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网游竞技 » 前场三叉戟 » 第0011章 疯狂的足球城

第0011章 疯狂的足球城

    在本故事所有的重要人物全部登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凤凰城,这座疯狂的足球名城!

    凤凰城人热爱足球!

    足球对于凤凰城人来说就像阳光、空气、淡水一样不可或缺;踢足球对于凤凰城人来说就呼吸、睡眠、吃饭一样习以为常。

    足球是凤凰城的标致,足球是凤凰城的图腾。

    不仅年轻人痴迷足球,老头老太太茶余饭后也没人去跳乱糟糟的广场舞,而是成群结队地聚集在广场上比赛颠球。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官方还是民间,凤凰城人都自豪地宣称:当初西洋鬼子将足球传入中国最早是从凤凰城开始的。

    凤凰城人经常这样眉飞色舞地讲述自己城市的足球史。

    那时候凤凰城的百姓还穿着长袍马褂,脑袋后面梳着猪尾巴一样的辫子。

    坐在京城金銮殿里的康熙心系天下:虽然天朝的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四方的夷狄还吃不饱穿不暖,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于是康熙朱笔一挥,下了一道圣旨:恩准沿海几个城市开埠通商与洋鬼子做贸易,而凤凰城恰好位列其中。

    很快黄头蓝眼的洋鬼子便驾着洋船蜂拥而至!

    这些说着鸟语的蛮夷给凤凰城带来了钟表、八音盒、龙门刨床,鸦片烟,洋布等花里胡哨的洋货,还有难喝得跟马尿一样的啤酒。

    凤凰城人瞧不上西洋人,更不屑这些乱七八糟的洋货。

    洋鬼子想进凤凰城做买卖,但是全城百姓都誓死反对:绝对不能让这些长得像牲口一样的洋鬼子进城,一旦他们进城便会偷东西调戏妇女,打架斗殴,总之他们会做各种卑鄙无耻的事情。

    县老爷很为难,一边皇命难违,另一边人心所向,最后折中的结果是西洋人可以在凤凰城做买卖,但是他们不能进城。

    聪明的县太爷下令在凤凰城外给洋鬼子划了屁帘子大小的一块地方,允许洋人在那里建造房屋,停船住宿存放货物,城里的商人只能在这里与他们谈买卖做生意。

    虽然洋人心里窝火,但是最后还是答应了。

    从此以后,城外的西洋鬼子与城内的百姓虽然相互瞅着不顺眼,偶有摩擦,但是总体还算平和,没有太大的冲突。

    每年秋末,洋鬼子借着北风而来,他们卸完洋货,然后装上茶叶、蚕丝、瓷器、大黄,然后等候第二年春天东南风起,他们便乘风驾船回国。

    等候风起的日子,这些闲得无聊的洋鬼子便便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凤凰城外的海滩上玩抢皮球的游戏。

    凤凰城的百姓觉着这些蛮夷象马戏团里的动物一样可笑!

    一群大老爷们儿正事不干,却光着膀子抢一个破皮球,一旦有人将球踢过门线,他们都乐得跟傻小子似得,真是滑稽可笑!

    于是全城老少都挤到高高的城墙上围观这些洋鬼子踢皮球,就像围观马戏班子表演一样。

    起初只是不屑一顾地嘲笑,慢慢地有人开始效仿。

    最早是孩子们觉着洋鬼子玩的这游戏怪有意思。

    他们没有洋鬼子哦皮球。

    有几个脑子激灵的孩子从杀猪的屠户那里要来猪尿泡,也就是猪的膀胱,

    他们先把这玩意吹成球,再往里面填充满棉花,最后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学着城外的洋鬼子踢。

    一时之间风靡全城。起初只是顽童们踢,后来一些游手好闲的瘪三也跟着凑热闹。

    凤凰城的乡绅耆宿很愤怒:这样实在有伤风化,所以挨家挨户吩咐,远离蛮夷,不能围观,更不能学着他们踢球。

    多数人不敢踢了,但是有几个胆子大的瘪三偏偏不信邪。

    他们后来觉着踢猪尿泡不过瘾,索性悄悄跑出凤凰城,偷偷摸摸跟着洋人学踢球。

    他们起初觉着这玩意简单得很,但是踢了两脚才觉着这玩意没有那么容易对付。

    洋鬼子玩得很溜,皮球被他们掌控得服服帖帖,但是他们就玩不转,稍微一用力,皮球便被踢到海里去。

    这些瘪三起初只是凑凑热闹,但是很快发现这玩意还真是挺有意思。凤凰城有人喜欢足球,这让那些被他们冷落了的洋鬼子很振奋,于是他们说着叽里呱啦的鸟语,手把手地教这些瘪三踢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城里跑出来跟洋鬼子学踢球。

    城里的老顽固很愤怒:堂堂凤凰城子民,文可以弹琴弈棋,武可以练习拳脚,放着好东西不学,却偏偏学着洋鬼子光着膀子踢球,真是有辱斯文,有伤风化,必须严惩!

