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1642 » 第七十二章:三件事

第七十二章:三件事

    侯老医师突然道:“那药呢。”

    江越点头:“当然也要。”

    还是那句话,江越不懂中医。

    但就像侯老医师所说的一样,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是还有作用的,否则怎么能传到今天。

    更何况,有药喝总比什么都不给,一直让人躺着要来的好。

    患者心里也放心,会觉得自己还没有被放弃。

    杜绝传染、用沸水消毒、戴口罩。

    江越最后道:“让士卒尽可能少的与患者交流接触,染病的尸体能火化就火化,实在不行再就地掩埋。”

    至此,说完。

    孙传庭对于江越的话很认可。

    他的脸上写满担忧:“情况危急,瘟疫来势汹汹,还是要尽可能快的解决。”

    “就按照你说的办,我会让高杰、郑嘉栋配合你。”

    “侯医师,也请你带人继续熬药,不要拖延。”

    众人当即点头。

    江越正准备走人,却被孙传庭叫了过去。

    没办法,他只能把该做的事情吩咐给身边人,再与孙传庭沟通。

    “带了多少人回来。”

    “八千。”

    “这么多?”

    “我按照发饷,而且在榆林镇给足钱粮,他们就来了。”

    “嗯,其余几边我也类似效仿,希望引边军入秦的事情能够顺利。”

    孙传庭笑笑:“榆林镇原来的那几个总兵没有找你麻烦?据我所知他们可不是什么善茬。”

    江越摇头:“没,都没来见我,我就看到尤家人、王永强和城内的部分军官。”

    “想来是因为我身后有叔父,手上又有尤老将军的认可,进城又发饷,人心在我这,他们不敢为难。”

    “哎,”孙传庭无奈道:“我也不好说什么,他们也是一腔热血的武人,只不过被朝廷辜负。”

    这件事,寥寥几句话就结束。

    有钱有粮,有些事情确实好办。

    话题来到军务上。

    “你的西安军工局被我搬到潼关城外十里的一个村子中了。”

    “西安太远,物料与成品太难运送。”

    “这些日子你的军工局攒下不少好的东西,自生火铳够让你全军装配。”

    西安军工局,是去年七八月份秦军还在西安练兵,江越弄出燧发枪后,孙传庭给他一批工匠。

    江越利用这些这些工匠所组成的武器制造局。

    这些人马基本等同于直属江越,除了江越、孙传庭外再没有人能够使唤的动。

    而孙传庭看到自生火器的重要性后对于江越的火器研发一直很支持,自然不可能妨碍江越。

    “叔父,我想单是自生火铳对于战场的改变还是不够。”

    江越必须承认孙传庭的对于战事的眼光正确的。

    早在去年七八月江越弄出燧发枪时,孙传庭便说这种自生火铳也不是神器,必然还是有自己的局限性。

    虽然燧发枪在江越手里已经绽放出足够耀眼的战绩,但这些也是西安营自身兵员素质的体现。

    燧发枪与兵员本身两者结合,这才有了后面灿烂的效果。

    在后面真正的大战局与正面厮杀中,还是因为鸳鸯阵的加入,才使得西安营战力进一步强化。

    对于江越这句自生火器还不够,孙传庭很能理解。

    他认为未来之战大概率依赖火器,故此对于江越不断提升火器重要性的行为表示支持。

    “你说说。”

    “对于火器要有新的改良,提高威力,提高射速。”

    “对火炮更要重视,叔父,我们与李闯最大的区别就是,李闯军中没有成规模使用火器的队伍。”

    孙传庭深以为然。

    他摸摸胡子:“如今你有三件事。”

    “一,操练榆林镇与西安营士卒。”

    “二,对付瘟疫,此番瘟疫来势汹汹,我怀疑是闯军所为,目的就是把我们拦在潼关内。”

    “这第三点倒急不来,如若你能弄出更好的火器,也是一种进步。”

    江越点头。

    身后有其他人来找孙传庭汇报事情,江越随即离开。

    一众士卒按照他的吩咐带上简易口罩,开始让病患与健康人群分流,有过接触的人则在原地进行观察。

    对于这些人,江越不采用任何异样的态度对待他们,以此保证他们的情绪,让他们没有逆反心理。

    毕竟是吃着粮饷的,一众士卒十分安分,听从安排。

    至于虫鼠,江越实在是很难搞,只能通过在部分地方下毒的方式解决问题。

    当然,究竟有个怎么样的成效,他就不清楚了。

    先把瘟疫情况稳住才是最重要的。

    否则哪怕没有因为死伤惨重而炸营,大批量的伤亡也会让秦军战斗力下降,难以应付后续对于李闯的战事。

    越来越多的士卒从九边而来。

    对于这些人,孙传庭统一管理,安插到外,尽可能减少瘟疫对士卒影响。

    很快,一封熟悉的指令抵达。

    是朝廷来的。

    关于如今天下大局,朝廷指明李闯与张献忠在湖广的所作所为。

    武昌多日被攻,眼看就要被拿下。

    他们的崇祯皇帝倒不是让孙传庭去救武昌的,这外面太扯了。

    明里暗里,是想告诉孙传庭,如今之天下时局动荡,已经没有给你这个总督继续休养生息的机会了。

    局势紧张,情况迫在眉睫,要动起来。

    朝廷熟悉的催促再度来临。

    只不过这一次,皇帝陛下居然送来了一些军饷。

    虽然总数有些少,但好赖是朝廷的一份心意。

    有钱拿,一切都还有的商量。

    监军苏京自从那日开战前被孙传庭与江越警告后,一直十分安分。

    如今对于孙传庭的要求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希望孙传庭能够挽大明社稷。

    往日的自信却是一点不存。

    江越不在乎这些指令,哪怕是圣旨来的他也不想看。

    经历数次圣旨,江越已经明白。

    这种在无数人眼中万丈光芒的东西,只不过是皇帝陛下发出的正式书信。

    在现在这个时侯,在崇祯十六年的今天,圣旨基本上带不来利益。

    换不了饭吃,一切都是扯淡。

    故此在孙传庭接圣旨的时侯,江越转身来到了西安军工制造局。

    他看到了阔别已久的董后思。

    这小老头在看到江越后同样惊喜。