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灵素入红尘 » 第五十六章 才女且登场

第五十六章 才女且登场

    祝由没来得及反应,脚踝被宝剑刺伤,流了点血。甄九灵和杨生素两人都挥掌推出,两股强大的力量把那个青年推出很远。但是那个青年内功甚是深厚,似乎并没有受伤。

    这时,房上飘下来一个白衣女子,一个巴掌打到了那个青年的脸上,骂道:“你个畜生,也不问一下那个人到底是谁,就把他刺伤了?”

    那个青年甚是诧异,说道:“娘,你不是说当年就是这个男人伤你很深吗?”

    那个白衣女子道:“是伤我很深,但是我愿意。你刺他,我就不愿意!”

    那个青年道:“娘,这个人到底是谁?”

    那个女子眼泪流了下来,说道:“他、他就是你亲爹!”

    那个青年道:“我小时候好像见过他!”

    那个女子道:“祝由,这是你亲儿子!”

    辛俞道:“祝由,哪里来的野孩子?祝由,你怎么到处留情、到处播种?”

    祝由道:“你是祝贺吧?真是越来越帅了。”

    辛俞道:“祝贺是谁?你今天不说明白,你就净身出户!”

    祝由道:“他是东海狐仙的儿子,也就是露珠的儿子,不是以前跟你讲过吗?”

    辛俞道:“也就是你的儿子!”

    杨生道:“三弟,你这个儿子比我的儿子还大,还是你厉害!”

    祝由道:“大哥别笑我了。祝贺,看长相,倒是我的儿子。不过,你还是像你妈妈多一些。东海狐仙,你还是先把你儿子带走吧。”

    辛俞拔出三把飞刀,上中下三路朝着东海狐仙飞去。

    东海狐仙纵身一跃,躲过了飞刀。手中的白绫一招“柔情似水”朝辛俞裹去!

    祝由看她们又打了起来,怒道:“好啦,一言不合就打架,想让我死吗?”说完,运起气血藏经内功,双掌一分,一招“推波助澜”,缓缓地将两个女人分开。

    辛俞一跺脚,先走了。

    东海狐仙看到辛俞走远,喝道:“祝贺,你还不拜见你爹爹?磕个头,就算认祖归宗了。”

    祝贺看着祝由,愣在原地,说不出话。

    东海狐仙白绫一挥,击中了祝贺的委中穴,祝贺跪了下去。

    东海狐仙道:“祝由,你的儿子还给你了,你好好教育他,我回去了!”说完,施展轻功,快步离去。

    祝由站了起来,喊道:“娘,你等等我!”追了上去。

    甄九灵道:“三弟,你白捡了一个儿子,怎么不高兴呢?”

    祝由道:“二哥,我怎么高兴?辛俞的飞刀我还不知道怎么对付呢。”

    甄九灵道:“让你二嫂去劝劝辛俞,其实孩子是无辜的。把她这个夫人的地位保住也就好了。”

    盛半夏道:“也是,事已至此,只能接受。可别为难了孩子。过几天,我有空就去找辛俞聊聊,劝劝她接受祝贺。毕竟这个孩子是在你认识辛俞之前就有了。”

    说完,一行人分头向家中走去。

    过了三日,武皇又宣召祝由进宫调理。

    祝由到了宫中,只见一个大臣跪在地上,说道:“皇上,宫中姓李的人务必要清除干净,以免后患!”

    武皇道:“武大人,你的意思让朕连自己的儿子也要杀掉吗?天下李姓千千万,能杀得光吗?”

    那个武大人道:“皇上,如果李姓还有余孽,将来他们得势以后,肯定会屠戮我们姓武的人。”

    武皇道:“那姓武的人,能不能以德报怨,化解冲突?难道一定要动刀动枪吗?”

    武大人道:“前车之鉴,还请吾皇三思!”

    武皇道:“朕知道了,你先出去吧。朕请来了郎中,要调理身体。”

    武大人看了一眼祝由,向武皇行礼告退。

    武皇道:“祝郎中,你看看这些大臣,每天就是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朕能不生病吗?”

    祝由道:“回皇上,小民不懂政治。但是小民知道,如果身体得病,有病邪进入,那就得泻出邪气,身体才能恢复健康。如果身体虚弱,那就得补一些正气,这样才能阴阳平衡,抵御外邪。”

    武皇道:“祝郎中,看不出你一个郎中,讲的却是符合大道的话。别人说你通天彻底,我还不怎么信。今日听你一席话,朕觉得你真是一个能沟通天地的人。你讲的虽是治病之道,但是朕听明白了。有些溜须拍马之徒,朕还是得清除。一些正义之士,朕得扶持他们。朕要举贤任能,保住天下太平!”

    祝由跪倒说道:“吾皇万岁万万岁!皇上,您巾帼胜了须眉,是天下最圣明的女皇帝!”

    武皇道:“祝郎中,你这话也是拍马屁的话,我就不爱听了。还有,什么‘最圣明’的‘女’皇帝?我就是和所有的皇帝比!”

