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布衣阁老 » 第十二章 知行合一

第十二章 知行合一

    这一次,魏旭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知府衙门,现在孟宇还没救回来,总是要安抚一下。

    回到家中时,他看到孟宇的女儿正在院子中逗猫,狸花猫躺在阳光下面,蜷缩着四肢,尾巴不停扫着地面,好像很享受。

    女孩左手转着轻罗小扇,右手轻轻在猫肚子上抚摸。

    他走到女孩身边,等她注意到自己的时候才轻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孟宇以前常来他家做客,但在魏旭七岁的时候就去了外地,他只认识孟宇的儿子孟子阳,并不认识这个女孩,但他记得,孟宇在走的时候,刘氏已经快要生了。

    女孩起身后退两步,用小扇挡住自己的下半张脸行礼道:“小女名叫不语!否定的不,话语的语。”

    “好名字,我叫魏旭。你玩吧,我去忙了。”他转身向李氏的房间而去,即便在外地位有多高,在家中他依旧什么都不是,这就是父权社会。

    走到门口时,他听到李氏正在和刘氏聊天,言语之间全是在打梦不语的主意,他咬牙握拳,暗叹这母亲做事一点也不着调。

    他轻轻敲门,李氏便让他进来。

    “见过刘夫人,见过母亲。娘,我有点事想和你说说。”

    刘氏看了一眼李氏,对方点头之后,她才离去。

    确认刘氏离开之后,魏旭皱眉说道:“娘,咱们不能这样趁火打劫,若是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以前孟宇待我们不薄,做人不应当如此呀!”

    李氏白了他一眼,满脸的不服气,“这有什么?你救他全家,把女儿嫁你做妾又能如何?你太心善了,这么漂亮的姑娘便宜了外人我都心疼。”

    “娘!”魏旭一声怒吼:“人生天地间,大丈夫应当顶天立地,你这般举动无异于将我推到不仁不义的地步,倘若今日我趁火打劫,的确可以成功。但世人当如何看我?只会认我为卑劣低贱的小人,日后我便再也难抬头做人,莫要毁儿呀!”

    他摔门离去,这是他第一次对李氏动怒,可能是蒙了,也可能是被吓到了,她一直没敢说话。

    过了许久才幽幽说一句——我是为了你好。

    这才是最可怕的,无知只会蠢,但知对错,傲慢方才可怕,永远也不知对错。

    刚出门,魏旭就看到刘氏正抱着梦不语在看他,显然刚才的一番话她们都听到了。

    魏旭立刻弯腰行礼道:“受惊了!”

    “大人,喜事呀大人!”柳如云举着信跑了进来。

    “什么喜事?”

    “戚继光答应了,大人,但还有一件坏事。”柳如云看了一眼身边的母女俩。

    “说!”

    “有个知县还在贪,被我的人抓到了。”

    魏旭的面色阴沉如水,后大笑道:“贪了多少?”

    “四千两银子。”

    “好呀,我正愁找不到一个典型呢。把所有官员都给我叫来,在知府衙门门口,把他给我剥了!”

    下午,魏旭在一众官员的包围下看着刽子手把贪官的手脚筋全部挑断,绑住头部,让其无法动弹,然后取出快刀剥皮,这里不仅有官员还有百姓。

    在门缝中偷看这一幕的梦不语吓坏了,但最让她害怕的不是剥皮,而是魏旭盯着剥皮场景笑盈盈的表情。

    比厉鬼还要吓人。

    她觉得魏旭是个怪物,会变脸的怪物。

    “为什么还要贪?”魏旭指着随风飘荡的人皮和血淋淋的尸体说道:“不是因为真的想享受生活,而是这种人本性就是如此低贱。他的失败是因为他就是个失败的人,而这种人不配活着。”

    这一句话就否定贪官的一切,引用近代的一句话叫做——有阶级局限性。

    萝卜大棒,萝卜要甜,大棒也要足够狠。唯有这般,方可收人心,震人心。

    “拉去喂狗。如云,跟我来!”

    在路上,柳如云询问了孟宇,他都如实作答。

    这小子还提议让他拿下梦不语,依旧也是那套说辞。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现在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娶她为妾就是和孟宇绑定在一起,风险太大。

    若是孟宇赢了还好说,万一输了呢?

