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4.?.1

4.?.1

    不知为何,在半人马座长城的代言者势力极为薄弱,仅有一个初级阶段的虚者文明。我的舰队能从他们附近经过而不被发现,枫叶顺带取走了几颗年轻好看的蓝巨星。

    穿越空洞的旅途乏善可陈,发生的事,诸如内敛空间的极速达到了30倍光速,光受暗力扭曲的程度略超预计,部分反物质性质发生微弱变化等。我花了近八百万年寻找性质变化的缘由,最终无果。

    六千万年后,我抵达既定的稀疏长城进行第一次休整。出乎意料的是,找不到丝毫代言者的踪迹。在三千万光年的范围内,最大的那个棒旋星系仅有五万光年的直径,没有超脱文明存在的迹象。

    横穿空洞的进度缓缓推移,空间中蜷缩的维度体系以线性变得稀薄,宛如漂浮在生命行星的平流层,苍茫的天际下潜伏着窒息的谎言。

    随着数学工具的不断更迭,维度体系中的三、四维体在图表中不再是不可视的平直直线。标准无穷量的定义让同阶极限的表示更加直观。

    三、四维体各有一个最低密度,也就是标准无穷量的定义。理论上,这个无穷量无法达到。

    --

    那一年,一段几不可测的异常波动出现后,三、四维体的密度发生近乎垂直的下坠。

    我派出三个编队的无人机驶回下坠发生前的区域,没有一架无人机传回密度回升的数据。无人机传来的曲线都在纵值上微弱浮动,像在嘲笑着什么。无人机继续往回走了十万光年,曲线偶尔有了回升的趋势,下一刻,曲线又猛地跌回原先的纵值。

    在无人机往回走的那段时间,我命令几艘智能战舰全速前进。

    千年后,稳定的数据流中断,通讯中断前一刻,那段异常的波动如鲠在喉。

    我有一种预感,蛇夫座如海市蜃楼,呼唤着倒霉的船员。就算他是真实存在的,距离也绝对不止十亿光年,红移欺骗了我,此区域的宇宙膨胀速度可能极为微弱,乃至能放大二十亿光年内的星系,我身处那越远的东西“看”起来越大的传说却毫不知情。

    距离下一处下坠点还有九百万光年,不必立即停下而导致不可控的恐慌。

    三千后,事实证明,已经没有了原路返回的可能。智能战舰往回走了两千九百万光年,本应抵达稀疏长城的边缘。可事实是,距离稀疏长城的路程总会在某一时刻回复至一千八百万光年,就像行走于莫比乌斯环上回到原点。

    那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也是一个错误的抉择。

    我选择了让居住点停下,即便这个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