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终结春秋 » 第53章 逆顺之道

第53章 逆顺之道

    “国子,不知你这次来洛邑,是贩卖东西呢?还是有什么样的目的?虽然你给王子揭说你只是路过,可我觉得不太像。”白圭问道。

    “哦?如何不像?”智珏瞬间好奇。

    “如果是路过,国子恐怕不会有这闲情雅致到处闲逛转悠,而且,我刚才来,询问的时候,得知国子和下人已经住了三天。”白圭道。

    “哈哈哈,原来这般,既如此,我也不对先生说假话,我们这次来,既卖东西,也采购物资。”智珏大笑道。

    人家既然有心,又观察仔细,再说假话,那就不只是欺人,而且自欺。

    此外,智珏既然想将白圭收为己用,那就不能油滑。

    白圭是有本事的人,坦诚一些更好。

    “国子,你来贩卖的东西,当不一般吧?”

    “这又是为何?”智珏又有点好奇疑惑。

    “以你的身份,是不应该涉足买卖的,要是一般的货物,普通家臣即可。既然是国子亲自来洛邑,那出手的东西,当然不会是凡品。”白圭道。

    这家伙不愧是有大商人的潜质,分析问题由浅入深,很容易抓住重点。

    “先生果然了得,真是一语中的。你知道最近洛邑城里流传着的尊龙印玺吗?”

    白圭瞬间愕然色变:“难道......果然出售之物正是那龙尊印玺?”

    “怎么,你是不信,还是觉得我不该?”

    “不,国子既然说了,我岂有怀疑之理,我只是不解,那么好的东西,国子干嘛要贩卖他国,何不进献给元帅,又或者进献给晋国国君?”白圭郑而重之的问道。

    “这个,暂时请恕我不能明说了。”智珏不愿意如实相告,所以就只有光明正大的拒绝。

    “不怪国子,是白圭冒昧和唐突了。”白圭也觉得自己有些交浅言深得过了头,因此急忙歉然拱手。

    智珏能告诉他,自己来卖的就是尊龙印玺,就已经很不错。此后还需要得到更多内幕,的确显得贪心,不合适。

    “不碍事,先生的商路就在这洛邑周边吗?”智珏随意的摆了摆手,转换个话题问道。

    “鄙人本就是洛邑人士,自然是只能在附近。”

    “那,先生就没想过将你的商业版图向外扩展?比如晋国,秦国,齐国,楚国,燕国什么的。洛邑虽然是天下中枢,然周的气势一年不如一年,早晚是要被诸侯取代的。”

    “我何尝不知洛邑的繁荣是一种回光返照,可是......去往他国,要是没有庇护,我也会受到层层盘剥,所赚到的,未必就会多。”白圭是土生土长的洛邑人,对于周王室的兴衰可能,他比别处之人看得更加清楚。

    别的不说,就王子揭还想搜刮他的财产这一条,就预示着周王室难以中兴了。

    “如果我要求先生去晋国,先生意下如何?”智珏也不绕弯子了,开门见山问道。

    “晋国虽是当世强国,可......”白圭有所顾虑,没有畅所欲言的继续往下说。

    “先生为何停止?难道是对智珏有所不放心?又或者,不愿教我?”智珏凝视着白圭。

    “白圭只是怕,有些话说出来,国子会怪罪于我罢了。可国子于我有恩,白圭又不愿意欺骗。”

    “哈哈,先生小看我了,先生但说无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有那个肚量。”智珏笑道。

    “既然国子要听,那我就说了。在我看来,晋国并非一个好选择。”白圭坦然道。

    “哦,先生继续。”智珏来了兴趣。

    “当年赵叔带因虢石父而免官,从镐京携家竟往晋国,他当时就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在我看来,目前的晋国就是危邦和乱邦。”白圭道。

    “愿听先生高见和解惑,请。”智珏神色淡然,没有讶异,也没有丝毫不满。

    “文公之后,晋国虽说始终为中原大国,可那也一直是在吃老本。

    其父献公尽诛桓庄之族,使得晋国几乎没有了公族,只能依靠异姓大臣,从而导致朝廷大臣快速做大,并且相互倾轧不断,白白损耗国力。

    现如今,四家又打得一塌糊涂,政局不稳,商业就很难繁茂,甚至一不小心,还会遭受鱼池之殃。

    此外,晋国多山,物产相较其他中原诸国,并不丰盛。

    并且身处戎狄之间,商道难通,如此种种,使得晋国虽然强,可是经商并不如齐国、宋国,也就是比秦国稍好一些罢了。”

    智珏鼓励之下,白圭就将他对晋国的观察和了解一一说了出来。

    “如有冒犯,还请国子多多包涵。”最后白圭拱手补充道。

    “先生言重了,实际情况也确如你所说。然而,这世间的逆顺之道,并非一成不变的,很多时候,逆可转顺,顺亦可转逆。”智珏先承认了白圭所言,这才说出自己的看法。

    “白圭愿听国子高见。”白圭欠了欠身道。

    “我就不拿晋国说事了,免得有自夸之嫌,我就说说你提到的秦国吧。

    秦国一直以来,为中夏诸国所鄙夷,因为它偏安一隅,国势不强,文教不张,东进不得,南部群山阻隔,北部和西部戎狄环伺。

    这原本是逆,可是秦穆公重用了百里奚和蹇叔之后,一心向西发展,歼灭戎狄无数,拓地千里。

    常年征战,因此兵强马壮。文教不张,故而,秦国不似中原这般浮华。

    秦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靠的就是逆转顺,而中原诸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却是互相攻伐不断,贵族奢侈享乐。

    看看周,卫,郑,宋,鲁等,哪一个不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今天靠晋国,明日倒向楚国。

    如果说晋国是危邦,那么这些国家,随时可灭,或许明早起来,国家就不在了。

    而晋国尽管有先生说的诸多不便,但是优势也十分明显。

    周围的戎狄如果打败了,可以增添人口,增添马羊,就算不打败他们,只要可以通商,他们的良马也是中原所急需的。

    此外,晋国有盐池,有丰富的矿藏,有广袤的面积,有数百万的人口,这些何尝不是明显的优势。所欠缺的,独独事在人为罢了。”智珏收放自如的侃侃而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