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监国到皇帝 » 第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第八章 开弓没有回头箭

    此时,文华殿内,朱祁钰独自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他在梳理这一天的所见所闻。

    皇太后自然是希望朱祁镇能安然回来,毕竟那是她亲儿子。

    朝廷里的御史台徐有贞,毫不含糊的说应该是个投降派,从他力主南迁这件事上来看,此人一定会站在自己的对立面。

    还有那个掌印太监冯喜,虽然暂时被“借调”过来使用,但此人心机不纯,是个十足的小人,往往坏事就坏在这种人手里。

    他跟之前报信的曹吉祥都是一路货色,对朱祁镇是阿谀奉承,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们完全不顾家国利益,只能算是自己敌对势力的执行者罢了。

    这些人勉强算是一派,但是他们各自心中都有自己的利益算盘。

    还有就是以王直为首的文官跟以于谦为首的武将,这些人算是自己的人吗?

    朱祁钰思想向后也没有想明白这些人所站的队列,但是他心中始终认为,这些人都是衷心于大明的,也就是说只要手里有了皇权,这帮人还是能为自己所用。

    “殿下,启禀殿下,奴婢探听到了一点消息。”

    兴安不知什么时候从外面小跑着进来,躬身站在朱祁钰后面,打断了朱祁钰的思绪。

    “嗯,你说说吧!”

    他刚刚穿越过来,一听打探到了消息,自然是十分高兴。

    兴安在心里暗自思忖了一下道:“殿下,奴婢听几位尚书大人说什么登基、太上皇什么的。”

    “奴婢根据他们的对话,估摸着这几个人要行废立之事,似乎他们讨论的还很激烈。”

    朱祁钰转过头,眼神中充满了惊讶,但是脸上的表情却很快变幻过来,对于他而已,这实在是一个好消息。

    他定睛看了一眼躬身站在那里的兴安,觉得这个侍从人很激灵,而且善于揣测别人心思,是个可靠之人。

    从他的话里,朱祁钰似乎可以肯定一点,于谦跟王直他们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至于皇位,那不是上天赐予的,他要自己去争取。

    他记得他们朱家子孙自朱元璋开始,好争之心都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

    先祖朱元璋造逆元的反争天下,他的儿子朱棣造建文帝的反而争天下,他的孙子朱高喣就造宣德的反继续争天下,后代子孙,哪怕是用心修道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三十年不理朝政的万历皇帝,不也一日未停的与权臣争夺治理天下之大权吗?

    不争,那他就不是朱家子孙!

    再说了,朱祁镇叫门这件事已经成为了事实,要不了几天整个大明的人都知道了,到时要引起人心恐慌,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嗯,你的猜测很多!”朱祁钰对着兴安说道。

    听完此话,兴安稍微朝前走了几步,对着朱祁钰小声说道:“殿下,于谦等人也是迫不得已,这废立之事自古都是国家大事,还请殿下不要责怪他们僭越之举。”

    自古君臣不和,就会有废立之事发生。

    朱祁钰深深的出了一口气,他仔细看着眼前这个小宦官,让兴安感到胆怯。

    兴安不但是个胆大心细的宦官,而且还很有远见,就有大局观念,不像王振、冯喜这样唯利是图的人。

    “唉!你这样说也不能全部怪罪他们,毕竟他们也是为大明朝着想,这也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

    “摊上了这样一个皇帝,运气能好的哪里?”

    “明明没有那个金刚钻,还要揽那个瓷器活儿。”

    “他都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还要效仿成皇帝朱棣,非要御驾亲征,远赴草原,结果呢?不是被俘虏了?”

    “其实被俘虏了也没啥大不了的事,男子汉大丈夫在世,能屈能伸,但他偏偏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现在可好,砸伤了自己,还便宜了人家。”

    朱祁钰一连串说出了这么多话,让兴安都感到震惊。

    不过,他说的一点没错!

    昨天敲宣府,明天就有可能是大同,后天就有可能是居庸关,再后天,就直接来敲京城的大门!

    这让大明的百姓还有活下去的可能吗?

    蛮夷对于汉人的屠戮,作为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朱祁钰,再清楚不过了!

    穿越前他虽然只是在三本大学读书,但至少这点历史他是清楚的。

    朱祁钰上前拍了拍兴安的肩膀说道:“嗯,这件事要成,你就是第二个王振,但是本宫希望你做一个受人尊重的宦官。”

    朱祁钰说这话的意思,一面是在拉拢人心,一面又是在告诫他。兴安当然能听出朱祁钰话里意思,当即跪拜在朱祁钰脚下道:“请殿下放心,奴婢知道该怎么做!”

    “嗯,你下去吧!本宫想静一静!另外,你速速去兵部,让于谦过来见陪本宫说说话!”

    “是,殿下!”

    兴安恭恭敬敬的给朱祁钰行了一个大礼,起身朝殿外走去。

    一盏茶的功夫,兴安已经到了兵部。

    “于尚书。”

    “恭喜于尚书!”兴安满脸带着笑意,躬身朝着于谦行礼。

    “恭喜我什么?”于谦坐在一张椅子上,周边一个人都没有。

    “于尚书今日荣任尚书之职,自然值得恭喜啊!”兴安倒是对答如流。

    “唉,都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了,你还有心说这事儿?你来此有什么事吗?”于谦问兴安。

    “于尚书,殿下在文华殿,说请你过去陪他说说话儿!”

    “说说话?莫不是...”一连串的问号出现在于谦脑海之中。

    尤其是之前跟王直,金廉说的事儿,是不是已经走漏了风声?

    于谦连忙回忆了一下当时的场景,确定周边再没有什么闲杂人。

    要知道自古废立皇帝的朝臣大都被皇帝所忌惮,即便是现在的皇帝朱祁镇不在,但也不能保证周围就没有他的人,锦衣卫的耳目,可以说是遍布四周。

    在于谦仔细确认了周围没有任何人走漏风声的情况下,重重的点点头道:

    “好,你先回去复命,我马上就去!”

    兴安高兴的走出兵部府,要知道大明朝有严格的规定,作为朝中的重臣,是不能跟各地藩王走的很近,免得引起不必要的嫌疑。

    但是现在是非常时期,宫里的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也就没有人去遵守了。

    退一万步来讲,他于谦要行废立之事,也只有破釜沉舟的走下去,开弓已经没有回头箭了。

    待兴安离开,于谦重重的叹了口气,眼前的事情千头万绪,他要一件件的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