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12章守护

第12章守护

    /守护小道

    从2019年6月13日

    央媒记者集体走小道

    拉开了天幕

    从此红军长征小道

    享誉全国

    站在全国的长征步道

    享誉世界

    这是新碰撞

    这是坚守的情怀

    一个嗷嗷待哺小道

    在一位上有老下有小

    坚贞不屈和努力准备

    终于出生了

    面见世人

    有了新网红打卡精神情怀

    起点在金沙河

    路头有古石桥

    山上有驿馆

    路边有思源井、草地

    小溪河上登贤铁索桥

    总条都是古石铺就驿道

    微缩板长征元素

    呈现在兰花圩与对门山

    那条赶圩石阶路

    历史亘古又历史反转

    给一个小小宣统

    汇报成大海星辰

    不小心,成为全省文化强省大会必看点

    不小心

    成了长征小道和历史步道之重影

    先有长征小道

    再有历史步道

    时机恰当,风雨同舟

    点线结合,志存高远

    镇之小道,深入灵魂

    历史步道

    串起古今

    延伸十五省

    坚守不住

    不日就会淹没在浩瀚历史长河中

    这天,周一例会,潇镇长主持,点完名,按照惯例,分管扶贫工作的副书记布置扶贫工作,潇镇长总结强调讲话。突出记得两点,一是当前工作扶贫为主抓细抓实;二是其他工作不能丢,要学会两手弹钢琴。特别提到村庄环境整治,要保留有用的土坯房,清理危险要倒的土坯房。

    ……

    会上,接到一党政办短信通知,散会后跟潇镇长去上岭岗村。

    通知就是命令,有过军人生涯的炳宣深知这一点,散会后在院子口等。见镇长过来,迎上。

    “快上车,边走边说。”掷地金属声音传来。风火女镇长弓下婀娜身子,麻利坐上后排,炳宣坐在前排,早已等候发动的车子如箭一样射出。

    “上岭岗组要拆那老宗祠重建,有长征时期标语要保护。”

    “哦。”

    “文化宣传方面要下大力气抓紧落实。”

    “嗯。”

    “现在是抢救性发掘和保护。”

    “是。”

    三连贯返转身应着,车子已到上岭岗组。只见人头攒动,包片领导、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站在宗祠前,对面无数百姓要拥过去。正在唇枪舌剑劝解农户,见潇镇长来了,片长马上引话。

    “大家静一静,听潇镇长讲话。”

    “父老乡亲们,大家停一下,我讲几句话,看下有没有道理,再拆也不迟。”年轻漂亮高挑的美女镇长,声音嘹亮,一下子,总个场子静了下来。

    “乡亲们,这拆旧建新,新建的是更富丽堂皇,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个旧的宗祠,在当时也是你们倾力筹资建得最好的,雕梁画栋,有几百年历史了,很有价值,所以挂牌县保文物,特别是里面有不少长征时期红军驻扎后写的标语,十分珍贵。有什么用呢?下一步,镇政府正在对外招商引资,利用这个红色资源,山上森林植被好等资源开发旅游…”

    “别听她的,这山旮旯,有谁来,忽悠人的。”一穿着老板派头的青年打断话说。

    “小年青,深圳就有不少团队来了,大家几次不是看到了吗?他们是眼光独到,走在全国人民前面的。”炳宣拿出实例,不适时机回击。

    “是呀,你们还敲锣打鼓欢迎他们,说是‘红军’回来了呢。”片长夯实。

    “对的。你们都欢迎他们到来了,但接下来,你拿什么招待他们呢?果子吗!那太单一了,他们千里迢迢来,是大山的清新空气,乡亲的热情,最主要的是这里的红色长征文化吸引吧。所以,如果拆了,旅客来了看什么呢?”

    “是不能拆呵。”

    “拆了多可惜呀”

    乡亲们动摇了,人群中传出这声音。

    “不但不要拆,且更要保护起来,大家都散了吧,回去。”炳宣有力度地说。

    人群三三两两走了的,还有嘴里说不拆什么,往回走的,总个人群散了。

    “不行,这……”张组长还想坚持什么,被炳宣一把拉住,因为熟悉,就推着他说去他家喝茶。张组长不好反抗,就心有不甘地回去了。

    见大家都走散了,镇长传话,留下包组干部值班,其他干部回村里开会。

    老袁支书一改刚才的为难情绪,这时,面带笑容召集并招呼大家坐下。

    镇长坐在主席台,开门见山地说,开会了,说三点,第一,表扬包组张文书及时通报情况;第二,继续派人值班盯紧,特别注意化解主张拆的张组长等人的工作,他们回去后会反复;第三,做好宣传,下午马上召开屋场会,把留下有开发旅游,带来经济发展的理念宣传到每一人。

    最后,一句话,具体工作片长一并抓好落实,目标也是任务,坚决不能拆。

    散会。

    蚕鸣不断的下午,开会前期又汇集了几十人,被片长和驻村干部叫到组长家里,开会后化解掉了,和群众达成共识,保护起来,开发利用。

    晚饭后是乡干部集体压马路的黄金时光,祁禄镇离县城较远,机关管理条例又有规定,不能走读。所以,三五成群,围着圩场四周的山路、公路,开启了散步运动模式。炳宣喜欢和自己站室的年轻娃一起散步,有青春活力,又能听到一些新鲜事,经常迷失自己,忘记自己已年过半百。就如文化站长小申揶揄,不服老才能有活力,才能干好文化事业。

    :今天走到哪?小申明知故问。

    :今天不要走那么远吧?

    另一个女生问。

    :好的。

    炳宣心不在焉,若有所思。

    :唉呀!刘委,你想哪个梅仔了,老是心不在马。

    :没有,没有想马……

    :你看,一定想了,还好严重。

    :不是,我想这些天好多接待,你们文化高,又是美女,希望出来帮帮我,我快顶不住了。

    :什么顶不住了?!

    :哈哈,说漏嘴了吧。

    :你们想什么呢?我一个月都回去二天,有顶不住的可能吗?

    :那可不一定。一定要回去吗?

    :不回去,她不来呀。

    :难道一定要她呀!

    :啊呀,被你们带沟里了。

    :更正,我说的顶不住是说每天的来镇接待哈。

    :我们也是呀!

    哈哈哈!哈哈哈!哈!

    山村星星点点电灯被她们的笑声唤醒,一路青春,一路欢笑,宽阔的水泥马路在傍晚时分,顶不住森林密布、超负荷的负氧离子进攻,早已凉凉了,几双修长挺拔的美脚,一刻不停地在上面交替运动,留下了绕登贤桥一圈的灵动印记。

    唉呀!一声,一女生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