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21章不断走高

第21章不断走高

    炳宣带着两位讲解员,沿着古驿道,每到一个景点,停下来示范讲解,然后由她俩轮番演练,每人练习过程中,炳宣发现问题以后,再给她俩指出注意的事项,进行反复磨练,直到熟悉内容和动作。经过了古石桥两座、初心树,阻击战场。11点左右,到达了宿营地。

    “叶子、小尧,到了山顶了,我们休息一下吧。”

    “我们正起劲呢,您还要休息吗?”

    “要啊,昨天晚上加班了,现在又不停的被你两人轮番折腾,感觉到有点吃不消了。”

    “和谁那么认真加班了?那么累。”叶子抿嘴笑。

    “没有谁,就自己呀。你别笑,想歪了,最近我在写总结材料。”

    “刘委员,日干夜干,可要保重身体啊。”小尧来了句。

    “这是自然现象,我又没有秘书,只有自己干喽。”

    “叫叶子当你的女秘书吧,有事就叫她做。”

    “写材料的事我可做不了,不过,编辑上传的事我可以做。”

    “嘿,叶子。其实我就是编辑和上传不会,你当真有时间?确实可以帮帮我。”

    “可以呀,你写好了就发给我,我帮你编辑打印和上传。”

    炳宣十分高兴。看来带个徒弟确实有效,每一个徒弟会带来不同的惊喜。说话当中,叶子看到亭子边的一棵映山红,开满枝头的红色小花包,正随风摇晃。

    “刘委员,你看,映山红花开了,红军回来了。”

    “这是《闪闪红星》潘冬子的台词啊,叶子,你这个2000后也爱看。”

    “是呀,最近陪我的女儿看了。”

    “你女儿多大啦?就培养他革命情怀。”

    “三岁了呀,正是求知欲极强的时候。”

    “那一定是绝代佳人。”

    “为什么?”

    “因为她妈妈就是呀,有其母必有其女嘛。”

    “也不要像我一样,健康快乐就好。”

    “就是。现在的小孩子压力太大了,不要像我们这一代,啥都要学,啥班都要报。一个书包,重如泰山。”

    “小尧,感觉你受尽了教育的折磨似的。”

    “我们确实受尽了折磨,你们80年代、90年代,上有老2老,下有1小或2小,一般承受五六口之家。我们2000代,可能会出现上有4老,下有3小,承受九口之家,你让我们怎么活啊?”

    “也不会呀,人口是变化,但买房建房的压力你们没有了。”

    “肯定是动人口的更难应对呀,静的房子有没有还是其次。”

    “你俩说这些都一套一套的,不愧是2000后的聪明一代。”

    叶子和小尧听了,摆摆手,又抱了抱拳,做着不敢当的模样,大家聊着这些,太阳已经不知不觉在头顶了。

    “好吧!也休息的差不多了,还聊了人生。不过跟你们年轻人聊,我还是觉得新奇,信息量很大,让我慢慢消化。现在,开始宿营地的讲解吧。”

    由于时间的关系,炳宣同意他们拿出讲解词,先熟悉一下语句,熟悉一下地形。然后对照站位,好好的训练了她们一下。

    经过20分钟的现场示范讲解和熟悉,现场指点,现场模拟。聪明活泼的他俩进步很大。山顶宿营地的讲解已经有模有样了。他俩还在炳宣讲解的时候,录了视频,方便回去慢慢教学。

    “山顶讲解到此结束,目标下一站一一思源井,炳室看时机成熟,发出了号令。”

    于是三人沿着丛林中的原始曲折土路小道,往前行走。经过了初中旧址、野坑坳草地、经过一片繁茂的野生油茶山地,炳宣移步换景,每一处,每一点,都按照导游的讲解方式进行了讲解。并把过草地的注意事项,和路边的游击战,牺牲的集体百人葬坟洞作了提示。叶子和小尧只能用手机录音,完全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多巨量信息。

    “哎呀!刘委员,不是时间这么紧,我们都到草地上去走一下,有了实战经验,旅客面前才不荒场。”

    “是呀!刘委员,一天的时间不够,我们还可以两天嘛,这样囫囵吞枣,我们一点也消化不了。”

    “没事。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以前其他女孩子的培训,也不是一次,或一天能完成。我们都要分批次,还要跟团模拟学习。”

    “这样啊,那我们就放心了。”叶子和小尧应。

    “那肯定是哦,我们面对的是外地的来此游玩的游客,每一位都有一定的知识和要求,而且他们都是带着高兴的心情来的,也希望能带着愉快的心情回去。如果我们讲不好,那我们怎么能收他们的钱。”

    他俩肯定的点点头。

    太阳透过斑驳的树丛,射在路上斑斑点点。三人走得有点热了,脸都红红的。走过一棵高大的桐子树下,一碧波浩淼的山塘出现在眼前,炳宣指了指塘边的蜂箱。

    “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吧。”

    “山里到处都有,哪有祁禄镇的人不认识的,蜂箱呀。”小尧抢先说。

    “好,你们认识,那带团的时候要给他们讲解。一是养的什么蜂;二是产蜜的季节;三是介绍,我们这里森林植被好,野生百花蜂蜜价值高。当然也可以补充其他的内容。如果顾客感兴趣,他自然会问,多少钱一斤。这样我们就顺其自然,达到我们推销的目的,而且要注意。我们是顺其自然推销,没有诱导消费。最重要的是,以后我们要在这个地方,开辟现场体验采蜜,让顾客有体验感,知道养蜂不易,自然蜂蜜又好,采了自然想带回去。”

    “好!好!好!”两人齐声叫好。“刘委员就是不一样,卖了人家,还要帮助你数钱。”

    “叶子,比喻不恰当哈。这种你情我愿的消费,我们还是大力提倡的。要不然我们开发旅游,不就是带动本地的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的收入。”

    “开个玩笑呗,我自然说反话。哈哈哈!不引诱你,你怎么肯把押箱家底告诉我们?”

    “鬼精的叶子。”炳点了点头,又朝她指了指。

    下了一道土坡。《思源井》苍劲有力石碑石刻赫然在目,三人停下来。炳宣要求他俩,先试讲一段。然后对照讲解词,寻找自己的遗漏,最后,炳宣重点指示她俩。

    一通折腾下来,10分钟就过去了,她俩还意犹未尽,看着炳宣,希望他,给他们做更多的示范和讲解。

    炳宣看了看天,又看了看地。伸手摘了一片树叶,一卷,把手伸到思源井边里,舀了一杯清澈透亮的山泉水,昂头一口饮下。

    “真甜,是不是?刘委员。”叶子眼巴巴看着问,还㖭了干燥的嘴唇,吞咽了一下口水。

    “我也要喝。”小尧说。

    “那你们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然,也是为了以后带团的时候,你俩更好展示给旅客们看。并顺便讲解一下,甘甜清凉的思源井水的红色长征故事。”炳宣甜润的嗓子冒出了很以上的话。

    两人兴奋的走到树旁。“哎呀!”一声。

    “怎么了?”炳宣随着惊叫看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