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烛龙吟 » 第十二章 谋诛宦官

第十二章 谋诛宦官

    喂,师父,这和我们说好的不一样吧...

    我明明只是来拜个码头,为什么会被留下来啊!!!

    徐逸看着何进与袁绍曹操那副亲密无间的样子心中那叫一个有苦难言。

    你们大佬谈你们的国家大事就好啦,我在这里完全就是多余的嘛!

    四人各自入座,何进拍了拍手,貌美的侍女们陆陆续续为四人端来了精美的菜品,然后各有美人站在四人身后随时服侍。

    香风缭绕,这种秀色可餐的大场面徐逸还是第一次见。

    何进先叫侍女上了壶酒,同时他也在观察着徐逸的表现。

    虽然妹妹当上太后之后两人的政见出现了分歧,但何太后终究还是姓何。昨日太后从宫里传出消息说会给他送来一柄“好刀”,今日何进就得见了声名在外的北地剑圣,手下的护军将军。

    有他参与,接下来成事的几率会大上不少。

    “今日阉竖竟敢在朝廷上斥责明公,简直欺人太甚!”袁绍义愤填膺道,就好像今天被骂的不是何进而是他自己,紧接着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爽快。”何进哈哈大笑道,眼里闪过一抹阴晦,轻轻抿了一口杯中酒。“唉,阉贼势大,我虽有心为国除害,怎奈太后不许。”

    徐逸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在一旁扮演好干饭人的角色。

    令他意外的是曹操在饭局上的表现也和他差不多。

    细想一下也不奇怪,曹操名义上的爷爷是大宦官曹腾,他是宦官之后,虽然他这一脉早就和现在的宦官集团脱离了关系,但世人歧视的目光一直就没变过。

    他会来这赴宴,想必除了他是典军校尉之外,很大程度也是给了袁绍的面子。

    袁绍既然没有办法得到家族更多的资源倾斜,想在仕途上更进一步的选择不多,而背靠大将军这颗大树就是不错的出路。

    至于何进,西园八校尉本就是为分他兵权才成立,接纳既是中军校尉又是袁氏中人的袁绍为自己人他绝对不亏。

    徐逸碟子里的鱼吃完了,颇有点意犹未尽。

    菜吃完了我该做什么好?

    我也很绝望啊……

    坐在旁边的曹操看到这一幕道:“既然贤弟喜欢吃鱼曹某这份就送给贤弟,操还没动过筷子。”

    “谢曹大……兄厚爱。”

    徐逸本想说曹大人,突然反应过来似乎自己现在是侯爷,改口后徐逸看着他面前的鱼怎么都感觉怪怪的。

    曹大兄对不起!

    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了点醉意。

    何进微醺道:“这群混账东西,老夫有机会定要把张让那老匹夫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

    这算不算目睹到大将军失态?

    徐逸急忙装作什么都没看见,和曹操一起碰杯划水。

    袁绍将壶中酒饮尽,全场数他喝得最多。此前袁绍托何进门客张津牵线,已经初步取得了何进的信任,可袁绍知道这远远不够走进何进的视线。

    趁着酒劲,袁绍起身拜道:“将军辅政之臣,黄门、常侍干政日久,残害忠良,望将军整顿国家,为国家除害!”

    “绍虽不才,甘为将军驱使,只求诛尽忤悖逆贼,还天下太平!”

    何进被袁绍慷慨激昂的说辞震撼,一时竟有点没有反应过来,他捋着胡须,瞅着场间没有表态的另外两人犹豫道:“阉贼势大,且为宫中近侍,先帝丧期未过,朝廷经受不起太大动荡,此事当缓缓图之。”

    曹操先徐逸一步表态道:“操愿追随将军铲除逆臣!”

    徐逸筷子掉在地上,为了不被小圈子排挤在外后灭口急忙说:“卑职虽无兵无权,愿随将军为国家效死!”

    何进拍案起身,慷慨道:“尔等皆贤良忠贞之士,吾得尔等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可是……”

    何太后不许他带兵进宫,而且上军校尉蹇硕执掌禁军,事情最终很可能会演变成两拨人马在京火拼。

    袁绍继续劝谏何进说:“从前窦武准备诛杀内宠,而反受其害,原因是事机不密,言语漏泄。五营兵士都听命于宦官,窦武却信用他们,结果自取灭亡。如今将军居帝舅大位,兄弟并领强兵,军队将吏都是英俊名士,乐于为将军尽力效命。一切在将军掌握之中,这是苍天赐予的良机,将军应该一举为天下除掉祸害,以名垂后世!”

    事成何进固然可以独揽朝中大权,但天下都会视其为野心博博的虎狼之辈,日久恐怕皇帝外甥也会忌惮于他,自古权臣少有善终。

    事败,何进则会承担起全部的责任,京师发生火并本就是大将军的失职,他纵使保住性命也必然不会再被起复。

    思虑再三,何进犹豫道:“且容我考虑考虑吧。”

    “将军考虑一日,阉竖便多苟活一日,大汉便笼罩一日乌云,还望将军为天下计,拔云见日!”袁绍慨然道。

    何进上前拍着袁绍的肩膀笑了笑,“这些某自有考虑,这段日子倒是委屈本初看蹇硕那厮的脸色了,某便做主表你为司隶校尉,以期他日成事。”

    袁绍藏起心中喜悦,“谢大将军!”

    徐逸旁观完这一幕鬼使神差道:“如今骠骑将军新丧,将军此举已是打草惊蛇,现在朝宦官下手太监们会不会有所准备?”

    事情再这么顺利发展下去……

    何进会身死,董卓会进京,任秀也会走上她原本的命运吧。

    少年不甘地攥起拳头。

    “哈哈,贤侄可知我为何特意留你在此?”何进绕过袁绍走到徐逸面前。

    徐逸慌张低下头,“还望将军指教。”

    “吾尝闻陛下赐汝入宫令牌,可有此事?”何进笑眯眯道。

    “确有此事。”徐逸点了点头,他那个外甥,多少对他这个师兄还算感点兴趣。

    袁绍和曹操听到徐逸亲口承认后颇有点嫉妒,徐逸不光年纪轻轻就被封了侯,在当今圣上面前也挂上号,这可是简在帝心。

    而且徐逸被何进留下显然也得到了大将军的看重。

    少年前程似锦。

    何进盯着徐逸打量片刻,叹了口气,下定决心道:“吾有一事相求。”

    袁绍和曹操对视了一眼,都觉得何进的表现有点反常,以他大将军的身份难道还用得着向一个少年求助?

    “大将军但讲无妨。”徐逸谦逊道。

    “今日留你在此,你也知道了吾等的志向……”

    “大将军放心,某必守口如瓶。”徐逸急忙表态。

    “不是,我是要你入宫刺杀蹇硕。”

    徐逸被口水呛到,连连咳嗽起来。“大将军能否再说一遍?”

    “吾等欲诛宦官,必先除其耳目,断其手足,蹇硕多次谋我,欲图不轨,吾必枭其首,杀之儆百。”

    蹇硕是谁?深受灵帝信任的上军校尉,袁绍的老上司。他还是宦官之中的掌兵之人,甚至刘辩登基之前多次试图扶持刘协上位,只是均以失败告终。

    “今日留你,便是希望本初和孟德能够配合你成事。”何进解释道。

    徐逸看了看袁绍,又瞄了眼曹操。

    骑虎难下好吗!

    我要说出个不字恐怕连这个门都走不出去吧!?

    “蹇硕若除,则大事可成。”袁绍一副为天下人的模样占据大义朝徐逸躬身请愿道。

    “……”

    上了贼船,现在下车还来得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