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5.1.2

5.1.2

    我不记得上一次有安全感是什么时候了。远处的恒星燃烧着不知名的粒子,黯淡的红光笼罩着一颗颗朦胧的行星,忙碌百亿年,有理由放松些日子。

    朦胧的行星中,有一颗冰雪星球。赤道附近有两个季节,冬和凛冬,一年约21个月。冰雪只在两个月内会有所消融。高纬地区也有两个季节,凛冬和蓝冬。

    --

    寻找一个思维器官未受破坏且躯体相对完好的濒死生物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寒冷星球上的文明都有相同的矛盾,粮食稀缺,无法支持大量的生物体生存,互相掠夺是常态。

    两个月前,凛冬提早数日出现,数米厚的积雪掩埋了最后一批未收割的粮食。如果想活到下一个冬,要么吃掉种子,要么让更多的生物北上采集,要么向临近的部落掠夺,亦或者联合掠夺一个部落,弱者很难在历史上留下痕迹。

    --

    先辈传承的土地不再属于他们,劳者恐吓幼者的故事成为现实,没有力气的能必须加入北方的流浪部落,过着白色的生活。那群劳者大多死于钝器或被俘走,剩下的只有老者和幼者。杀害无力的能有违祖训,很少有部落会屠杀他们。

    赤道附近的部分区域仍是赤道部落的采集范围,传说里蓝冬会保佑迷途的流浪人不死于极致的冷。对祖辈的信仰支持他们迁移了近两千公里。

    厚重的皮毛并不能长时间抵御严寒,大部分老者不得不葬身于雪海。幼者也逐渐支持不住无尽的跋涉。

    白夜是最早一批倒下的幼者,身为相对年长的幼者,采集的重担都堆积在这群能肩上。

    我不太喜欢这群尊崇力量的家伙,寄生令我反感,不如夺取控制权。花费数分钟修复濒死的躯体,依赖光学器官的感觉,略不适应。

    “夜,醒醒,出发了。”视角的边缘,一团白色的毛球前倾着靠着我。

    “知道了,我会顺着脚印跟上去,今天没下雪哦。”我嘟囔道,可控四维体转化为化学能的速度很慢,白夜这家伙不知多少天没进过食,干瘪的肌肉甚至难以支撑起厚密的皮毛。

    “那我等你,我要跟着你出去采集。”毛球有些无赖地黏上了我。

    不想自己爬就直说。

    --

    传说中的蓝冬的确存在。

    赤道以北的地区,温度可以低至零下130摄氏度,当地的气压接近三个大气压。部分气体会因此凝固。能占据赤道到中纬度地区的植物不知进化了多少年,也许得感谢某些性质活跃的粒子。在这个宇宙,出现生命的几率高了许多。

    凝固的淡蓝雪花从天际飘落,点缀在雪原上,更远的地方,林海在风雪中摇摆。

    当地的植物能利用温差补足光能的稀缺,进化的基础大都能向下兼容,当地植物借助大面积的扇状纤维体来增大接触面积,这也变相地为生物提供了食物。

    --

    燃烧的蓝冰照亮了半个冰屋,光亮又从冰屋中渗出,依稀点缀着街道。街道旁是堆积如小山的蓝冰,黑暗的角落创造着吓唬幼者的故事。

    冰屋是林海唯一温暖的地方,也是保护幼者与老者的场所。

    新的部落继续发展,无垠的北部冰原,并不是那么无助。

    平庸的文明,也蛮好的。

    --

    “夜,快出来看,好美。”屋外吵闹的声音响起。

    我不耐烦地起身,今天格外得冷,刺骨的气温激起我那数千个清晨的回忆。

    淡蓝的雪花本只是点缀,晨曦的微光照亮了附近的冰原,深蓝的雪层在晨曦下显得分外刺眼。

    “不对劲,一定发生了什么。”我嘟囔道。

    我不情愿地启用了标识体,信息栏一片空白,角落里意外地有一封信件,理论上,标识体不允许存储通讯网中的信息。标题很直白,入侵预警。标识体能连接盘古的公用通讯网,多半是各种旅行记录,看了几分钟就让我索然无味。理论上超距通讯不会被干扰,这样的话,多半说明,我所在的区域就在预警范围内,收件时间是在八日前。

    盘古介绍说佚名鄙视平庸的文明,如果停滞太久,就会被无情抹杀,等待下一轮的重启,直到出现能供其指使的文明。

    我的探测能力被限制于对流层中部,挡在大气层中屏障阻止了大部分导热机制,长此以往,整个世界会彻底冰封。

    或许事实比预期更快,佚名如传闻般冷血。

    氧气在当天傍晚凝固,蓝色晶体组成凄美的夜幕,为这个文明拉上了剧终的帷幕。

    “夜,有些晕。”

    “夜,晚上了,把冰点起来,别舍不得用,明天我会……”

    夜幕淹没微光,平庸的世界,真的该毁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