    祝由道:“皇上,祝由说的是实话,并非拍马屁。由皇上治理国家,国家肯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武皇道:“那你就把我调理得好好的,好让我有精力来治理国家!”

    祝由当天又给武皇调理了一遍肝、脾、肾等脏腑,交代了武皇注意饮食起居要规律,情绪要稳定。

    武皇听道祝由啰嗦不停,虽是好意,但也是听得心烦意乱,手一挥,说道:“祝郎中,朕要休息,你可以回去了。”

    几天以后,祝由就听说了武皇抓了几个佞臣。祝由跟朕九灵说起此事,甄九灵道:“三弟,我们给黎民百姓治病就好了。朝廷的事情,我们不要去问。因为谁是忠臣,谁是奸臣,我们也分不清。”

    祝由道:“二哥说的是。刚才来了一个前朝大臣,说是小便失禁,找二哥调理呢。你敢不敢治?”

    甄九灵道:“那他在哪里?他敢来,我就敢治。他以前是大臣,现在是百姓。”

    祝由道:“他问你,我说你不在,他说明天再来,我当时也没看清是谁。”

    第二天,甄九灵坐堂。果然早上一开门,来了一个老人,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走到了甄九灵的旁边。

    甄九灵仔细端详,还是想不起来是谁。甄九灵问道:“您哪里不舒服?不知道您是怎么认识我的?”

    那个老人道:“甄郎中,你肯定不记得我了。我姓孙!”

    甄九灵突然想了起来,说道:“原来是孙大人!唉,你看看,我这记性!”

    那个老人说道:“不要叫我孙大人了,给别人听到,我就要有麻烦。我叫孙本来。你即使忘了我,我哪里能怪你呢?是我变了,又老又丑,你当然不认识了。”

    甄九灵道:“孙大人,我叫惯了,不知道如何改口。您是哪里不舒服?”

    孙本来道:“我现在年纪大了,经常小便失禁。你能否帮我调理一下呢?”

    甄九灵道:“当然可以。你记得早上醒来的时间吗?”

    孙本来道:“我当然记得。早上辰时一刻醒的。”

    甄九灵给孙本来四诊合参以后,说道:“孙大人,您这是肾虚,而且膀胱经也虚。我给你针灸调理一下。”

    于是甄九灵在其醒后漏水下十二刻,用毫针进针孙本来的足少阴肾经之复溜穴,以补法。在孙本来取得暖针感后出针。又在漏水下十三刻进针足太阳膀胱经之委阳穴,以补法。在出针后盖其针孔。

    调理结束以后,甄九灵对孙本来说道:“孙大人,你明天应该会感觉好一点。将来如果感觉不舒服,再过来调理。因为你现在年纪大了,所以五脏六腑都开始衰老,出现这些病症也都是正常的,也不必惊慌失措。”

    孙本来道:“我现在已经感觉舒服多了。甄郎中,你的医术真正的高明。我的外孙女想学针灸,为家里人治病,可以拜你为师吗?”

    甄九灵道:“既然是孙大人出面,我们多少得给点面子,你当年也帮我们兄弟三人不少忙呢,这些我们都记得。况且你的外孙女热爱岐黄之术,这是难得的人才。是您女儿孙小姐的闺女吗?”

    孙本来道:“是呀。我女儿生了三个女儿,唉,就是没生到儿子,天天被她丈夫骂。我看我这个外孙女很有用,有学医的天分,所以向你开口了。”

    甄九灵道:“孙大人,那你叫你外孙女儿来吧,我教教她。只要你外孙女儿能学到本领,在家里也能给她妈妈争口气。其实有些女子也是很有智慧的。”

    孙本来十分高兴,拄着拐棍回去了。

    次日,祝由坐堂接待来看病的病人。

    喝了一壶茶以后,进来一个妇人,祝由一看,却是杨坚贞。

    祝由道:“坚贞妹妹,你怎么了?有病怎么没找杨大哥?”

    杨坚贞道:“我哥哥总是让我喝汤药,太苦了。我想找你帮我针灸一下,看看能不能快点好。”

    祝由道:“那你哪里不舒服了?”

    杨坚贞道:“实在说不出口。我最近小便老是小不出,而且小便频繁、次数多、量很少。”

    祝由道:“我来给你四诊一下。”说完,把了杨坚贞的脉搏,然后又看了舌苔。说道:“坚贞妹妹,你这是膀胱经实证,我给你针灸调理一下。你记住了你早上醒的时间没有?”

    杨坚贞道:“我记得是辰时二刻醒的。我知道你要问时间,所以记了一下。”

    祝由道:“那现在正好是漏水下十七刻,我给你调理一下。你配合我进针吸气,出针呼气,有凉凉的针感立即告诉我。”话刚说完,外面进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

    杨坚贞道:“好的,你扎针吧,我会配合你的。”

    祝由找到了杨坚贞的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用毫针以泻法调理,快速进针,然后摇大针孔。过了十个呼吸的功夫,杨坚贞说有凉针感了。祝由立即摇大针孔,缓慢出针,尽泻邪气。

    杨坚贞说道:“祝大哥,我真的舒服了很多。”

    旁边的小姑娘说道:“真的有这么神奇?”

