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鹿鸣长安 » 第三章 神谕

第三章 神谕

    贞元二十二年春,长安城。

    史官记载的这一年必将是厚厚的一年,因为这一年的长安城,风起云涌......

    大朔王朝的第二位皇帝雒不逾驾崩,谥号景,称大朔太宗皇帝。皇后李若师和众位重臣遵从遗诏,辅佐小皇帝雒铭即位,改元建元,大赦天下。

    登基大典刚刚完礼,连日来整个长安城处处弥漫着喜乐祥庆的气氛。

    小皇帝和大赦天下是长安城大街小巷的焦点话题,而前日一个从宫中传出的消息,更是让整个长安城沸腾了!

    在长安城北苑,皇家禁地神林海,有皇室灵修弟子向宫内报呈,护国神鹿现身了。

    鹿乃祥瑞之兽,更是灵兽中的极品兽种。

    三百年前,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统一整个西界大陆的大臻帝国皇帝臻皇,为佑帝业永续,千秋万代,将自己的一部分灵力散入一只灵鹿体内。

    此灵鹿即被称为护国神鹿。

    神鹿灵力超凡,甚至有预言未来的能力,其预言称之为神谕。臻皇下令兴建北苑神林海,神鹿隐于其中。

    大臻帝国虽昙花一现,然而臻皇秦篆不但是首位统一西界大陆的皇帝,其灵修之修为更是千百年来仅次于庄游的旷世奇才,天下莫不以大臻帝国为正统。

    臻失鹿,天下逐。

    护国神鹿在大臻帝国覆灭之后,成了历朝历代皇权帝业正统的象征。后世战祸频繁,然而长安城的北苑神林海从未受到战祸殃及,至如今已林深森茂,幽然如仙境。

    神林海历来为皇室子弟和长安城名门望族子弟的灵修之地,此处灵力充沛,在此修行如有神助。

    不过神林海为皇家禁地,持有白鹿玉牌方可进入,而一年一度的神谕大典也是在此举行。

    神谕大典,即是由皇帝领皇室众人和百官,以及天下四民的代表前往神林海举行祈礼,祈请神鹿现身,赐神谕,佑社稷。

    虽然神谕大典年年举行,但是神鹿却是百年难的一现,此举只不过是为了彰显皇权帝业的正统。

    如今神鹿现身,朝野震惊!恰逢新君登基,更彰显大朔皇权正统!接到报呈之后,已是太后的李若师极为高兴,立刻派人向大朔王朝治下的九州传达消息,宣扬皇权国威。

    ......

    天街小雨润如酥,白天热闹异常的长安城,此刻难得的片刻清冷。

    天微微亮就前去长乐门的正议大夫黄泊和左司侍郎刘进,此刻正在春雨微寒的街边吃甑糕。

    “这甑糕比长安城的历史都要长,你还真是吃不腻......”

    跟黄泊同住长寿坊,也是同科进士,今日同行上朝的刘进一边吃着甑糕一边懊恼。

    今日出发时间太早,此刻街上尚没有开张的食肆,自己昨晚忘了吩咐下人提前准备朝食,现在也只能跟着黄泊一起吃这仅有的路边摊了。

    “今日是举行神谕大典的日子”

    黄泊语重心长地劝说道“有这点吃的就不错了,要忙乎一整天,你能吃就多吃点吧”

    史载神鹿一共现身过两次,每次宫内都是立刻筹备举行神谕大典,毕竟这神兽行踪飘忽不定,万一错过百年难得一遇的神谕,这罪责谁都担待不起!

    这短短几日,京畿之地的百姓纷纷涌入了长安城。很多人无处可宿,不惜露宿街头,只为能在北苑门外祈福。

    二人各吃两大碗,然后往长乐门而去。

    及至长乐门外,看着一大早就等候在此的百官同僚,黄泊不禁感叹道,“新君登基,神鹿现世,长安城啊,又要风起云涌喽!”

    “可不,你瞧瞧......”刘进指了指隔着老远泾渭分明的两群官员,“说不定,你我也必须得站队了”

    “眼下,你我这类人可不受待见啊”刘进神情颇为忧虑,他俩都是寒门进士出身,没有根基和派系,更难比皇室子弟。

    他们两个是中立派。可先皇已去,仅有的依仗不在了,他们瞬间在朝堂上说话没了底气。

    “待请得神谕,再做思虑不迟”

    神谕将会预言百年内极可能会发生的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不过不是必然发生,因为神谕严格来说是一种灾祸警示,而灾祸是可以因未雨绸缪而避免的。

    “今日你我若能一睹神鹿真容,也不枉寒窗苦读二十余载,更在官场无时不刻如履薄冰,才换得此位啊”黄泊神情难掩兴奋。

    刘进颇以为然,颇以自得。

    自宫中传出消息后,京畿周围得到消息的大大小小官员已经来了不少,请求参加神谕之礼。太后依旧制,规定以从五品下的宫苑总监为限,之下品级的官员无资格参加神谕之礼。

    神鹿喜食血桐之叶,朝廷早早就派人去南华山采摘千年血桐树的金叶为祭品。

    待金叶送来之后,长乐宫门大开,太后和小皇帝率领皇室百官和士农工商四民代表浩浩荡荡,礼乐长鸣,前往北苑神林海。整个长安城沸腾了!

