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清歌街 » 第十五章 错漏百出的传说

第十五章 错漏百出的传说

    “照你的分析,他们是隐藏身份的超级大佬。每年春节期间都要来我家门口加固封印,防止上古妖魔脱困而出。”

    钱峻洋语含讥诮,一副完全不以为然的表情。

    何思蓉眨了眨眼,目光清澈而单纯。

    “你也在这条街上住了十几年,真的就一点都没听说过这里的传说吗?”

    钱峻洋摇头。

    “这就对了,难怪你没往那方面想。我来考考你,清歌街上有几座古桥?”

    钱峻洋脱口而出道,“七座啊。”

    何思蓉摇头,

    “横跨西塘河是七座,都是很规整的阶梯式石拱桥。你应该也有注意道,西塘河是有支流的,所以老街上还有八座纵向的平桥,这些桥坡度不高,更不会有台阶,几乎跟整条街融为一体。”

    “然后呢?你总不会告诉我,这些桥是什么七横八纵锁妖大阵吧?”

    “你非要这么理解也行。当年郁离子偶经此地,发现这里的地势有潜龙之象,一旦有合适的契机,便会一飞冲天,一发而不可收拾,从此天下震动。他感念当时天下初定,老百姓好不容易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不忍天下再起战端,祸及苍生。因此刘先生布下一盘风水大局,兴建了这七横八纵十五座石桥,用于镇压地气龙脉。”

    钱峻洋无聊地打了个哈欠。

    “你的意思是说,这条街上所有的古桥都是刘伯温造的,并且还是在明朝初年,对吧。”

    “对啊,否则为什么这些桥的样式看上去都差不多?”何思蓉回答的理所当然。

    钱峻洋笑眯眯地提出了个问题。

    “咱们这条街始建于唐朝元和年间,距今超过1200年了。从那时候开始到明初,少说也要有六七百年吧?在这期间好几百年的时间里,咱们这条街上的人是不是都得靠游泳过河?”

    何思蓉想了想,“可以摆渡啊,古代不都有渡船的吗?”

    钱峻洋被她的脑回路惊着了,“咱们这里好歹也是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有钱的商贾士绅比比皆是。随便哪家出点钱造几座桥,也不是很困难的事。何况,还有官府衙门,为了改善城里的交通状况,召集本地的富户,集资修桥也是理所当然的。你说的刘伯温布下缚龙阵的传说,只是本地众多的传说之一。类似的说法,到街上去打听一下,至少还能找出七八种。”

    何思蓉皱了皱眉,又提出了个假设。

    “你说有没有可能,这条河上本来是有桥的。刘伯温为了布下大阵,把这些桥全部拆了,再重新按照他的设计建了新桥。”

    钱峻洋摇头,伸手朝西指了指,

    “清歌街最西面那座桥叫做西塘庙桥,建于宋神宗元丰五年,现在还好好的在那儿呢?”

    又随手朝东面指了指,“这条街最东面的清歌桥,跟我们这条街几乎同龄,始建于唐元和年间。中间虽然毁损过几次,但每次都会很快被重修起来。再说离我家最近的那做普济桥跨度是最大的,桥面也是最高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桥梁工程技术进步了呀,这座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这条街上最晚建造的古桥。至少比刘伯温的时代晚了一百多年。”

    何思蓉还是不甘心,“横跨西塘河的七座桥,每座桥边都有一只石狸,必然不是巧合,这里边肯定是有讲究的吧。”

    钱峻洋解释道,“祭拜狸猫雕像又不只是我们这一个地方的民俗,古代人都相信多子多福,狸猫寓意多子,传说狸猫生九子。就跟皇宫里多种石榴树一样,因为石榴里有很多子,讨个多子的彩头。”

    “可据我所知,这七只狸猫号称镇河石狸,为的就是镇压这条河里的水脉。”何思蓉振振有词的说道。

    “你是不是得到了刘伯温亲笔手书,上面清楚的记载了整件事的前因后果。”

    “这倒没有。但是,我总觉得这件事情应该是真的。”

    钱峻洋很好奇,也不知道她这种莫名其妙的想法是怎么来的。

    “那你跟我好好说说,除了那些虚无缥缈的传说之外,你还有什么证据?”

    何思蓉用白皙修长的手指有节奏的轻敲桌面,

    “证据我倒是没有,但是我有女人的直觉呀。”

    钱峻洋手掌按到脑门上,彻底无语了。“你开心就好。”

    何思蓉轻哼一声。

    “别那么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我这个人直觉很准的,说不定哪天我们就找到真相了。”

    “别,千万别!这个真相不找也罢,我实在没时间陪你玩。”

    何思蓉翻了个白眼,气哼哼道。

    “你呀,为什么就是个死脑筋呢。遇到了这么多古怪的事情,早就脱离了普通人的认知范围,还非要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找补。”

    钱峻洋索性心平气和跟她讲话,

    “那好,就请你帮我分析一下,那两个小孩和阿彩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何思蓉表情有些小傲娇,眼神中闪着得意的光芒。

    “你虽然跟那两个小孩交流过,却从来没有证实过他们的身份。他们自称住在附近的街坊,可这十几年来除了每年春节,你见过他们吗,哪怕一次也行啊?”

    “平时倒是没见过,这也没什么吧。我的活动范围本来就不大,学校和家里基本两点一线,偶尔去同学家里做作业,也不会离开这条街。”

    何思蓉道,“十几年啊,几千个日日夜夜啊,总有凑巧的时候吧。几乎相邻的两个街区,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你就从来没有怀疑过吗?”

    钱峻洋问道,“你究竟想表达什么?”

    “我怀疑他们不是普通人,要么是某种传说中的精怪,要么是香火成道的仙家。大胆的猜测一下,他们就是这条街上的石狸成精,受了千年香火供奉,终于化成人形,可以自由行走在这条街上。不过仅限于每年的正月初十。”

    钱峻洋有些无奈,不知道何思蓉为什么要执着于如此荒诞不羁的想法。

    “行,就算他们是石头狸猫成精了。咱们这条街上有七个狸猫石像,为什么他们才两个,还有五个去哪儿了?”

    “这个嘛,有些地方热闹一点,香火愿力比较浓郁,修炼起来也就相对较快。这两个就是他们中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