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24章残忍杀捕

第24章残忍杀捕

    班长寻着声音的方向,快速低姿走了一小段,高度警觉的他,看到晨雾中一个人影走来,当对方越走越近,他看清楚了,是袁老俵,虚惊一场。只见他,肩上扛着一袋粮食,急匆匆的往这边走来。

    班长观察了一会,没有尾巴跟着,就迎上去,用左手提着枪,右手用力接过粮食,扛在肩上,快速往窝棚的方向走去,袁老俵气喘吁吁的跟在后边,呼出一阵一阵的白气。

    到了窝棚,起得早的战士们已经在另一侧忙活,小溪边,炊事班的战士正在提水,班长把袋子背进了窝棚,女战士已经起床,正在梳头。我奶奶看见一大袋粮食,十分激动。

    “班长,这么早就扛了一袋米进来,够我们吃几天了。”

    “是呀,温上秀,辛苦袁老俵了,顶着被发现的危险,又为咱们解决了一点口粮。”

    温上秀看见班长头上有树枝和雪花,赶紧跑上去,用手给班长拂去,看着高大清瘦的班长,眼里露出含情脉脉眼神。

    表面粗心的班长,一段时间以来,对温上秀的积极表现都看在眼里,20几岁的他,心里也有小鹿乱撞的感觉。只是迫于形势的严峻,非常时期,普通战士不能有任何的想法。等我为党和军队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了一定职务,以后会有机会的,他默默的把这个想法埋在心里。

    白天站岗的人员顺延晚上的人员顺序,班长也没有补觉的机会了。他叫上女战士巡视一下病重伤病员,几个女战士一窝蜂迎了上来,走向房间最里边。细心的温上秀,顺手端了点炊事员烧的热水,带给几个伤病员喝。

    睡在最里边的重伤员小廖,绷带上已经挤满了血水。女战士只好返身,拿了干绷带,要重新替他换上,小廖看到女战士过来,向他摆摆手,示意算了,班长看见了,批评了他。小廖这才不吭声,忍住剧烈的疼痛,任凭女战士,给他换绷带。

    “班长,这样一直住在这里不行的,会很危险的,你们先走吧,我会拖累你们的。”

    “廖同志,我要批评你,革命的同志只能在一起,同生死,共命运,我们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

    “班长,现在还乡团每天都满山搜山,住在这里久了,难免会怀疑,被发现的,我恳求你们把我们几个交给当地百姓,同志们赶紧转移吧。”其他的几个重伤病员也跟着说。

    “同志们,放心吧。今天我就派人去联络,早日联系上大部队。”说完,叫了一声副班长。

    两人在门口商量了一会。决定由副班长,带着一位同志,化妆出去,找当地的交通站。

    炊事班的同志,已煮好了早上的稀饭和红薯,正在端上木头搭起的餐桌,班长通知大家,准备吃早餐,战士们陆陆续续的排队领餐,围住在灶堂前,吃起了饭。

    饭后,受领任务的副班长挑选了一位雩阳的赖同志,两人化妆成当地老百姓模样,顺着袁老俵提供的路线,抓紧时间出发了。

    在银装素裹的寒冬中,两名红军战士踏上了前去打探联络点的征途。他们穿着破旧的棉袄,背着沉甸甸的行囊,顶着刺骨的寒风,踏着深深的积雪,艰难前行。周围是白茫茫的大地,天空阴沉而寂静。他们只有一张地图和一些零碎的指南针,以及一颗坚定的心。他们相互搀扶着,在这片荒芜的雪地上寻找着前进的方向。

    突然,远处传来了一阵枪声。他们立刻警惕起来,意识到自己已经暴露了。他们迅速躲进了一片树林里,等待着机会。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小屋。他们立刻进去,瞬间感到有了温暖,但他们仍然不敢放松警惕。

    突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和喘息声。两名战士立刻警觉起来,他们迅速躲在了门后,等待着敌人的到来。

    当门被推开的时候,敌人吓了一跳,绊倒在了地上,两名战士立刻冲出去,将敌人制服了。

    这时,他们发现这个敌人竟然是他们的同志!原来,这个同志是在与敌人战斗中失散了,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两名战士立刻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给他递上了食物和水。

    随后,三名战士一起继续寻找联络点。在这个危险的路上,他们遇到了很多险情和危机。离开乌石坑菌窝已有一天一夜,他们东躺XZ,几个交通站都被还乡团破坏了。为了防止百姓帮助红军游击队,给红军游击队送粮送盐,各乡每保规定,甲里每五户为一个单元,实行株联政策,五户之中,只要一户通共(军队),连座五户同罪,轻则充军坐监,重则杀头。如果一甲有通共,则整个甲房过火,人过刀,实行抢光,烧光,杀光“三光”政策。在这样的白色恐怖中,百姓之中的发展革命尤其隐蔽。三人只有白天躲藏,晚上进甲里,经过三天的艰苦摸索,最终他们都成功地克服了困难,终于找到了联络点并顺利返回,他们回来一看,瞬间惊呆了。

    只见窝棚已被火烧掉了,里面七零八乱,到处是血迹,他们走到边上的纸池里,横七竖八躺着六位战士遗体,惨不忍睹。他们仔细分辨,都是战争中受重伤的那几位战士。再看四周,则不见了其他的同志。他们忍着巨大的悲痛,含着泪,默默的把牺牲的战士遗体移到一起,用窝棚烧剩的布匹,全部盖上,起了个土堆,合葬了牺牲的战士。

    接着,三个人向土堆深深三鞠躬,迅速撤离,找交通联络站去了。

    五花大绑的六个女红军,被还乡团用枪押着,从菌窝出来,逆着小溪河,一路押解到上岭岗祠堂,这里是刚刚被破坏的登贤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一押到那里,叉着腰,黑着脸的还乡团长就命令保长敲锣,并高喊。“抓住女赤匪,大家快来看。”

    当时没有人进来,于是保长就挨家挨户去通知,要求每户必须有人去看,意为让大家知道当红军的下场,产生威慑。……

    一会儿,各家各户都来了,一共有几十人。还乡团长于是训话。“大家看到,这就是女匪的下场,刚刚在那边那个菌窝,还被我们杀掉了六位男赤匪,如果以后谁也去通匪,统统的杀无赦。”保安团长说完。保长接过话。“现在大家认一认。这里有自家的人,可以领回去。”

    人群一片寂静,没有人出来说话。

    这时,满脸横肉的还乡团长又说,你们都不说话,就是没有认识的人了。那么,给你们个机会,这些女赤匪,个个长相还不错。如果有哪家人需要媳妇的,每人六个大洋,领回去好好的教化。不过,一定要看住,不能让她再去当赤匪了,嗯嗯,还乡团长顿了顿,狡猾地笑了。

    人群中涌动了一下,一会又安静了。身无分文的百姓,想解救也没有这种能力。

    大家散开后,还乡团只好把女红军五花大绑,看守在祠堂里,放话出去,通知别个村的人也可以来购买。

    一天以后,我奶奶,被本姓塅水的一个乡绅,花了六块大洋买了,给我还30多岁没有娶妻的爷爷做老婆。其他几个,也被各村一个一个的买走了。

    组长讲完这些,心情十分沉重。采风组的人员,悲愤之中默默做了笔记,酝酿着要把这个故事写好,告诉后来的人,革命成功不易。记住这些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以后,留守在苏区的男女红军、游击队员,为革命做出了重大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