来了凉水,还有一碗稠稠的、黏黏的、透透的东西。快速的给每人面前摆了碗,每碗舀了一点,冲上水,用筷子搅拌。

    申姑娘扑闪着大眼睛,王总,王总则愣住了,不知其为何物,作何用?

    “这就是我们路上和屋沿下所看到的蜂蜜,山里的人热情,要请大家品尝。”炳宣介绍。

    “哦,那为什么用凉水?”黄总疑惑。

    “这是凉白开,是本地的山泉水烧的,冲蜂蜜水喝。不能用热水的,那样会破坏它的营养元素。”小钟媳妇解释。

    刚才还愣神的申姑娘,忍不住诱惑,抢先喝了一口,咂了咂嘴。

    “真甜,两位老总和刘委员,你们赶紧喝吧。”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就咕咚咕咚的喝了起来,甜甜的蜂蜜水,凉凉的,冲击着嘴上的味蕾和身体的每一个毛孔,喝完后,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甜蜜的微笑。

    “这种大山里的珍品多少钱一斤啊?”王总忍不住问。

    “80元一公斤。”

    “这么便宜。这么好的东西,你可以把价钱卖贵一点。这样人家才认为是真正的好货,来自大山里的珍品。”王总提议。

    炳宣觉得特别有道理,浙商思路果然就是不一样,于是便说。

    “没错,好东西自然要卖好价钱,好价钱才能买到好东西。以后你们外地的团来了,回去的时候可以带走我们本地的山珍特色。”

    “好,别说下次,现在你就给我准备50斤,每斤50元帮我送到镇上去,我要邮寄给我的家人尝一尝。”黄总说。

    “买的都可以便宜点,40一斤都可以。”老钟师傅说。

    “不,就是50元一斤,我们这是给你打广告,推销好产品。”黄总坚持。一边找小钟师傅扫微信,立即转帐2500元。

    “黄总办事雷厉风行,让我们长了见识。”申姑娘双手竖起了大拇指。

    黄总看见了,示意的点了点头。还跟小钟师傅说,以后你在大山里的农副产品,山上珍品,包括这种蜂蜜。我们公司作为福利,每年都发放给大家,而且要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小钟师傅一家都十分感动。

    炳宣看时间差不多了,站起身来,吩咐大家,开始上山了。

    刚踏出门,惊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