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摇篮中的科技文明 »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

    前往NGC5128的计划在延期三万余年后执行。

    技术更迭数十亿年,物体的前进速度还是被锁死在万倍光速之下。

    常数技术在理论层面能将物体加速到九千倍光速,可是,这需要所有物质在微观层面不断震荡,此震荡还会因速度变化而不可预测的浮动。比起虚化技术让物质保持在某一种状态,只要不迈过那道坎就不需要调整参数,常数技术对控制的要求过于苛刻,大范围应用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后面的故事,并不是那么愉快。

    我已推开虚者文明的大门,那儿并非光芒万丈,反而乌云密布。

    物理学的大厦早已俯视珠穆朗玛峰,只不过,对流层之上,不是清冷的平流层,那儿又冷又暗。当我伫立于高处,冷风幽幽,眼前弥漫着包裹真相的浓雾,更高处的强光穿透雾埃,若隐若现的真相令人畏缩。

    不管如何,都得往前走啊。

    殖民舰队分成两路,主舰队前往NGC5128,另一支舰队前往NGC5253。

    NGC5253的那个故事不是很重要,可以稍微晚些讲。

    主舰队在一个黯淡的矮星系上驻扎,让殖民舰队清场不现实。最主要的是,我想看看那个全天最强辐射源之一。之前的三亿年间,它的辐射强度逐年增加,进阶超载文明的确会增加黑洞的辐射强度,但是他们所做的事让我猜不出所以然。那个辐射源太过不科学,完全看不出超脱亦是超载文明的痕迹。

    古人云:好奇心害死猫。

    掠过一个个人造星团,只接收到寥寥几次的警告,唯一的相同点,那些信息都包含着太虚。

    也许是翻译的错误,一个给予理论的文明或许是团体,应该是吧。

    那些空旷地星域,或许是这些文明间的缓冲地带,布满了纤维自触发武器。凭借具有免伤属性的高阶常数护盾,我控制着十万艘垓级战舰在星系中全速前进,无需顾忌路径上的纤维武器。纵然空间中编织着纷乱的纤维,也伤不到我分毫。垓级战舰在混沌的辐射中穿梭,轻易地驶向下一处星团。

    这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星系,古老是他的诞生之时,年轻是因星系间碰撞导致的重启。

    再年轻的星系也将不可避免地再次衰老。

    那个千万倍太阳质量的黑洞已近在眼前,那儿的确有一些人造物体,不过没有想象中那么密集。

    外部的常数护盾以急速崩溃,就像有更高阶的东西在影响它,可如果进一步增加护盾的混乱度,不亚于把生物暴露在核废料中。

    次生富集层勉强守住了最后的防御阵线,正如之前所说的,次生富集层类似于核废料,能明显损害内部设备,这是不得已之举。

    我找不到攻击源,附近的规律尽皆紊乱,探测设备变成瞎子。

    让敌人近身是最愚蠢的疏忽。

    可,这附近并没有可疑的物体。

    如果说一定有的话,只剩下那个大得离谱的黑洞。通过修改次生富集层的分布,我撕开了一道口子直通那个辐射源。

    我选择报废一艘垓级战舰来攻击那个辐射源,极度紊乱的块在辐射源外绽放,这次有了些许光效。不足之处是,比起那个辐射源,块崩溃时的跌落就如燃尽的火堆般黯淡,攻击不知因何原因只释放出了些许威力。

    不经意间,那个黑洞的质量增长了些许。

    既定的计划被迫中断,可是撤退也成了一种奢望。

    超光速时的场推进变得极不稳定,我的感觉是好像时间轴之前的余波在干扰着一切。

    我还有底牌,只是不确定那个技术是否受到了干扰,即便理论上这一可能性极低。

    富集层的对舰体的伤害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露,尤其是战舰上不存在生物,我能支撑更久的时间,这或许是不幸中的万幸。

    战争中,最令人烦躁的不是敌人的正面进攻,而是不计其数的小股部队的渗透。

    超乎来时想象的,NGC5128中存在着大量的超脱文明。

    在这个狭小的星系中,拥挤着十位数的超脱文明。

    我失去了绝大部分的武装,反击能力被削弱至极致。一百年中,富集层逐渐不堪重负,三维供能体系是我最后的倚靠。

    三维技术有它独特的攻击方式,从某种层面上讲,不能算是攻击,更像是对目标空间的绝对清场,包括这顽固的分数维世界。不足之处太过明显,完全没有性价比。

    极度缺乏物资的我耗费百年才攒出了十套控制体。万艘垓级负责掩护,我的反击终于突破了那层壁障。

    三维体如海啸,以千万倍光速在空间之海中前进,靠岸之时,一切有质量的物体瓦解,湮灭,他们本就不属于那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