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刺:玫瑰与月光 » 删微信

删微信

    她在他的臂弯里,用那久违的温柔眼神对她说:“为什么我一下楼,你就把我删了,难道分开之后,连朋友都不可以做吗?”

    “不是,我是怕自己哪天情绪又上来了,发消息打扰你。”

    “刚刚还想发消息告诉你,我还没有还钥匙给你,结果就发现你把我删了。”

    听男人说这些,晴晴觉得刚才是自己不懂事,搞恶作剧,她说:“然后呢?”

    “然后我也把你拉黑了。”

    “好的。”

    “后来我坐在楼下的长椅上想了想,年轻人容易冲动,冲动之下做的事往往会后悔,所以我想了想,还是要上来跟你说清楚。”

    晴晴不知道有什么还要说清楚的,“好的。”

    “情侣之间吵架很正常,没有谁一吵架就删微信的。”

    “我刚才看见你收拾衣服那样利落,还以为你再也不想跟我多待。”

    “还不是你气的。”

    “我什么时候气你了。”

    他笑了,像是顽皮小孩遇到另一个顽皮的朋友:“哪有人一进门,你就问别人是不是回来收拾行李的。”

    “主要也是你白天说的那些把我气哭了。”

    “想不到晴晴这么记仇的。”

    “哦,好的,那你要不要把我加回来。”

    “谁删的,谁加,我是不会再加了的。”

    晴晴说:“那好的,我也不会加你的。”

    “好的,如果不是你,换做是任何人,我都不会加回来的。”

    她多希望他不会把它加回来,但却又是她自己通过的好友认证。一个小时前,她还决心好好经营好一个人的日子,但是事情转变的太快。就像一连扯下好几张日历,却还是回来之前的那个日子。以后她房间不会静了,她的心也是,又要随着男人热闹起来。晴晴喜欢静,又害怕静,就像她喜欢高珲,同时又对他心怀恐惧。

    高珲的周年庆举办的很成功,但晴晴并没有出席。她站在远处看了很久,她觉得绘画书法真是给那些小孩带来不一样的气韵。周年庆的会场有很多漂亮的女生,像是满天星装点着会场。晴晴只是观众,想小时候一样去隔壁村凑热闹,一个人悄悄的欣赏着别人的荣耀时刻。

    高珲西装革履,就像一个香港大明星,或者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

    她看着他,想象他没有她的日子肯定也很滋润。

    等周年庆结束,晚上回家,高珲高兴极了,他说他这场活动一次就收了二十五万,按照这个速度下去,他店每年预估可以给他带来二十万的利润。这在晴晴眼中是很多钱,她花店一年都收不了十五万,她羡慕高珲的赚钱能力,也为自己没有一项可以拿出来挣大钱的技能而失落。

    “高老师真棒。”

    他故作谦虚的说:“一般般吧。”

    如果世间有魔法,那么钞票就是魔法棒。只要有了这魔法棒,一切玄幻的事都能发生。小时候,老师常常教导,金钱有价,真情无价。但实际上呢?金钱不仅可以买来爱情,还可以拿来作为和阎罗王谈价的筹码。

    就在昨天,那个跟晴晴叔叔好了十年的女人突然不辞而别。晴晴家庭关系淡薄,只知道那女人在晴晴叔叔离婚之后,便搬来和叔叔一起住。那女人跟晴晴母亲交好,所以晴晴偶尔能从自己母亲那里听到她的消息。

    晴晴母亲说;你叔叔离婚这么久,也没有说要娶现在这女人。虽说早就活得像夫妻,但你叔叔的财产从未让这女人插过手,每月也像发工资一样,按时给她转一些生活费。可现在女人自己家的孩子要上大学,生活用度增加,所以她提议要晴晴叔叔要么一次再个她二十万,要么以后每个月转两万给她。你叔叔不肯,嫌弃这女人只知道要钱,所以当她提出要走,他也没有阻拦。

    晴晴忽然想起这女人也不丑,在跟晴晴叔叔一起之前,听说也是做生意的,所以这才跟晴晴叔叔结缘。现在一拍两散,不能不说金钱在这感情起了决定性因素。

    晴晴找不到其他的谈资,便将此事说给高珲听。他说晴晴叔叔做的没错,要是他,也不会惯着那女人。

    “那你接受你未来的妻子做家庭主妇吗?”

    “接受不了,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很好,赚的钱也够花,我为什么要跟一个只会花我钱的女人在一起呢?”

    听起来确实有道理,尽管全世界都谈论在关系中应该两性平等,但是在今天这片肥沃的大地上,女人花男人的钱依旧天经地义,男人花女人的钱就会令人不齿。晴晴也从未打算过婚后自己的经济来源全仰仗男人,但从高珲口中得知他并未打算把自己赚的钱给女人花时,她心里闪过许多落寞,像是预期自己应该登上环境舒适的一等车厢,却被列车员赶到最次等的车厢。确实也都能到达目的地,可旅途却一点也不舒适。

    后来有一天,高珲回来,又跟晴晴坐在床上聊天。他聊起甜欣,说她又来画室画画,在他的指导下,甜心的技法提高了很多。

    晴晴说:“她很自律,上完班还画画。”她说这些并没有太多情绪,但高珲像是读到女人在吃醋。

    “她十几岁就出来打拼,很不容易,每个月还要把自己一半工资打回去给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