    不娶,输了他还可以狡辩自己是为了报恩,父母之命难为。还能给皇帝留下一个有情有义的形象,输得不多。

    娶了,就算能留下这种形象,别人说他色令智昏,完蛋,形象就像老八往那一蹲,让人笑话一辈子。

    知府衙门的“办公室”中,魏旭微笑道:“把这件事查下去,谁给了钱就整治谁,但不要太过,就当是个教训。”

    柳如云懵了,他贪,他坏,他认为人就是有高低贵贱,但他不明白,贪官死了,可那些给贪官钱的人为什么不死呢?官难道不是比商人更高一级别么?

    “不杀么?”

    魏旭放下笔看着他问道:“惊人心。我知道你不解,且听我解释,现在我们依靠着这些商人,他们手里有钱,可以做生意,从洋人手里搞钱搞粮食,只有这样我们大明百姓才能富起来,才能安稳。但贪官只会让大明陷入黑暗,商是一把剑,贪官是三尺白绫。”

    “我明白了。”

    “你不明白,但我希望你能早日明白,越光明越黑暗。”魏旭写下一封感谢信,同时下令调三十大船粮食去山东。

    当他放下笔的时候,太子府内,徐阶也放下了笔。

    “太子爷,您来了!”

    “许次辅,我听说你在内阁会议中反对了魏旭,为何?你之前不是赞扬他的政策么?”太子坐在徐阶面前,看着他那一张老脸挤出的笑容。

    “万岁爷还骂了他呢,太子爷,其实意见的分歧并非是不认可。只有小孩子才会因为不认可产生分歧,我们产生分歧只会因为权力。”徐阶摘下眼镜继续说道:“魏旭能做知府是严嵩推举,无论做好做坏我都要反对,现在严党和清流已经是不死不休,没办法。但这个人,太子爷一定要拉拢,却不能可以拉拢。”

    “为何?”

    “拉拢以表心意,告诉魏旭,你看好他,将来能重用他。万岁爷多心,可以拉拢,严党会告你谋反。”

    “世上还能有太子谋反不成?”

    徐阶看着他没说话,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徐阶才慢悠悠开口道:“忘了我教你的么?知行合一,手段是为了目的。只要目的光明,手段肮脏一些也没问题。”

    如今的嘉靖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能吊打杨延和夏言的无敌帝王了,他的套路和出牌都早已被手下的人摸清,这些个老怪物已经知道如何对付他了。

    “先生说的对,要不要我修书一封?”

    徐阶慢悠悠摇头道:“不,当一个人站在干岸上时,你给他钱,他都不一定搭理你。可如果他落水了,你递上一根棍子,他就能感谢你一辈子。等吧,严嵩不是个东西,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侵犯任何人的利益,那小子也不是善茬,至少他知晓知行合一。他们早晚有一斗!”

    “那我们只需要静观其变?”

    “对,您是太子,如今您是最等得起的人。但严党势力一手遮天,清流难以扳倒他们,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帮手,一个能让我们轻易扳倒严党的帮手。”徐阶戴上眼镜,拿起毛笔,准备继续工作。

    “那为何不提前释放好意呢?”

    徐阶摘下眼镜继续看着他,见他还不知道错,便幽幽开口道:“我很感谢夏言能让我搭上太子这条船,但普通的官员想要升迁还得看万岁爷和严嵩,您的善意……”

    徐阶轻轻摇头,意思是你的善意,狗屁不是。

    “许次辅,他若真能开海,当真可解我大明危局?”

    徐阶再次摇头:“皇权太大,若是看不到更大利益,未来再次禁海也并非不可能,那他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但我隐隐能感觉到,这小子有一盘大棋,他推行的不仅仅是开海。张居正没告诉你么?沿海,唯独福州没有倭寇和海盗。”

    “为何?”

    “福州的子民有一个好知府,至于他的具体手段,我虽在福建任过职,却也不甚了解。”这句话有些过谦了,徐阶当年就是在福建领悟了什么是知行合一,又怎会看不穿魏旭的手段呢?

    “他是我大明朝的一把神剑呀!”

    徐阶皱眉道:“的确是我大明朝的一把神剑,但他太年轻,又如此有才能,恐怕未来会像夏言,杨延和一样心高气傲,不服管教。剑伤人,也伤己。”

    就在他们还在想着如何钳制魏旭的时候,魏旭把回来的柳如云带到了库房中。里面有大量的垃圾还有车轮子。

    “大人这是什么?”

    “膛线机,制作膛线的机器。”魏旭指着面前的机器说道:“我拆下了四个轮子,后面的两个轮子连接杠杆,可以用手转动。每一次旋转,会把枪管推入改刀中。中间的齿轮链接的刻条固定在竹子做得三角上面这一条,可以链接固定枪管部分的四个齿轮,让它达到较准的精度。若是万岁爷看上了那把枪,就把这个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