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从零开始的修炼生活 » 第三章 李青灵

第三章 李青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清明节这天赶往城隍庙为已故亲友焚香祈祷,是象州历来依旧的传统。

    破绽时分,姑苏城外城的某个清净小院中,炊烟袅袅。

    由于头睡觉前被少爷特意嘱咐过,所以丫鬟今儿起了个大早做饭,此时锅中的玉蜀碴碴已经滚了,只待切好咸菜后便可以开饭。

    于是伶俐的丫鬟在围裙上擦了一把后,便径直走向北屋去敲门。

    “少爷,起来吃饭了。”

    敲过门后,丫鬟便返回了厨房,准备最后的工作,这是主仆二人多年形成的默契。

    少爷总是醒得比她早,也不用伺候他洗漱,做好饭了,只需告知一声便可。

    不多时屋门打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身形瘦削的青衣少年。

    少年姓李,名青灵,是姑苏城李家三子。

    那年冬天姑苏城内的某个巷子中,一个女人牵着一个小叫花子走出巷子。从此世上便少了个小叫花子,李家多了个三少爷。

    如今已过七年矣。

    而小竹子在来到李家以后,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李青灵。

    李青灵曾问过母亲,为什么给自己起这个名字。

    她说:“当年,娘见到你的第一眼,就觉得你的眼睛很好看,脑海中便想到了一句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待我应如是’,所以你叫青灵,青山的青,灵气的灵。”

    听着厨房案板上传来的咚咚声,李青灵美美的伸了个懒腰后,便径直走到院儿里,随手挑起武器架上的一把长剑开始操练。

    这是李青灵在练武之时养成的习惯。按照教头的话来说,李青灵天赋异禀,除了养气外,这些寻常功法招式已经不需要再学了。

    但这个习惯李青灵还是保持到了现在。这五年来的清晨,都是如此度过的。或舞刀弄枪,或练剑打拳,也不多练,一刻钟足矣,待练过之后,早饭也刚刚晾好,不耽误事儿。

    待最后一剑收势后,李青灵只觉得神清气爽,这才放下长剑,洗了把脸,走向厨房。

    丫鬟碧玉早已等候多时。

    桌子上摆着两碗玉蜀碴碴粥,这是李青灵的最爱。还有一碟昨晚吃剩下的花生米,以及从冬天便腌制到现在的辣白菜,再配上几个粗粮馍馍,如此简单便是李青灵的早饭。

    入座以后,李青灵接过碧玉递来的馍馍,熟练的掰开,夹上几片辣白菜,一大口下去,嘴里满是酸辣之味,开心的像个孩子,这是李青灵独有的吃法。

    或许是有活逃荒的经历,所以李青灵虽贵为李家三公子,但在生活上还是比较拮据,否则也不会与丫鬟搬来这偏僻的小院儿内居住。

    不过如此不顾家的行径当然引得李夫人不满,每每说起此事,免不了被其一顿唠叨,这也令李青灵叫苦不迭。

    李青灵当然也知道母亲这是为自己好,所以从不曾像大哥二哥那般,对母亲发脾气。每逢母亲唠叨之时,便耐心的为其捶背揉肩,往往还要在老宅住上几日,陪陪母亲,方才使她消气。

    正在李青灵吃得眉飞色舞之时,却忽然听到院外传来了深沉的脚步声与车轱辘声。这是超乎常人的听力,也是李青灵习武之后才拥有的。

    用教头的话说,练武之人,生出一口真气在身,便超脱了凡人的范畴,这口真气会愈发改善自身的身体素质,尤其以五感为最,所以养气才显得尤为重要。

    而院外的声音,李青灵再熟悉不过,于是麻利的端起碗来将所剩不多的碴碴粥一饮而尽,随后冲到水缸处舀起一瓢清冽的井水漱了漱口,又接过碧玉递来的手帕擦了擦嘴这才出门迎接母亲。

    身为世家贵族,老宅里的规矩有很多,这也是李青灵不愿意待在老宅的原因。

    仅以吃饭为例:从入座,主人,主宾,副主人,副主宾...到哪个杯子喝水,哪个倒酒,酒到多少合适…再到上凉菜,圆盘,长盘,放盘怎么摆,上热菜先上哪个后上哪个,鱼要怎么摆,鱼头朝那边,鱼肚朝谁等等一系列的规矩…