    杨坚贞道:“确实是这么神奇。岐黄之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我是体验过多次了。”

    祝由道:“小姑娘,你是谁?”

    那个女孩道:“我是石榴啊。我姥爷没跟你说吗?”

    祝由道:“你姥爷是谁啊?”

    石榴道:“我姥爷昨天来过了,他说跟你谈好了,叫我来拜你为师。”

    就听门外面有人进来,说道:“小姑娘,你搞错了,你姥爷昨天来是我接待的。”原来是甄九灵外面配药回来了。

    杨坚贞道:“甄大哥,你出去为病人配药吗?”

    甄九灵道:“是的,坚贞妹妹,你怎么了,找祝由做针灸?”

    杨坚贞道:“说来难为情。我的小便不怎么灵,让祝由大哥给我调理一下。”

    甄九灵道:“也挺凑巧。昨天这个小姑娘的姥爷来瞧病,他是相反的症状,小便遗溺。看来你是实证。”

    杨坚贞竖起了大拇指,道:“甄大哥,你的水平真是高。祝大哥确实是这样诊断的。”

    甄九灵道:“祝由现在的医术比我高。小姑娘,你说你叫什么?”

    祝由道:“她叫石榴。确实,人如其名,跟石榴花一样地漂亮。”

    甄九灵道:“她是孙大人的外孙女,说是来拜我为师的。”

    杨坚贞道:“好姑娘,有志气。只是这个学医没那么容易哦,不光靠热情,还得有悟性。我小时候也学的,就是没有学会。”

    石榴道:“我知道。我特别喜欢针灸,所以我姥爷给我推荐了甄郎中。”

    杨坚贞道:“你姥爷推荐对了,甄郎中是很好的郎中。”

    祝由道:“坚贞妹妹,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我哪里比甄郎中差?小石榴,你还是跟着祝郎中学,拜我为师。”

    石榴道:“我听我姥爷的。我要跟真正的甄郎中学。”

    杨坚贞对祝由说道:“你们准备拜师仪式吧,我先撤了。”

    祝由道:“坚贞妹妹,你明天就会感到好多了。如果还不舒服,再来调理。”说完,送杨坚贞到门口。

    甄九灵煮了一壶茶,倒了两杯。石榴端着茶杯,举过头顶,跪在地上。甄九灵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说道:“起来吧,这就算我的徒弟了。”

    祝由道:“石榴,顺便也敬我一杯茶,我以后也能教你。”

    石榴认真地说道:“我姥爷说了,只拜甄九灵为师。他还说,那个祝由油嘴滑舌的,好不正经。”

    甄九灵一听,哈哈大笑,说道:“丫头,你姥爷真是慧眼识人。这个祝由,其实现在也算正经了,你不必害怕。”

    石榴站了起来,站在甄九灵的身后,问道:“师父,今天我们学什么?”

    甄九灵拿出了杨生素手抄的那本《素问》,说道:“你今天开始学习《素问》这本书,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

    石榴接过了《素问》,认真地看了起来。

    祝由酸溜溜地看着甄九灵,说道:“二哥,你终于有个徒弟了,还是个女的。”

    甄九灵道:“你也可以收徒弟啊。只是人家觉得我是个好老师,让人放心,所以才拜我为师的。你也不要急,找个好徒弟,把你的本事传承下去。”

    祝由正要说话,见到外面进来了一个妇人,进了门就喊道:“二弟,三弟,你们都在啊,正好!”说完,气喘吁吁。

    祝由和甄九灵一看,来人却是祖少英。于是同时问道:“大嫂,你怎么来了?”

    祖少英道:“唉,你大哥和我吵了一架,离家出走了!”

    祝由道:“大嫂,大哥为啥要跟你吵架?”

    祖少英道:“我叫他搬过来跟我们一起住,他死活不愿意。我骂他小心眼,他就生气了,一怒之下,走了!”

    甄九灵道:“大嫂,你们还没有复婚吗?我大哥也是的,死犟,我们下次再劝劝他。”

    祖少英流下了眼泪,说道:“你大哥就是不肯原谅我,他说要隐居深山,再也不回来了。”

    祝由道:“大嫂,你不要着急,我和二哥马上就去找他,把他请回家!”

    祖少英道:“就靠两位弟弟了,那我先回家。诶,这时谁家的闺女,怎么这么漂亮?”

    甄九灵道:“这是孙大人的外孙女,拜我为师了。”

    祖少英把甄九灵拉到了门外,小声说道:“你适当的时候,把她介绍给我儿子做媳妇。”

    甄九灵一听,笑了,说道:“大嫂,你是一边找老公,还一边找儿媳,嘿嘿,真能干!”

    祝由在里面听到甄九灵的话,问道:“谁要找儿媳啊?可以考虑一下我的女儿!”

    祖少英道:“三弟,别开玩笑了,你的女儿才几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