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3章跨空演习

第3章跨空演习

    忙碌起来,不知已是周五了,炳宣接到办公室转来通知,明后两天准备外出粤省雄市,作为佳宾代表参加他们全市组织的长征线路徒步活动。

    第二天,炳宣按时上车出发,车上有领队县挂点政协元主席,文广新旅局郑副局长,一行四人驱车长徒跋涉,下午三点,车子停在雄市政府宾馆,大家按要求办好入住手续,领好活动衣服、牌子等,元主席就叫大家先回住处房间休息下,5点半到餐厅吃晚饭。

    餐后自由活动,没事就回房躺床上刷手机。

    炳宣看了会电视,九点多有能困躺床睡了。

    ……

    “叮铃铃,叮铃铃!”在床上辗转反侧炳宣的电话响了,乖乖,刚有点睡意,谁呢?

    伸手拿到手机一看,是美女郑副局长,一划接了电话,

    “喂!大美女,乍了?”

    “睡不着,床上、身上好像有虫子,你呢?”

    “我也睡不着,哦,你是谗虫,想男人了呗!?”炳宣狡黠地说。

    “你才谗虫,想男人了,哦不,想女人了。”郑局回击。

    “我是一个人寂寞,床不认我。”

    “我是一个人不寂寞,虫子认我。”

    两边都被这句逗乐了。

    “干脆也没睡意,起来遛弯,顺便看看这雄市的夜生活。”

    “好。”炳宣强烈回应。

    相约房门口碰头。

    “你这是干吗,不说话?”郑局好奇问。

    “夜太深,怕惊了梦中情人。”炳宣应。

    “你个大头鬼,情人这时早已太累,睡着了。”

    “哟!不错,很懂呀。”

    “哦,这话赶话,我没有。”

    “有情人还是?没鬼。”

    “没有鬼,有情人,唉,都被你绕晕了。”

    “晕倒下,我看看。”

    “别贫,你看。”

    顺手指方向,一酒吧门刚裂开,莹光闪烁,形体摇曳,歌声震耳。

    “去那摇一下,顺便喝两杯。”

    “不准。也很容易醉。”

    “女人不醉,男人没机会。”

    “走吧。”

    “好。”炳宣赶紧做了个进去的跨大步动作。

    “不是进那,文化的我们只能远观而不能戏玩焉。”

    是啰,××××,×××。

    转个街角,一个灯光闪烁小广场边还聚了不少人,走近了,原来是大排档。

    “这个可以,刚好有点饿了。”

    “老板,上酒菜!”

    “别上酒,别听他的,上小吃。”

    点了本地特色甜扒鱼,酸索粉,炒米辣,煮茄瓜,再来个酿酒心。

    “你要我醉呀。”

    “品尝一下呗。”

    “好,老板快上,饿了。”

    老板应,转眼功夫上齐了,果然特色,色彩鲜艳,香甜酸辣咸苦酒味都有,两个也不客套,你来我往,吃了起来。

    “不喝了,你喝掉。”杯子一推,到了炳宣面前。

    “我喝不掉,会醉,本不胜酒力。”

    “鬼啰,喝掉,好睡觉,床认你了。”

    “你再喝点。”

    哈哈哈哈,哈哈。

    “干。”

    ……

    “回去啰!”

    “又说容易醉,骗人。”

    “有点飘了,来拉住我。”

    互拉着手,步履翩翩。

    “你看,还没醉,走得稳,不用扶。”

    一看就基础好,素质高,…

    这就是锻炼出来结果。

    回到宾馆,都掏了半天口袋,朦胧感看清房号,互相刷卡,对望一眼,意欲未尽。

    没有走错房间?!木木的炳宣见床扑了上去,拉了被子,和衣四仰八叉,睡过去了。

    ……

    早上8点,我们三位参加活动人员汇集到门口。

    “哇,元主席真威武,穿上红军服,首长您好帅。”郑副局长调皮惊呼。

    “是呀,你也很标准,飒爽英姿,活突突一女红军指挥员。”炳宣脱口而出。

    “都是高大形象,穿着红军服,心里很崇拜,也很自豪,出发!”元主席发出号令。

    于是,我们来到集中的广场。只见锣鼓喧天,红旗飘扬,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按活动方案我们分别安排在广场中间方队各排,人员成纵队一字排开。

    等候开幕仪式前,舞台上正进行着各种热烈的文化特色表演。有歌唱《十送红军》;有舞蹈《送郎当红军》;有红军长征的背景画面等,让人目不暇接,心潮澎湃。

    ……

    九点准,长征线路徒步活动仪式正式开始,市领导致欢迎词和讲话后,宣布,“雄市长征线路徒步活动现在开始!”