    如此繁多的规矩,李青灵属实不喜欢,太不潇洒。

    待准备好之后,院门也准时被敲响。李青灵连忙抬头挺胸,端着步子上前开门。

    打开门,照面的是一个衣着朴素,坐着轮椅,但眉目之间尽显贵气的美妇。她便是当年带着李青灵走出小巷的女子,李家夫人,施梦月,而她身后的男子正是当年的那个车夫。

    如今七年过去,当年的那个美女子的眼角已有了皱纹,车夫的两鬓也染上了些许白霜。

    而施梦月之所以变成如今这般模样,也是五年前的事了。

    当年寒灾刚过,各地流民数不胜数,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他们或起义,或落草为寇,给朝廷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施梦月的腿也是在暴乱中为山贼所伤,虽然事后得到了及时医治,但从那以后双腿便再不能站立。

    然而这匪患却至今未能除尽。

    见到二人之后,李青灵稍稍退步,见过礼后,才接过车夫手中的轮椅,推着母亲往正房走去。

    李青灵的懂事自不必说,更让施梦月心情大好的是,这每每光顾都能见到的干净整洁的小院。可见儿子在这里确实过得比较舒心。

    “灵儿,我听闻赵家要举行比武招亲,为家中小女儿说门婚事,你武艺这么好,模样又俊美,该去试试的。

    赵家身为五姓之一,娶他家的女子,也不算辱没了李家。况且你与赵家小女从小一起长大,也算是青梅竹马。娘觉得此事可行。若这门亲事成了,娘也算对得起你爹,还有你生身父母的在天之灵。

    李青灵一听婚嫁一事便觉得头疼,从十岁起母亲就开始为自己物色合适的女子,直到今天也未曾断了这念想。

    虽然心里不情愿,李青灵却不敢拒绝,因为母亲决定的事,是不会改变心意的。

    李青灵只好笑着回答道:“既然如此,孩儿便去试试,不过赵家贵为五姓之一,如今公开比武招亲,莫说姑苏城,怕是象州境内的适龄男子都不愿错过如此良机。孩儿只怕到时候技不如人,丢了李家脸面。”

    施梦月当然知道李青灵是什么意思,遂扬起手。

    李青灵见状,无奈的把头伸了过来。

    施梦月使劲捏了捏小儿子的脸,才气笑道:“你大哥从军入伍多年,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如今都不敢说与你比试能稳胜你,我可不相信这象州境内,有谁能稳我儿半分。”

    交谈间,母子二人已至正房,李青灵将母亲背起放在主座上,才一如既往地搬来一个板凳坐在母亲腿边为其捏腿。

    看着这个孝顺的儿子,施梦月愈发为当年的决定感到欣慰,十分宠溺的抚摸着李青灵的头说道:“你大哥尚文,自幼聪明伶俐,后来却从军入伍,成天不是去西域就是打北蛮,估计往后半辈子都要在马上度过,也不知何时才能成个家。

    你二哥尚武,打小活泼好动,读书是半点不肯,不知气坏了多少教书先生,偏偏长大后,却一门心思的扎进了书堆里,还立誓不取功名便不成家立业。他们两个都让娘颇为头疼。你还敢偷笑!”

    “哎呦,娘,你轻点,疼。”李青灵呲牙咧嘴的揉了揉耳朵,这才正襟危坐。

    看着不再偷笑的小儿子,施梦月才继续说道:“你呀,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明明是最聪明的那个,论学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论武功,刀枪棍棒信手拈来。你比两个哥哥都强,娘敢说,姑苏城就没有谁家的姑娘不爱慕你。可你偏偏说自己一心只想着修仙问道。也不知娘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有你们这仨不听话的儿子。

    娘还记得当年你刚进李家的时候,天天跟在娘身边,逢人便躲在娘身后。乖巧懂事,十分讨喜。可如今长大了,翅膀硬了,却躲得远远的,也不管娘在老宅里过得怎么样。

    娘老啦,你爹也走了,娘不想后半辈子都一个人守在老宅里孤零零的。尚文尚武尚且挨过板子,唯独你,这些年,娘从不曾对你说过半句重话。虽说你住的远了些,比起两位哥哥也算是守家在地,算是对得起娘这些年这么疼你。

    但疼你归疼你,娘还是希望你能早日成亲,莫想那些虚无缥缈之事。小时候娘骗你说有神仙,是怕你难过,如今你切不可再做那些白日梦,早早成家才是真。

    所以十日后的比武招亲,你务必要去,不可由着性子胡来。不论你是否能拔得头筹,你都要给娘争一口气,就算娶不得赵家那丫头,娘也好再给你说其他亲事,明白吗?”

