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监国到皇帝 » 第四十九章 改革

第四十九章 改革

    武英殿里的炉火烧的很旺盛,这种火炉从明年起就要改名了,至于叫什么,现在谁都不知道。

    石亨一进门便感觉身上的寒冷被一扫而光,仿佛一下子从寒冷的冬天来到了温暖的春天。

    不过,十月份的京城,冬意虽然没有北方那般浓郁,但江南特有的潮湿气温不是厚厚的铠甲所能阻挡的。

    “末将石亨,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钰刚刚来到大殿,石亨便习惯性的行完大礼,双手抱拳跪在那里。

    “你这是跪习惯了吗?想跪你就一直跪在吧!”朱祁钰没有给石亨一个好脸色。

    石亨就一直跪在那里,双眼傻傻的看着朱祁钰,他觉得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这个新皇帝,前些日子还召见自己,怎么今日就又变脸了?

    兴安站在一旁,看着这个五大三粗的武将一直跪在那里,怪不好意思的给石亨使了个眼色,

    石亨马上就懂了,肯定是今儿个陛下心情不爽,不过还没等石亨开口说话,朱祁钰便开口说道:“朕说过,武勋免跪,尤其是作为军人,不能动辄就给人下跪,跪多了,容易伤骨气。”

    “朕已经向朝廷所有人都下了旨意,除过祭祀,大典等非要下跪的场所外,一般场合五品以上武勋及贵族都不在行下跪礼...”

    “吾皇圣明!”

    朱祁钰还没有说完,石亨赶忙抱拳一声称颂,朱祁钰顿时感觉有种被拍马屁的味道。

    朱祁钰摆摆手,示意他起来坐下说话。

    “怎么样?石将军,新军营里的反应如何?”

    原来,朱祁钰在给石亨安排新军训练时,给他们增加了一个“军中文工团”,专门是用来提振军士信心的。

    这算是最早大明王朝的军中文艺汇演中心,至于具体的效果怎么样?朱祁钰心里也没有底。

    当听到朱祁钰一问他这个问题,石亨当即就高兴了,一扫心中的阴霾,脸上就绽放出了笑容。

    “回陛下的话,这新军哪里见过这宫里的歌舞,一个个看的眼珠子都差点蹦出来!”

    “不过,这种效果就是好,能迅速提高将士们的信心,毕竟这帮新人一个个都血气方刚的,每天能有这么一个环节,所有的将士都感觉干劲十足!”

    朱祁钰这才松了一口气,他想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是这个道理。

    “嗯,你可给朕看好了,可千万别闹出什么幺蛾子啊!”

    石亨心中当然明白朱祁钰的意思,当即拱手抱拳道:“请陛下放下,末将一定会严加看管他们的。”

    朱祁钰倒不怕这军营泛滥,再说了这文工团每次去演出,都有宦官在后面陪着,官军只能是在下面观看,谁都没有资格走到台面上去。

    就算演出结束,也是文工团先离场,所有人还要进行集合训练,这些都是朱祁钰在新军训练营中写入的。

    军中的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是社会,并不是你想什么就能有什么的社会,你给人家皇帝心里添堵,人家可给你整个家族添堵,这是守恒的。

    等石亨一离开,朱祁钰就对身后的兴安问道:“兴安啊!明日是不是又要朝会了?”

    兴安一抱头道:“陛下,以奴婢看,您还是别上朝去了,在家修养一段时间岂不更好?”

    “您想想,经过京城保卫之一战,陛下您整日跟着提心吊胆,现在好不容易过了几天清闲日子,陛下您何不让那些大臣们去操劳国事呢?”

    朱祁钰转念一想,这个太监说的不无道理啊!可是,眼下休息可以,还有一个大麻烦没有解决,他的心里比什么都要着急,那就是在瓦剌人手里的“叫门天子”,到现在还没有死,这让他心里不是滋味。

    要是没有这么一回事,他才懒的去上朝。

    不过朱祁钰现在已经对大明有了足够的信心,只要自己一直把持这朝政,即便就是将来他朱祁镇回来了,也不能把他怎么样,相反,只要自己在这个位子上,等他回来了完全可以再囚禁他。

    朱祁钰双手抱着肩膀,得意的想了一回,转身对身边的兴安说道:“嗯,亏你还能想得出,罢了,明日你便去午门外守着,告诉所有前来上朝的官员,就是朕身体有恙,上不得朝。”

    “眼瞅着冬月就要来了,你从内务府领一批大氅,来的官员一人发一件,让他们别在外面冻着了!”

    “陛下仁义!”

    兴安顿时高兴的眉飞色舞,给每人一件,不知道又有多少官员给他多少好处了。

    朱祁钰没有理睬他,而是伸手在火盆上烤了一下,对兴安说道:“去叫于谦过来,朕有事要跟他商量。”

    兴安赶忙撒丫子朝外面跑去,他现在是朱祁钰身边的红人,朱祁钰的每一句话他都要深深记在脑瓜子里。

    一盏茶的功夫,于谦就来到朱祁钰的书房。

    “于尚书,随便坐吧,在朕面前,以后不用拘泥!”

    于谦拱手道:“谢陛下!”

    对于于谦,朱祁钰还是十分器重的,虽然现在朱祁钰有很多好的想法,于谦并不支持他,不过,比起朝中的那些腐儒们来,于谦就要开明的多。

    “于尚书,朕想要设立一个新学,改变一下目前的学制,你一下如何?”

    朱祁钰让兴安给于谦端来了一个茶杯,两人又开启了对话模式。

    “陛下,臣以为,改变目前的学制,还要陛下慎重考虑!”

    “嗯,说说你的看法,朕不怪你,你只管说就是。”

    “陛下,臣以为...”

    于谦端起茶碗用嘴唇抿了一下,他是在想腹稿,像这种位高权重的人,所说的名一句话都是经过大脑思考过的。

    “陛下,臣以为这科举制度并无大碍,若陛下还有更好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可以在来年科举考试中试行,但万不可废除啊?”

    朱祁钰皱了一下眉头道:“你是担心会受到朝中大臣们的反对?”

    于谦没有当面回答,他的意思很明确,现在朝中大臣都是通过科举读书来到京师做官的,如果朝廷当场废除科举,大臣们自认无法接受。

    不过于谦也是看出来,这次朱祁钰直接将王直这个顽固派排除在外,目的就是要消除他的阻力,将他的科举制度推行到底。

    从王振贪墨案来看,这个新皇帝上任三把火还得非烧起来。

    先是收回兵权,将五军都督府的职能重新划分,然后是改革科举,看来这人确实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见于谦没有说话,朱祁钰却开口问道:“于尚书,您恐怕也是通过科举考试才走到这一步的吧?”

    于谦拱手道:“回陛下的话,臣是永乐年间的举人!”

    朱祁钰听完,哈哈大笑道:“对啊,于大人是文举人出生,可是在面对瓦剌强盗进攻我大明时,你当年所学的那些课题,还能击退瓦剌军吗?”

    “这...”

    朱祁钰问完,于谦当场就傻愣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