    鸣炮声,人群喧闹声,音响歌声齐响,大家按队形,有序跟着出发了。

    开始是一屋场小巷口,人挨着人,站了很多送红军的百姓。随着队伍前进,来到一宽阔的广场,一棵大榕树下,浩浩荡荡的队伍看不到头尾,只见有几处文物雕塑和展板,记载了长征时期的历史。

    走过一座小桥,来到一望无际的田野,长长的红军队伍,连绵不绝,红绿相间,格外省目。鲜艳红旗在前指引,一路前行。

    队伍走着,手机摄相拍着,忽然传来笛子和二胡的声音,和声是《十送红军》曲目,边上还有送鸡蛋、红薯的百姓,让人仿佛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当时的红军指战员也是这么走的,百姓也是这么送的,让人感慨万千,久久不能忘怀。

    转过叉路口,进到一晒谷围场,这里汇聚了各路红军,这是红军后勤补给点,给一路艰辛的红军指战员补充粮食和用战备餐的圩场。有小店可买生活必需品;有邮局可以寄信;有参军报名处,发动广大百姓踊跃报名参军,杀敌保家。总个体验感,代入感很强。

    太阳当头照,到了一战斗遗址地,大家有序通过,参观研学,女讲解员声情并茂,滔滔不绝讲解,经过的“红军”受到心灵的升华,总个场所十分安静。

    顺着指引,找到村部,炳宣部就到了集中宿营地了,其他的队伍分散在附近,按计划部署驻扎。

    走了一上午,兴奋感不断,炳宣找到元主席,三人汇合在一起,上午活动结束,各部用过中餐后,乘专车返回政府宾馆。

    下午应邀活动,一行人去梅岭景区参观。

    一听说去赣粤交界有名的梅岭,原来书本上读过陈毅元帅写的《梅岭三章》地方,炳宣心情无比激动,想着那1935年留守游击队被围困的峰火岁月,恨不得马上到达。

    汽车经过1个多小时的颠簸,终于看到了师傅指认的梅岭山,进了山门,只见一高大的石碑上写着陈毅元帅《梅岭三章》,大家都带着崇敬的心情重温了一遍,并分别站在石碑前照了相,就沿着宽阔溜光的石头砌的古驿道拾级而上。

    “这梅花亭有特色。”大家顺着元主席手指的方向看去,梅花树丛掩映当中,一六角梅花亭凌空而立,建在一巨大石涯上,石涯边上凹处,雪白的涓涓细流顺波而泻,十分的美妙。

    “这里一定要照一张。”不知谁说了一句,经这一提醒,大家才收回刚才的忘情欣赏。

    ……

    轮番照完相,发现少了一人,炳宣抬头,透过梅树看到几十米开外S形的石阶上,身高腿长的郑副局长已移步上山。

    追上问原因。说是不喜欢照相。哪有这么傲然挺拔的美女不爱照相的?听来十分新奇。

    透过一伙下山婧女的后背,石板路层层叠叠,踩踏得溜光,那是留下了多少岁月的印迹。它飘缈辗转,直达山坳,两边笔直的石壁直插下来,像是两把利剑。山坳最高处建了山寨拱门,山门早已没有了。这条古驿道是古代赣入粤唯一官商兵及百姓通道,守在这险要地带,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难怪陈毅部游击队最后转移在这一带,让国民党军焦头烂额。

    此山有梅,据山坳巨大壁丫口而天险,又是两省交通必经之地,梅岭真是一支独秀呀,难怪如此闻名。炳宣边想边走。

    移步换景,艰难抬腿,喜欢拍摄的炳宣终于到了山顶,另一边是赣省大余县。据高一看,大余这边在涯边建了观景台,亭子和商铺等,方便大家游玩购物。

    大家玩了一圈,都有累,郑副局提议在这一览众山小的茶亭坐下,每人点了一杯梅花茶,品着香茗,和着山里花香,看着漂缈在身边洁白的云霞,大家忘我神仙起来。

    ……

    不知过了多久,陶醉在其中的炳宣听到郑副局喊了一声,“走了,神游到哪了。”回头一看,其他几人已登上寨门,回到粤省那边了。就赶紧收起思索,放下茶杯,大步追上。

    梅岭,再见了!恋恋不舍地跨过寨门之后,耳边似乎响起了陈毅元帅的《梅岭三章》句子。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