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发出突破令 » 第2章轮训讲解

第2章轮训讲解

    山顶培训两轮过后,炳宣带着一行十三人,继续往前走。

    :这里叫野坑坳,是红军驻扎的宿营地,当年为防止国民党军飞机侦察,白天躲着走山林,晚上顶着星星走山路,有时还要昼宿夜行,防止被敌人发现。

    :还有提醒各位,这路右侧,是一陇长长的沼泽草地,深浅不一,有需要体验的团队,要先报告你们,先行准备方案,换过另一条线路。

    炳宣一遍遍提示大家,把掌握的资源信息全面托出,方便带团时灵活运用。

    转过木子岭,来到思源井。

    :这个点,你们现场发挥吧,把讲解词里的中心意思表述进去就行。现在从这头开始。

    小胡这次胆子大了,沉默了几分钟,开始讲解。

    :各位领导(旅客),这口清澈见底,甘甜可口的山泉叫思源井,当年红军路过时取水烧过饭,这一带山脚还有十多处这种山泉。平时是百姓上山解渴的取水点。

    :讲完了,发挥得不错。炳宣肯定。

    :是讲完,讲得不顺。小胡回应。

    :再加上我们要饮水思源,记住革命成功和长征胜利的不易……。

    :好。

    下一位……

    下一位……

    每一位自由发挥的妇女专干都讲得较有特色,文化差异,声音大小,听得炳宣起鸡皮。

    :大家还要不断熟悉讲解词。讲解时半面侧身对着游客,注意声音响亮,口齿清楚,面带笑容。炳宣讲评完,手一挥,继续走!

    :来一段山歌吧!谁会唱?

    :我会一点,横龙村的专干小张说。

    :那来一段,活跃下气氛,带团时还可灵活用上。穿插讲红色故事,更有意思。

    :唉呀呐!打只山歌过横排,红军哥哥慢慢走,老妹送哥当红军,带走妹心留妹身!

    歌声婉转嘹亮,随风传得很远。听得大家仿佛看到了一一送红军参军的山妹正在送情朗当红军的场景……

    边走边唱,唱完了引来一片喝彩声。

    听得入迷时,下山古驿道绵延缓坡处,炳宣都忘教大家这段路的讲解词,被雨水冲刷得凹凸不平的地方,一个队员被踏了一下,差点摔倒了前面的专干身上。

    :唉呀!好险。

    不知谁叫了一声。

    炳宣赶紧停下,召集大家看讲解词,对应这段路展开安全培训……

    远山如黛,郁郁葱葱,那海拔最高处1215米的祁山,象一条屏障,横亘在盘古山屏山山脉侧面,表面看是阻挡着通往东南的交通,但实际那边小溪左坑峡谷和罗坑仅隔一个低矮山梁,海拔陡降到400米,有一条山道,一直是当地百姓通往盘古山仁风圩的交通要道。1934年中旬,有多少红军肩扛手拉着军用物资,通过了这里,进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后,这片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山梁,则成了留守红军,转移视线,吸引国民党大部队以为主力红军还在于都的军事要地。只到中央红军主力突破了第一道封锁线信江王母渡一带,才知这一带是小股红军。(陈毅后来率领三万多名留守红军胜利完成拖延,迷惑敌人任务后,在这一带坚持了半年游击战争,这一带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发源地)。

    竖立在路边的石刻:红军长征小道,字迹鲜红,那立在边上的介绍牌,此刻正成了所有妇女专干心中的希望丰碑。

    大家异口同声读出了声:6月10日著名党史专家,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走过这段小道后说,这是迄今为止全国保留最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并即兴题字:红军长征小道。

    大家看,右侧的山上,怪石嶙峋,树木茂密,那半山上有一20平左右的山洞,当年游击队曾在那里隐蔽,成为这一战场的指挥所。现在前后都还有阻击敌人的豪沟和石墙。

    专干们都认真地读着讲解词,现场感受着导游的滋味。

    讲解员小分队继续走,经过层层铁丝网的八月瓜园,停了下来,不知如何是好。

    这里没详写,都用询问的眼光看着刘委员。

    :这里是产业园,大家可讲牌子上的名称、营养价值和价格等,成熟期是秋季,还有一土话名,不知大家知不知道?

    :我们不知道。

    :小胡,你每年上山采木子,也是那时成熟的,你说说看。

    :叫牛卵头。

    小胡说过脸红红的,一半是这字敏感,一半是天气原因吧。

    :你们知道那滕条做什么用的。

    :可以用着梨田的拉绳……

    :是。小袁讲得真对。那是农民用来梨田绑在牛桅上的滕杆,水浸不烂,十分韧着。

    :哦。啊!声一片。这些妇女专干,有的见过,有的还自己干过。啊声的一定是90后

    的那几位妇女,现在连牛都很少见了,耕田都用家用小铁牛或大型犁田机,根本看不到那耕牛犁田的画面了。

    :虽然没见过,但可以描述一凡,普及农业传统知识给那些年轻人,也是我们的责任,不然,以后都断帮了。炳宣认真起来。

    登贤桥,因1934年叫登贤县而得名,炳宣在班子会上提出时,其他领导没有反对,都支持这个名称。

    但为什么叫登贤县呢?那是因为革命艰苦时期,中央决定用为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牺牲的烈士姓名命名的,为了让后人记住他。

    罗登贤(1905—1933),原名罗光,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在香港英商太古船厂做工,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组织省港大罢工。

    罗登贤在1927年参与组织广州起义。1928年6月,在中共第六次******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任中共JS省高官。1930年先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中共GD省高官及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等职,领导全国工人运动。1931年任中共中央驻东北代表兼满洲省高官。领导东北的抗日运动。1932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执行局书记。是中共第六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3年3月28日,因叛徒出卖,在上海被捕。4月解来南京。8月29日英勇就义于南京雨花台。

    :这罗登贤的生平、革命事迹和杰出贡献大家一定要记住,讲给每一位来体验走长征路的游客听,让大家知道革命成功的不易。

    太阳当头照,打在登贤桥上,人影成一点随着桥面上下晃动,十几个妇女,一遍遍手口并用地在讲解演练中。

    :叮铃铃!叮铃铃!

    炳宣的电话响了,一看,又是章贡市旅游集团的办公室主任电话。

    :大家注意了,明天就有体验长征路的团队要来,今晚抓紧熟悉讲解词,明天要抽两人跟团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