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5.3.1

5.3.1

    近百年断断续续的搜寻,我在一千三百光年外发现了那个入侵母星系的文明。

    不同寻常的,智能并非反叛,只是兼职服侍它们的创造者。攻击的理由,为保障创造者的安全。理由很正当,能稳定运行千年的智能,已经成为了我未来的技术储备。毕竟智能这种涉及隐私的存在,是不可能放在教科书中的。

    佚名不去攻击他们的原因,也许是为了提高附近文明的质量,亦或者,很模糊,但他们一定有存在的理由。

    其次,目前只要阻止沧心向那个方向扩张就行。

    之后千年的故事,制造二代曲率驱动的技术基本完善,看起来很粗糙。不计能源代价,可以让数个最轻的常规原子已近百倍光速前进。大宇宙无端跨过了夸克这道为稳定而生的分界线,直接将更深一层的标准亚原子推上了微观层面,这类标准亚原子,就像多种沉重的黑箱,给未来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当然是不确定都是技术上的,理论及时地抛给天就行。太快的发展的速度,可能会引起佚名的怀疑。元说,他们试过在原始文明中埋下反叛的钉子,就为了在他们加入后做出一些能缓解局势的事。当然,无一成功。

    --

    在单位体积输出功率未出现两个数量级的飞跃时,天仍得忍受低速的制约。

    临近恒星系间的通讯延迟足以令天烦躁,消息来去需要近五分钟。传统超光速粒子被挖掘至极限,最终速度如曾经的摩尔定律般严酷。若是再快,接收端将无法识别完整的数据,当然,也有一群人在挑战最终速度的极限,正如那群用极低温挑战传统三进制极限的团队。

    标准亚原子粒子,说白了,一群孤恐患者。跟普通粒子有着截然相反的性质,就像普通粒子的影子。这个宇宙的电子,相对来说有些活泼,为了杜绝严重的发热,舰载设备不得不换装光控。从元提供的资料上看,多种亚原子粒子混控才是长远使用的基础技术。最常见的电控、光控,不过是原始人使用的篝火。

    理论上,光控的潜力能支持文明走很长一段距离,但过渡的依赖会限制整个文明的未来。电控和光控在付出一定代价后能互相转化,但混控和这二者是两码事。在原宇宙,光控转向向控能完美过渡,因此不会出现卡死文明的现象。可在大宇宙,停滞文明的存在实在太过普遍,理论和技术的双重断崖不知扼杀了多少文明,为此,这片区域的盘古不得不限制它们的技术自主,一些标准被强制执行,但佚名并未做出什么干扰。

    初期的混控如其名,混乱不可控。当亚原子集体耦合度过低,或者说正在小型化输出端,

    整个内核会突然熔融甚至离子化。亚原子为阻挡分离会释放一些能量并聚团。

    众多私人机构在付出重金后选择放弃,转向光控来维持企业的发展。这一段时间,多个

    文明都有着无限接近的历史。一个巨大的蛋糕被一把刀保护着,很可笑,但真实。

    这种时候,为了不让自己重开,我必须强行介入市场,知者畏惧动乱,更别提,我曾见过数不尽的停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