    一路上,百姓沿道随行,人潮汹涌。

    及至北苑,人声愈加鼎沸,此处已有众多百姓等候,他们自备祭品,在北苑门外遥拜神林海。

    北苑苑门大开,有资格参加神谕之礼的众人随祭官依次进入。

    在执祭人引领下,穿过一片幽林,众人来到了祭台之下。

    在一套庄严而繁琐的祭礼流程过后,太后缓缓登上了祭台。

    她将经过灵力加持的祭纸双手铺在宽大的祭台上,然后跪下,祈请神谕。

    “于昔鸿蒙之初,五行未动,七曜未明,浊清未判。故神灵出御,立天立地立人立万物,使群物生生,人间有灵。圣兽乃天地至灵,厚佑苍生,兆民之福。感恩兮,请赐神谕,何如幸哉!”

    ......

    一股色白而温暖的雾气于林深之处缓缓而来,驱散了深林的春寒。一只九尺之高的白鹿自深林缓缓而出。

    只见它通体雪白,步伐轻盈矫健,犹如圣洁之化身。鹿角雄奇秀美,四肢修长健美,双目明眸善睐。

    神鹿缓缓而行走向祭台,目睹神鹿真容的众人无不震撼至极,心生崇敬,肃穆无声。

    只见神鹿食尽金叶,而后缓缓消失于白雾之中。

    良久,太后李若师起身查看,只见祭台上经过灵力加持的祭纸缓缓浮现出五个血红色的大字:

    血染长安城

    紧接着,一幕恐怖的幻景在祭纸上缓缓浮现,只见漫天血雨铺洒向长安城,整个长安城宛如人间炼狱!

    ......

    平复心神,强忍着恐惧和慌乱的太后收好祭纸,示意神谕大典继续进行。

    ......

    翌日,朝会。

    长安城要出大事啊!看着今日朝会上激烈争吵的群臣,殿上太监王末心中暗想,昨日神谕大典后,今日朝会竟无一人告假。

    经过灵力加持的祭纸,上面的神谕可以存留七天,太后命人将祭纸给群臣一一看过,让众臣对神谕之所示,畅所欲言。

    果不其然,朝臣两大派系主战派和主和派对此展开了激烈辩论。

    所谓主战主和,是对龙摄帝国的态度而言。

    “神谕所示凶险异常,此乃灭国之灾。目前我国与龙摄国的和平政策必须更改,丧辱国格的杀鲸关条约必须撕毁!”

    主战派的领袖,太尉张赴川言辞激昂,“我大朔并无内忧,唯一的外患就是北边的龙摄国”

    “神谕所示之灾难,必然与龙摄国有关!我国必须扩军备战,早做谋划。”

    “据国子监记载,算上此次,三百年来神鹿总共有三次神谕”主和派的领袖,太傅杨慎道神情淡然。

    “第一次,神谕所示异族入侵。大臻皇帝秦篆亲赴东海,一场东海大战之后,东海变为幻海,自此大海隔绝,神谕所示之灾难已然化解”

    “第二次,神谕所示云州大地动。此乃天灾,当时的北汉国及早应对,大大减轻了大地动的损害“

    “据此可知,神谕所示可化解,也可应对得当,减轻灾祸”

    杨慎道瞥了一眼张赴川,昂首捋须,“为人臣者,切不可稍遇大事就惊慌失措。引人耻笑事小,若擅改国策,以致祸国殃民,则罪责难消!”

    “你!”张赴川大怒。

    ......

    群臣吵做一团。

    太后李若师看着两派争论不休,最终也没拿出一个统一的结论,心中颇为烦躁,但她并未表态,只是下了一道诏令:

    召肃州、沙州、兖州、秦州、青州、庆州、洪州、云州、崖州节度使,边北三城城主,秦王雒明昼速入京城议事!

    大朔王朝治下共九州。

    北三州,肃州,沙州,兖州。边北三城分别位于此三州,肃州定北城,沙州铁鹰城,兖州杀鲸城。

    中部三州,秦州、庆州、青州。京城长安,位于秦州腹地。

    南部三州,洪州,云州,崖州。

    拿着诏书前往礼部催发的王末此刻心中无比震惊,九州节度使,三位城主,加上多年未入京城的秦王雒明昼,自己入宫以来从未见过一次诏令这么多重臣进宫!

    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王末心中感慨,自己因战乱和贫困净身入宫,深知长安城的百姓渴望和平,天下的百姓渴望和平。

    不知这满朝的文武大臣,心系百姓的又有几个?

    ......

    肃州官道

    带着诏书的一骑驿卒正飞驰往肃州而去,他将把诏令带给肃州节度使唐天时和定雪城主夏烈。

    数百里外,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也有一骑在驰奔肃州,正是在南华山拜师修行的夏元淳,夏烈唯一的儿子。

    他受师命赶回定雪城,不日出关,前往龙摄帝国。

    神谕之事很快将传遍大江南北,整个江湖将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