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4.?.7

4.?.7

    维度能级的尽头本应无法逾越,即便是微观世界的无限可能。

    超相变理论的本质就是创造出新的可能,从纯理论角度看,这已是一切的尽头。

    天堑般的次生壁障本就是无尽相变中的一种可能,短暂的负能量破缺不会引发不可控的结果。当然,可控的后果依然存在。

    比如,参杂着负物质的不闭合负能量斥力场。负物质溅射流足以影响百万光年内的星体。数十个星系会因此消失。

    不可见的壁障在四维体冲刷下散发出微弱的红光。红光并非相变中的必要结果,只是单纯的为了让生物看得清楚些。

    光子和负光子间循环再生改变的光路让圆形的次生壁障显露出菱角。

    负物质洪流横扫于舰表,舰体小型化因蛇夫座三维体的缺失被迫放弃。

    为了减少工程量,大部分飞船的框架建造于行星,这亦是制造圆形通道的原因之一,能量利用最大化,算强迫症吧。

    相变技术衍生出的斥力场能排除负能量海对物质的大部分影响。相变技术的另一大表现形式是连续和削弱极限。这让跃迁至另一能级的过程变得不再突兀。

    数百艘念级飞船在斥力场中低速前进,负物质会触发斥力场中微弱的湍流,解决普通物质的湍流问题就花了我不少的时间。故我没有花更多的时间研究负能量中的湍流,此湍流不会对物质造成太大影响,走慢点就好。

    针对穿透负能量海的探测技术同样属于勉强能用类型。比如提高飞船的表面光度,反正又不是完全看不见。

    负物质海中,前方飞船散发出的微弱红外线是他们最大的心里依靠。有种心理疾病存在于许多陆地文明,包括部分海洋文明。深海恐惧症,这种心理疾病在负物质海中会被无限放大,初期的星舰文明受这种疾病影响最大。随着文明脚步的扩张,这种疾病会被削弱至隐性。

    之所以花了一段讲这个内容,是因为我忘了这个问题。然后……

    问题其实也不大,关闭舷窗就好。刚进入负物质海时,大部分生物都汇集在主舷窗附近,然后,心理崩溃五个亿,吓死一百来万,重生体系在那几落忙得够呛。结果嘛,五个亿有不少患上了舷窗恐惧症,呵呵,真娇贵。

    --

    驶离负物质海花费了二十三年,驶离能级圈用了九百万年。

    在我离开九域文明的那个能级圈,我侦测到来自内敛空间的广播。

    “此信息送给白启或误入者。致白启,最后一次表决后,仅有五万生物选择留下,剩下的我们选择永恒冰冻。大家都知道,出去的机会本就渺茫,在一次意外后,超相变理论彻底走进了死路,大部分人选择离开这个贫瘠的地方。最后,我们恪守最初的约定,无论怎样,总会有些家伙陪着你。剩下的内容致误入者,我们是九域文明,逃避代言者至此。如果您是普通的超载文明,我们劝您放弃挣扎。我们制造了另一块永恒空间给您,这样还有万亿分之一的概率能出去……”

    “你的母文明?”博遥问道。

    “不是,一群很好的朋友。母文明,记不太清了。”我搜寻着信号的具体位置,这块区域没有明显的参照物,寻找有些费时间,我趁着空隙凝望了一会夜空,“你想要的星图在信号源那应该有备份,不过,现在的外面跟预计的一样,已经死了,失望吗?”

    “你从没跟我谈起过母文明的事。”博遥失望道。

    “你不会想经历那些的。”我轻声说,“没人会想。”

    --

    三百四十九万光年外,永恒空间。对虚者文明而言,是重生体系的巅峰之作。它像当年的时间晶体般无暇。

    另一处永恒空间挤满了形形色色的生物,我任何其中的小半部分。永恒空间外,大量残骸无助地飘浮,他们应该挣扎过,只是,事实比歌剧残酷。永恒空间的冗余部分也塞满了生物。大基数的生物已经证明,一环能级圈在某种程度上是闭合的,尽管它表现为球壳状,但经拓扑后,能体现出规则的多面体性质。不管从哪里来,都能相对轻易地接收同区域内发出的信息,也能快速抵达看起来很远的地方。

    这不乏是一种快速旅行方式,只是耗能有些夸张。

    看着万亿年后的Wei系统,有些触动,原始操作界面一直没改,它是信息界的彩蛋,只有我和三个人工智能知道它的历史。

    智能程序将永恒空间内的生物移动到我的战舰上,博遥的反战一直让我没有充分理由研制武器,因此战舰有大量的空间用于建造居住区。

    虽说他们崇尚和平,但也没必要立即进行接触,思维方式的不同一直都是个问题。

    这块区域的时间流速更快些,不过依然滞后外界两倍多。

    五十万亿年,他们应该不会想到自己睡了那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