    “嗯嗯嗯”,李青灵如捣蒜一般的点着头,施梦月也知道小儿子将此事记在了心里,戳了戳儿子的头,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碧玉那丫头呢?让她过来。”

    而收拾好碗筷的碧玉,早就在门外等候,施梦月话刚说完,便见碧玉鬼马精灵般的把着门探头道:“夫人我在”

    二人相视一笑,碧玉便走到了施梦月的身旁半蹲下来。

    施梦月望着眼前这个伶俐丫头,眼中满是慈爱之色,握着她的的手说道:“你这丫头,小姐身,丫鬟命,当初把你领进门来是让你给我做女儿的,你却偏偏要做丫鬟。这些年也是苦了你了,往后我不在了,还得请你照顾好青灵,若他敢欺负你,你就去找尚文尚武,让他们收拾他。”

    碧玉闻言遂起身为施梦月按揉肩膀,噙着泪说道:“当年若非夫人拼死相救,玉儿早就死在了那悍匪刀下。这些年每每想起夫人的腿疾,玉儿便辗转难眠,如今玉儿能侍奉在少爷左右,已是八辈子修来的福气,知足了。”

    说起腿疾施梦月亦是有些失落,毕竟女子皆有爱美之心,她又何尝甘愿余生皆在这轮椅上度过。

    但身为长辈,施梦月亦不愿在小辈面前大吐苦水,仍是宽慰道:“世事无常,过往之事就让它随风去吧。时候不早了,我还得去城外的城隍庙焚香祈福。灵儿你就不必去了,专心准备十日后的比武招亲,好了,送我出去吧。”

    说罢施梦月又捏了捏李青灵的脸。

    李青灵应了一声,便将母亲放在轮椅上,推着她出门去。

    门前主仆二人望着那远去的马车,久久伫立。

    碧玉的眼眶有些红润,终是在看不见马车背影后哭了出来。悲伤道:“公子赎罪,我总觉得夫人像是在交代后事一般。”

    这种感觉李青灵也有,但为人子,此话他却不能说,只是轻叹一声,便转身回屋。

    却不料此时却有一窈窕身影正翻墙而入,此人身穿一身白色劲装,落地轻盈无声,显然也是个练家子。

    然而四目相对之下,李青灵顿觉得有些头大。

    “三哥!”那窈窕身影惊讶的喊了一声,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的兴奋。

    她正是李家独女,李沅沁。

    说着李沅沁便快速向李青灵这边跑来,待距离合适之后,更是直接飞扑过去。

    李青灵无奈的叹了口气,只得张开双手,将小妹抱在怀里。

    兄妹相拥,李沅沁像一只猴子一样挂在李青灵身上,开心的说道:“三哥,往常你不是应该去城隍庙烧香的吗?今年怎么没去?”

    李青灵拍了拍小妹的后背,将其放下来后,才说道:“娘要我准备十日之后的比武招亲,便没让我去城隍庙,由她代劳。”

    李沅沁闻言却有些不开心,掰着手指嘟囔道:“什么嘛,我怎么不知道这件事。那你那你怎么想的?你不会答应了吧?”

    望着那双充满殷切的眼睛,李青灵拍了拍小妹的头说道:“当然得去,不然母亲会不开心的。”

    李沅沁闻言,拍掉李青灵的手掌,别过头赌气道:“哼,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也去。到时候你可别被我打的落花流水。略~”

    说罢李沅沁扮了个鬼脸,后撤几步后,全速冲刺,三两步便跃上围墙,潇洒离去。

    李青灵望其背影,也只能无奈苦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