    他们张贴告示:即日起,如果有人胆敢跑到城外跟洋人踢球,必将被带到县衙门口的空地上拿藤条抽屁股。

    可是有人上了瘾,他们压根没把这告示当回事,仍旧大大咧咧地出城去找洋人踢球。

    很快他们便被抓了回来,绳捆索绑,捆得和肉粽子一样被丢到了县衙门口的空地上。

    全城百姓纷纷来围观。

    乡绅耆宿先是义正言辞地指责他们痴迷洋鬼子的低俗喜好,有通敌之意,乃是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然后一声令下打屁股。

    山上新采来的藤条枝,上面长着钢针一样的刺,几个壮汉抡起藤条来一顿暴抽。

    几个瘪三被抽得遍体鳞伤,哭爹喊娘。

    被打完之后,族中人画完了押,保证他们以后绝对不会再踢皮球,然后乡绅耆宿们才答应将他们抬了回去。

    卧床几个月以后,所有人都认为这些瘪三不再敢碰皮球了。

    没想到他们中毒太深,简直比那些抽鸦片烟的瘾君子还难缠,好了伤疤忘了疼,没过半年,他们又偷偷摸摸地聚在一起踢球了。

    世事难料。

    谁也想不到几年以后,这种无聊的踢球不仅被允许,而且县衙和各大家族的族长及全城的士绅还大力提倡。

    这究竟是为什么?

    因为华夷有别,城外的洋鬼子和凤凰城百姓谁也瞧不上谁,起初是相互用谁也听不懂的话对骂。

    对骂解决不了问题便改为械斗,凤凰城的百姓用的是大刀长矛弓箭,而城外的西洋蛮夷用的是洋枪火炮。

    大刀长矛干不过洋枪火炮,凤凰城里的人提出来君子动口不动手,打架那是畜生干的事儿,凤凰城人都是有教化的文明人,不能跟畜生一样。

    西洋人想了半天,同意了凤凰城人的建议,提出来以后但凡因为鸡毛蒜皮之类的事儿起了冲突绝不能用火器,一律改为通过比赛踢球解决。

    凤凰城起初不答应,他们坚信只有野蛮人和瘪三才玩这种无聊的游戏。

    洋鬼子很蛮横,如果踢球还不能解决,那只好接着打。

    忌惮于洋鬼子的洋枪火炮威力太猛,权衡再三,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因为学洋鬼子踢球而被藤条抽打屁股的瘪三一下子成了全城百姓的救星。

    有时候英雄和流氓的差异不过一线之间,如此一来,那些如同过街老鼠一般的浪荡公子登堂入室,被请进了县衙,道台大大人做东,各族的族长和有名望的士绅做陪,席间频频他们敬酒,说凤凰城的颜面就指望他们了。

    酒足饭饱以后,瘪三们换上短衣襟小打扮,在海滩上跟着洋鬼子踢了一场比赛。

    全城轰动,凤凰城百姓把比赛现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在父老乡亲的呐喊声中,这些瘪三果然不负众望,击败了洋人。

    这些洋鬼子真是没皮没臊,输了球居然不感觉害臊,反倒满脸笑意,竖起大拇指夸凤凰城人:“verygood!”

    凤凰城人与西洋人的足球比赛以后成了常态,但是胜少负多,第一次赢球完全是因为洋鬼子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因为踢球输了,凤凰城北面的山林被洋人割占;因为输球,城南的玉皇庙被洋鬼子改成了尖顶的教堂;直到最后洋人提出来,如果凤凰城再输球,他们必须答应洋人可以自由出入凤凰城。

    从那以后,踢球就不再是浪荡公子干的事儿,而是成了事关凤凰城人面子的大事儿。

    于是有钱的士绅掏钱,招募有识之士,别管是豪门子弟还是贩夫走卒,只要球踢得好就行。

    乡绅耆宿们许下条件,凡事被选中的什么营生也不用干,每天在海滩上练习踢足球,一个月给五个银元。

    乖乖,五个银元,那时候一个苦力累死累活两个月也挣不了这么多,不仅如此,赢了洋鬼子以后还有比赏银。

    这种好事哪里去找?

    一时间凤凰城的年轻人开始迷恋起来踢球,尽管仍旧有些思想顽固到极点的老爷子跺着脚骂他们不务正业,但是这东西来钱快,而且打败洋人那可就是英雄了。

    起初和洋人交手,屡战屡败,但是倔强的凤凰城人不信邪,屡败屡战,刻苦练球。

    过了两年,终于干掉了洋鬼子的球队,在海滩上将洋鬼子给干得七零八落。

    通过踢球解决矛盾纷争的办法深深启迪了凤凰城人,以后家族之间,商号之间,甚至仇家之间的纷争一律通过踢球的方式解决。

    总之一句话,从那时起凤凰城人便开始迷恋足球。

    这些说法真假难辨,无法考证,但是凤凰城人都相信这种说法,既然大家都信,那就是真的了,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