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5.3.8

5.3.8

    模拟星球陷入循环的猜疑链,思维改造需要三代天。在初始的几年间,社会的倾向发生轻微的偏移,相对于十几个天文单位外的对峙,引起不了任何注意。对外和对内的猜疑令整个社会停滞,混乱的时代降临,此时的技术不足以让所有的超天离开,他们浪费了三十二年。

    天和智能的对峙持续了九十三年。用天常用的八进制算,差不多一个半世纪。

    超天在第八十年送走了一万余名超天,常规推进器将其送入深空。第八十九年,他们完成对次旋纤维的控制,第九十二年,十万余名第二批超天借助次旋纤维以1.2倍光速离开恒星系。三十二年的混乱意外纠正畸形的思维模式,这一结果彻底激怒智能。

    作用力武器由专属粒子封装,寻找高效率的亚原子或非标准粒子一度占据了大量的科研经费。

    这类粒子通常并不稳定,会以各种方式辐射出次级粒子,其中包括大量的超光速粒子。被动预警技术依托于此,当然不排除悬浮于次旋纤维的近程主动预警装置。近程主动预警的误报率低于被动,但存活率太低。远程主动预警相当鸡肋,不详叙。

    --

    面状的预警区域覆盖了小半个天图,暂时值得庆幸的是,没有来自次旋纤维的预警。

    拦截在途的粒子极不理智,嵌入次旋纤维离开是最好的选择。至少理论上,次旋纤维不会呈现出新的作用力形式。分散后的舰队在伪随机的区域跃出,预警系统监测到三个伪装目标面临在途攻击,在伪装目标受打击前,搭载的廉价作用力武器发起反击……

    双方间的热试探逐步升级,真正的战损开始上升。瞬时粒子反应层频繁激活,一些数据空白的粒子成功触发末端反应层,粒子间随机的链式反应在舰表外进行。产生的带电离子猛烈地冲击重离子层,剥离着一层层的重元素装甲。

    粒子多样化让战争衍变成数据库间的对抗。数个世纪以来,越来越苛刻的生成条件让天的科研层认为载体粒子已经发展到终点,丧失性价比的路线没必要加速深入,好像我也这么认为过,未来不过是对历史的加量重复。

    天损失七艘攻击舰后,分析出载体粒子的数个特性,战损暂时停止发展。

    --

    同一刻的千光年外,闪烁的离子云在载体粒子中沉睡。在近一天的延迟后,指挥舰接收到另一侧的消息。

    天对智能母星系的评价是高度智能化,甚至于,部分天觉得自己实验室里的智能是个假冒产品。天基本确定目标主智能分为三部分,主数据库陈列在母行星地下三公里处,主计算中心位于气态行星处,还有一部分处在位置不明的飞船上。每部分都能独立运转,但侧重点不同,不存在摧毁一处后就整体关机的可能。

    微突击行动,一支分队将在主数据库所在半球为夜晚时抵达,另一支分队将突击主计算中心。突击行动不排除炸毁目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