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4.?.4

4.?.4

    战争中前期,累计死亡约三千四百亿次,平均重生次数2.6次。

    1930年后,只剩下1150918只类盘古生物存活,同时我的舰队数量跌入低谷。

    残缺的防面无法抵挡类盘古生物的冲击,防面失效的通告蔓延。千年的舆论工作没能阻碍虚无的风气弥漫。

    在整个社会走向低谷的同时,技术试错的风险飙升至巅峰,更多的人开始怀疑激进的科研思潮是否可取。这可以简单地归类于科技虚无主义。

    后面的历史被封存了很久,暂不详说,这算是一种独裁吧,实在没办法。

    重生和永生技术不能说绝对完美,组合后的劣势太多。社会要想保持长久稳定,或许只能二选一,我没试过,不好评价二选一的结果。

    重生技术会加深所有情绪,正面亦负面。生物诞生时,情绪是一张空白,但重生时不是。跟代言者交战时,虚无风气露出了苗头,并隐藏至今,最后露出了它峥嵘的面目。

    后方的防面相对薄弱,大多数防御力量由那仨跳脱的强AI控制。很唯心的,生物舰队的平均生存时间比纯智能长2.7个百分点,但战舰性能相差不多。用舰长的话说,直觉会提醒他们最好的攻击时刻,而智能可以降低冒险的风险。

    战争中后期,类盘古生物奔着元和波而去。元和波还没有成年,不能进行长途奔袭,只能适当地往后方挪挪,这里的后方可能稍微有点远。这算是战争又拖了一千多年的原因。

    强智能利用路径上的所有人造物阻拦并大幅削减了类盘古生物的数量。人造物包括各种生物聚集地,这导致近三百亿生物死亡。类盘古生物的前进路线如线团般杂乱,无法预测,只是大致方向朝着元和波,生物的死亡不可避免。甚至有三处重生基地毁于类盘古生物的攻击。

    战争的最后,只剩下9812只类盘古生物。用元的话说,那群寄生虫比流淌着粘液的蠕虫还要恶心,即便他们披着盘古的外衣。其实,我挺想吐槽一下,常数探测对盘古的解析,也是一团乱糟糟的数字。

    最后一场战役,我损失了紧急生产的二百六十万艘战舰。类盘古生物无法规避零场,就如我无法躲避内部湮灭。

    结束后,数万年的动荡占据了历史的一角。没有了外力的威胁,反科研的呼声愈演愈烈。整个事件可以说不合情理,却又逻辑自洽。

    --

    虚者文明不太可能出现分崩离析,诸侯割据的局面,因为生产力不会因某种思潮而大幅下降。好吧,实话实说,枫叶不会不会允许那种情况发生的,她算半个强迫症,小半个暴力狂,小半个管理员。

    接下来不提一些不人道的过程,挑重点讲。

    九域文明已经接受作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习惯很难改。结果是,根据某条旮旯里的补偿案,枫叶启动了冰冻程序,自主重生程序暂时关闭。

    人口基数呈陡崖式坠减,在那一万年的低谷期,整个文明只剩下了激进的科研人员和少部分的幸存者。

    我花了九千年完善双三维体技术并找到了在亚光速区间内控制三维体的途径。

    又用三百年设计并制造了十颗理论上可以稳定燃烧万亿年的人造恒星。

    此期间,一次实验中的意外使超相变猜想诞生,后继实验进行了32年,并证明了此猜想。依托实验数据,数学证明在两个月后出现,第三个月甚至出现了第二种证明思路。科技树在很久前就衍生为丛林,休眠许久,它开始把目光拓展至附近的废土。

    科技自信和科技虚无如影随形,在科技虚无消失前,没有生物配自称神。

    理论的更迭会诞生更多的学科,重生机制逐步解除锁定,生物迎来了久违的黄金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